一种隔热型硬质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414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型硬质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装饰膜本体,所述装饰膜本体由内到外依次为底层膜、PET膜、PVC膜、隔热膜以及表层硬质膜;其中,所述底层膜选自TiN膜、CrN膜、TiC膜、CrC膜、C膜中的一种;所述表层硬质膜为第二PVC膜与硬质涂层结合后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在传统装饰膜隔热度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经测试后夏天对于房间的隔热率可高达92.4%,能提升人们的舒适体验,且对于资源作出环保节省,且进一步提升装饰膜强度,使其表面不易产生划痕与损坏,使用寿命更久。使用寿命更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型硬质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膜相关
,具体为一种隔热型硬质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饰膜是以高分子聚合物(PVC)为原料,添加各种助剂、经压延、复合而制得的一种新型装饰材料,可与木材、塑料板、铝板、铁板等基材复合制成多用途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音响表面装饰、室内装饰、飞机、轮船、火车的内装饰。此外,还可以用于广告牌等。
[0003]装饰膜采用先进的科技控制产品隔热率可量化,隔热率可达79%,贴膜后的房间夏季要比未贴膜的房间温度降低3

6度以上(视窗户面积大小和朝向而定)有效控制阳光和暴晒,降低空调使用费用,但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现有的装饰膜的隔热率已达不到使用需求,在冬夏两季,室内温度仍会有大量向外传播的损耗,导致室内保温性较差,虽传统装饰膜有近80%的隔热率,但仅为理想状态下,且装饰膜本身强度较低,导致抗表面压性能较差,不耐刮,易磨损,表面刮花与损坏后影响使用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隔热型硬质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冬夏两季,室内温度仍会有大量向外传播的损耗,导致室内保温性较差,虽传统装饰膜有近80%的隔热率,但仅为理想状态下,即传统装饰膜作为房间隔热物品使用时,仍有百分之二十的保温损失,且装饰膜本身强度较低,导致抗表面压性能较差,不耐刮,易磨损,表面刮花与损坏后影响使用美观性。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装饰膜本体,所述装饰膜本体由内到外依次为底层膜、PET膜、PVC膜、隔热膜以及表层硬质膜;其中,所述底层膜选自TiN膜、CrN膜、TiC膜、CrC膜、C膜中的一种;所述表层硬质膜为第二PVC膜与硬质涂层结合后形成,所述硬质涂层的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0006]9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重量份γ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重量份乙醇溶剂,26重量份预先水解好的正硅酸乙酯,3重量份粒径特征为3μm的B 2O 3,0.8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重量份苯甲醇,1重量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将其混合后形成硬质涂层液;
[0007]隔热基膜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0008]S1:将三乙醇胺加入丙酮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60

70℃,再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之后匀速搅拌上述混合物至物料温度达到80~85℃后放入低速混合机冷却,转速为200转/分,之后冷却及反应等待12h,得到超支化聚酰胺混合物;
[0009]S2:向S1中制备的超支化聚酰胺混合物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玻璃纤维粉末,搅拌混合5min,然后加热除去其中的溶剂丙酮,得到隔热母粒;
[0010]S3:将S2中制备的隔热母粒加入挤出机中加热熔融后挤出厚片,然后将挤出的厚片通过双向拉伸薄膜生产设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拉伸,得到厚度为10

12μm的隔热膜。
[0011]进一步,将硬质涂层液涂覆于第二PVC膜表面,在第二PVC膜表面干燥固化后与其结合形成表层硬质膜。
[0012]进一步,所述硬质涂层的干膜厚度为5

7μm。
[0013]进一步,所述涂覆的方式为线棒涂布,所述干燥固化的方式为紫外固化。
[0014]进一步,所述表层硬质膜干燥温度为100~120℃,固化温度为145~165℃,熟化温度为30~60℃,熟化时间为12h以上。
[0015]进一步,所述底层膜、PET膜、PVC膜、隔热膜以及表层硬质膜通过胶粘剂粘接。
[0016]进一步,所述胶粘剂厚度为3

