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灌溉
,尤其是涉及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灌溉,主要是指对农业耕作区进行的灌溉作业;农业灌溉方式一般通过水泵对农作物进行喷灌;农作物在生长时不仅会遇到干旱危害,虫害、杂草生长也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现有的灌溉设备只能解决农作物的干旱问题,无法使除虫、除草剂均匀的添加配制到灌溉设备内,从而使工作人员在解决干旱问题后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虫害、杂草的生长问题,因而增大工作量、劳动强度大;为此设计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系统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无法使除虫、除草剂均匀的添加配制到灌溉设备内,提供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系统,能够在灌溉的同时对农作物喷洒药剂,同步解决干旱、虫害、杂草的生长问题,提高产量,降低工作量、劳动强度,有效地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后端两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后端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轮(19),底板(1)后端中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蜗杆(6),第一蜗杆(6)上端设有两个喷管(26),所述第一蜗杆(6)转动时可构成驱动轮(19)间歇性转动、喷管(26)边圆周转动边上下摆动的结构;底板(1)上端中部设有可向喷管(26)内输入液体的搅拌桶(50),所述搅拌桶(50)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摇柄(44),摇柄(44)转动时可构成搅拌桶(50)边上下移动边往复左右摆动的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后端下侧设有快接头(2),快接头(2)上管连接有与底座固接的连接管(3),连接管(3)内壁转动连接有叶轮(4),所述第一蜗杆(6)固接在叶轮(4)上端,第一蜗杆(6)前端啮合有第一蜗轮(20),第一蜗轮(20)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接有曲柄(9),曲柄(9)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外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与对应的曲柄(9)滑动连接的螺纹滑块(10);两个驱动轮(19)分别转动底板(1)上,两个驱动轮(19)内侧同轴固接有一个棘轮(16),棘轮(16)一侧设有摆臂(14),摆臂(14)顶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3),第一连杆(13)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螺纹滑块(10)上,摆臂(14)一端面上固接有安装盒(15),安装盒(15)内壁滑动连接有与棘轮(16)相啮合的棘齿(17),安装盒(15)底端内壁固接有第一弹簧(1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6)上端设有通管(25),喷管(26)转动连接在通管(25)两侧内壁,两个喷管(26)外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扁喷嘴(27);两个喷管(26)外表面中部分别铰接有第三连杆(24),第一蜗杆(6)外表面上端分别套有内圆环套(23),第三连杆(24)另一端铰接在内圆环套(23)外表面上端,内圆环套(23)外表面下端转动连接有外圆环套(22),外圆环套(22)上铰接有第二连杆(21),第二连杆(21)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螺纹滑块(10)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自动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上端还同轴固接有主动锥齿轮(7),主动锥齿轮(7)上啮合有从动锥齿轮(8),从动锥齿轮(8)前端同轴固接有圆台摩擦轮(28),底板(1)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9),第一转轴(29)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与圆台摩擦轮(28)相配合的副摩擦轮(30),底板(1)下端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2),第二螺纹杆(32)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筒(31),副摩擦轮(30)转动连接在螺纹筒(31)内壁,第一转轴(29)前端表面固接有第一圆盘(34),第一圆盘(34)前端表面非圆心处铰接有短连杆(35),底板(1)下端固接有加液桶(37),加液桶(37)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38),活塞板(38)一侧端面上固接有限位导杆(36),所述短连杆(35)另一端铰接在限位导杆(36)上,加液桶(37)内壁还固接有进液单向阀(39)和出液单向阀(72),进液单向阀(39)上管连接有波纹管(40),波纹管(40)另一端连接在搅拌桶(50)底部,出液单向阀(72)另一端管连接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