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77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3
透镜镜筒(1)具备:第1框(70);能够相对于上述第1框旋转的第2框(80);保持于上述第1框及上述第2框中的一方的施力部件(310);和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地配置、且将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传递到上述第1框及上述第2框中的另一方的移动部件(320)。的移动部件(320)。的移动部件(3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9年08月20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9/032365、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980053347.3、专利技术名称为“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0003]本申请基于2018年8月2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

154296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已知一种切换拍摄状态和折叠状态的透镜镜筒。通过滑动开关(变焦锁定机构),允许从折叠状态向拍摄状态切换(例如专利文献1)。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113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具备:第1框;能够相对于上述第1框旋转的第2框;保持于上述第1框及上述第2框中的一方的施力部件;和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地配置、且将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传递到上述第1框及上述第2框中的另一方的移动部件。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具备:固定框;能够绕光轴旋转地配置的旋转框;保持于上述固定框及上述旋转框中的一方的施力部件;和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地配置的移动部件,上述固定框及上述旋转框中的另一方具有第1面和第2面,上述施力部件的挠曲量或全长在上述移动部件与上述第1面接触的状态和上述移动部件与上述第2面接触的状态之间变化。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具备:固定框;能够绕光轴旋转地配置的旋转框;保持于上述固定框及上述旋转框中的一方的施力部件;和被施力部施力且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地配置的移动部件,上述固定框及上述旋转框中的另一方具有第1面和第2面,上述施力部件的挠曲量或全长在上述移动部件与上述第1面接触的状态和上述移动部件与上述第2面接触的状态之间变化。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具备:固定框;能够绕光轴旋转地配置的旋转框;保持于上述固定框及上述旋转框中的一方的施力部件;和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地配置、且将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传递到上述固定框及上述旋转框中的另一方的移动部件。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案,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具备:第1部件;与上述第1部件之间具有至少沿第1方向相对移动的关系的第2部件;保持于上述第1部件及上述第2部件中的一方
的施力部件;和至少能够沿着上述第1部件及第2部件中的另一方移动地配置、且将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传递到上述第1部件及第2部件中的另一方的移动部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案,提供一种透镜镜筒,能够切换拍摄状态和缩回状态,上述透镜镜筒具备:第1框;能够相对于上述第1框相对地旋转的第2框;保持于上述第1框及上述第2框中的一方、且向缩回的方向具有作用力的施力部;和保持于上述施力部、且能够与上述第1框及上述第2框中的另一方接触的接触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案,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具备:第1框;能够相对于上述第1框相对地旋转的第2框;保持于上述第1框及上述第2框中的一方的施力部;和通过上述施力部而能够与上述第1框及上述第2框中的另一方以面进行接触的接触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案,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具备上述透镜镜筒和具有摄像元件的主体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透镜镜筒中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是表示移动构件的相对动作的示意图。
[0018]图3是表示设于第2部件的凹陷的形状及/或移动构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图。
[0019]图4是表示移动构件的突出部的形状的例子的图。
[0020]图5是表示透镜镜筒的长焦端摄像状态及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0021]图6是表示施力机构的示意图。
[0022]图7是固定框和变焦环的立体图。
[0023]图8是固定框和变焦环的其他的立体图。
[0024]图9是表示移动构件的图。
[0025]图10是透镜镜筒的局部剖视图。
[0026]图11是表示施力部件的设置构造的图。
[0027]图12是表示施力部件的其他的设置构造的图。
[0028]图13是示意地表示相机(摄像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说明多个实施方式。附图及说明并不意图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所公开的特定方式,仅仅只是例示,意图为了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而示出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主题。
[0030]在图1中,示出了透镜镜筒1的普通结构。如图1所示,透镜镜筒1具备第1部件(第1框)70、第2部件(第2框)80和施力机构300。施力机构300具有施力部件310和移动构件(移动部件)320。
[0031]第1部件70及第2部件80具有在第1部件70与第2部件80之间至少能够沿D1方向(第1方向)相对移动的关系。D1方向能够相对于透镜镜筒1的光轴方向被设定为任意方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D1方向平行于与透镜镜筒1的光轴方向(缩回方向、推力方向、纵向)交叉或垂直的规定平面。或者,D1方向平行于透镜镜筒1的径向(横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D1方向平行于透镜镜筒1的光轴方向(缩回方向、推力方向、纵向)。或者,D1方向平行于与透镜镜筒1的径向(横向)交叉或垂直的规定平面。例如,能够将D1方向设为绕光轴的周向、绕与光轴
不同的规定轴的周向、与光轴交叉的直线方向、相对于光轴倾斜的直线方向、或与光轴平行的直线方向。
[0032]施力部件(施力部、施力体、弹簧)310保持、支承及/或固定于第1部件70。作为施力部件310,能够适用任意种类的弹簧。例如,作为施力部件310,能够适用螺旋弹簧(压缩螺旋弹簧或拉伸螺旋弹簧)、板簧、扭簧、气体弹簧(空气弹簧)或磁性弹簧等。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施力部件310或组合使用多种施力部件310。施力部件310以发挥作用力(F1、F2)的方式配置在第1部件70上。
[003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施力部件310的轴沿着D2方向(第2方向)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施力部件310的轴沿着与D2方向不同的方向配置。D2方向是与D1方向交叉或相对于D1方向垂直的方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D2方向平行于透镜镜筒1的光轴方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D2方向平行于相对于透镜镜筒1的光轴方向倾斜的、与透镜镜筒1的径向平行的、或者与透镜镜筒1的光轴方向交叉的规定平面或与光轴方向垂直的规定平面。例如,能够将D2方向设为与光轴平行的直线方向、相对于光轴倾斜的直线方向、或与光轴交叉的直线方向。
[0034]移动构件(移动部件、接触部、接触构件、物理接点)320至少能够沿D2方向移动地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移动构件320的移动轴与施力部件310的轴平行及/或同轴地配置。在该情况下,在与移动构件3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镜筒,能够切换作为折叠状态的第1状态和不为折叠状态的第2状态,具备:筒状的第1框,其在轴端面上具备相对于光轴方向具有倾斜的第1面及第2面、和配置于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之间且与光轴正交的面即第3面;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框相对旋转的第2框;保持于所述第2框的施力部件;以及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地配置、且利用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与所述第1框抵接的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在所述第1状态下能够与所述第1面抵接,在从所述第1状态向所述第2状态转变的第3状态的期间与所述第3面抵接并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所述第3面沿着以光轴为中心的周向具有长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所述移动部件具有与所述第3面抵接并滑动的滑动面,所述第3面比所述滑动面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所述第3面与所述滑动面进行面接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在所述滑动面从所述第3面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的期间,对于所述第1框与所述第2框之间的相对旋转产生规定的转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所述移动部件具有与所述第1面大致平行的接触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所述第1面相对于光轴方向的倾斜与所述第2面相对于光轴方向的倾斜不同。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光轴方向与所述第1面所成的角中的较小角度比光轴方向与所述第2面所成的角中的较小角度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框及所述第2框的内周侧的第3框,所述施力部件经由所述移动部件或所述第1框或所述第2框,对所述第3框向光轴方向施力。10.一种透镜镜筒,能够切换全长固定的第1状态和全长可变的第2状态,具备:筒状的第1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框相对旋转的第2框;保持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邦彦户川久宪长冈弘仁浜崎拓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