5μm,所述胶粘剂为透明材质。
[0017]进一步,所述底层膜厚度为10μm

100μm,所述PET膜厚度为200

50μm,所述PVC膜厚度为10

50μm。
[001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9]本专利技术的隔热型硬质PVC装饰膜,使得在传统装饰膜隔热度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经测试后夏天对于房间的隔热率可高达92.4%,能提升人们的舒适体验,且对于资源作出环保节省,且进一步提升装饰膜强度,使其表面不易产生划痕与损坏,使用寿命更久。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企业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21]一种隔热型硬质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装饰膜本体,所述装饰膜本体由内到外依次为底层膜、PET膜、PVC膜、隔热膜以及表层硬质膜;其中,所述底层膜选自TiN膜、CrN膜、TiC膜、CrC膜、C膜中的一种;所述表层硬质膜为第二PVC膜与硬质涂层结合后形成,所述硬质涂层的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0022]9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重量份γ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重量份乙醇溶剂,26重量份预先水解好的正硅酸乙酯,3重量份粒径特征为3μm的B 2O 3,0.8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重量份苯甲醇,1重量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将其混合后形成硬质涂层液;
[0023]隔热基膜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0024]S1:将三乙醇胺加入丙酮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60

70℃,再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之后匀速搅拌上述混合物至物料温度达到80~85℃后放入低速混合机冷却,转速为200转/分,之后冷却及反应等待12h,得到超支化聚酰胺混合物;
[0025]S2:向S1中制备的超支化聚酰胺混合物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玻璃纤维粉末,搅拌混合5min,然后加热除去其中的溶剂丙酮,得到隔热母粒;
[0026]S3:将S2中制备的隔热母粒加入挤出机中加热熔融后挤出厚片,然后将挤出的厚片通过双向拉伸薄膜生产设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拉伸,得到厚度为10

12μm的隔热膜。
[0027]进一步,将硬质涂层液涂覆于第二PVC膜表面,在第二PVC膜表面干燥固化后与其结合形成表层硬质膜。
[0028]进一步,所述硬质涂层的干膜厚度为5

7μm。
[0029]进一步,所述涂覆的方式为线棒涂布,所述干燥固化的方式为紫外固化。
[0030]进一步,所述表层硬质膜干燥温度为100~120℃,固化温度为145~165℃,熟化温度为30~60℃,熟化时间为12h以上。
[0031]进一步,所述底层膜、PET膜、PVC膜、隔热膜以及表层硬质膜通过胶粘剂粘接。
[0032]进一步,所述胶粘剂厚度为3

5μm,所述胶粘剂为透明材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型硬质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膜本体,所述装饰膜本体由内到外依次为底层膜、PET膜、PVC膜、隔热膜以及表层硬质膜;其中,所述底层膜选自TiN膜、CrN膜、TiC膜、CrC膜、C膜中的一种;所述表层硬质膜为第二PVC膜与硬质涂层结合后形成,所述硬质涂层的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9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重量份γ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重量份乙醇溶剂,26重量份预先水解好的正硅酸乙酯,3重量份粒径特征为3μm的B2O3,0.8重量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重量份苯甲醇,1重量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将其混合后形成硬质涂层液;隔热基膜具体制备过程如下:S1:将三乙醇胺加入丙酮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60

70℃,再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之后匀速搅拌上述混合物至物料温度达到80~85℃后放入低速混合机冷却,转速为200转/分,之后冷却及反应等待12h,得到超支化聚酰胺混合物;S2:向S1中制备的超支化聚酰胺混合物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玻璃纤维粉末,搅拌混合5min,然后加热除去其中的溶剂丙酮,得到隔热母粒;S3:将S2中制备的隔热母粒加入挤出机中加热熔融后挤出厚片,然后将挤出的厚片通过双向拉伸薄膜生产设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拉伸,得到厚度为10

12μm的隔热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徐平祝华袁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潮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