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77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包括主体,为本装置的主要承载外壳,其底部固定有底座,顶盖,其通过合页与锁扣连接在主体的顶部,蓄电池,其安装在顶盖的内部,且蓄电池的一端设置有充电端口,温控器,其安装在顶盖的内部,出风口,其呈等距分布有多组开设在温控器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温控器、出风口以及岩棉板,当需要特殊温度保存的物品放入装置内部后,即可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温控器,温控器通过蓄电池提供的电力进行工作,由一端的出风口进行出风,从而保持内部处于一定的恒温状态,配合内部的岩棉板能够提高保温效果,以便于特殊物品的保存,便于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进行使用。进行使用。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症患者是指患者的病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稍有不慎常常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因此要求医生必须能够在短期内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确定治疗措施,为了正确地作出判断,很多医家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医生在进行救治时会用到重症患者急救装置。
[0003]根据现有的专利公开号:CN211675806U: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包括:底座,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与所述底座之间滑动连接,储物槽,所述储物槽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面,背板,所述背板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安装于所述背板的正面,现有的重症患者急救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部分物品需要特殊温度进行保存,如输血袋需要2

8摄氏度进行保存,而装置本身并不具备改变内部温度的功能,导致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装置在夜间进行使用时,由于急救情况紧急,而需要人员手提外界灯光进行使用,从而增加了人员的拿取负担,影响急救效率,增加了患者的病危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装置本身并不具备改变内部温度的功能,导致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夜间进行使用时需要人员手提外界灯光而影响急救效率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包括:主体,为本装置的主要承载外壳,其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与主体为并列设置,顶盖,其通过合页与锁扣连接在所述主体的顶部,蓄电池,其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内部,且所述蓄电池的一端设置有充电端口,温控器,其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内部,出风口,其呈等距分布有多组开设在所述温控器的表面,卡环,其固定在所述顶盖的内壁两侧,照明灯,其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内壁两侧并卡接在卡环的内部,密封卡槽,其开设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密封卡条,其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底部一侧,所述密封卡条与密封卡槽相契合。
[0007]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岩棉板,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壁,储物抽屉,其嵌入式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的表面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支脚,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
[0009]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固定块,其安装在所述主体的表面两侧,背带,其贯穿连接在所述固定块的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隔板,其呈纵、横状固定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氧气瓶,其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物品放置区,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顶盖还包括:提手,其安装在所述顶盖的顶部中端,控制面板,其安装在所述顶盖的顶部一侧,所述控制面板由控制按钮与显示屏组成,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蓄电池、温控器和照明灯为电性连接。
[00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温控器、出风口以及岩棉板,当需要特殊温度保存的物品放入装置内部后,即可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温控器,温控器通过蓄电池提供的电力进行工作,由一端的出风口进行出风,从而保持内部处于一定的恒温状态,配合内部的岩棉板能够提高保温效果,以便于特殊物品的保存,便于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进行使用。
[0014]2、通过设置照明灯、密封卡槽以及密封卡条,在夜间进行紧急救助时,即可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内部的照明灯,以对人员提高良好的环境,便于提高人员在夜间的急救效率,从而降低患者的病危风险,并且在使用完毕后,即可通过合页关闭顶盖,使得密封卡条进入密封卡槽内,从而提高连接的密封性,以减少外界灰尘的进入。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顶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2、底座;3、支脚;4、储物抽屉;5、固定块;6、背带;7、提手;8、控制面板;9、锁扣;10、顶盖;11、密封卡槽;12、隔板;13、氧气瓶;14、物品放置区;15、密封卡条;16、蓄电池;17、充电端口;18、温控器;19、出风口;20、卡环;21、照明灯;22、岩棉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主体1通过底座2底部的支脚3进行支撑,储物抽屉4用于对物品进行存放,固定块5用于连接背带6,人员可灵活选择提手7或背带6的方式对该装置进行携带,以提高装置的便携性,并且可使用控制面板8对该装置进行操作,锁扣9用于对顶盖10与主体1之间进行固定密封。
[0022]如图2所示,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隔板12用于对内部的急救物品进行分类放置,物品放置区14可用于放置急救用品,人员可使用氧气瓶13给急救患者供氧,配合内部的急救用品以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而主体内部的岩棉板22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0023]如图3所示,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蓄电池16用于对照明灯21与温控器18起到提供电力的作用,同时人员可通过一端的充电端口17对蓄电池16进行充电处理,通过密封卡条15与密封卡槽11的配合能够提高装置连接的密封性,同时能够减少内部温度的流失,启动温控器18,通过一端的多组出风口19进行出风,而卡环20用于对照明灯21起到固定作用,急救人员在夜间即可启动照明灯21,以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便于人员在夜间进行急救操作。
[0024]工作原理:人员可灵活选择提手7或背带6的方式对该装置进行携带,通过物品放置区14对急救用品进行放置,当需要特殊温度保存的物品放入装置内部后,即可通过控制面板8启动温控器18,温控器18通过蓄电池16提供的电力进行工作,由一端的出风口19进行出风,从而保持内部处于一定的恒温状态,配合内部的岩棉板22能够提高保温效果,以便于特殊物品的保存,可使用氧气瓶13给急救患者供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患者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为本装置的主要承载外壳,其底部固定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与主体(1)为并列设置;顶盖(10),其通过合页与锁扣(9)连接在所述主体(1)的顶部;蓄电池(16),其安装在所述顶盖(10)的内部,且所述蓄电池(16)的一端设置有充电端口(17);温控器(18),其安装在所述顶盖(10)的内部;出风口(19),其呈等距分布有多组开设在所述温控器(18)的表面;卡环(20),其固定在所述顶盖(10)的内壁两侧;照明灯(21),其设置在所述顶盖(10)的内壁两侧并卡接在卡环(20)的内部;密封卡槽(11),其开设在所述主体(1)的顶部一侧;密封卡条(15),其设置在所述顶盖(10)的底部一侧,所述密封卡条(15)与密封卡槽(11)相契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患者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岩棉板(22),其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内壁;储物抽屉(4),其嵌入式活动连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辉程希玥李金玉张晋冀石书玮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