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育种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74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育种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育种栽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与水泵,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储液仓,储液仓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传动轴、挤压板与推杆,水泵安装于装置本体的内部,装置本体的内侧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水通过输水管道与喷嘴喷洒在育种穴盘的上方,对育种穴盘补充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需要对玉米进行耐旱处理时,转动传动轴,两个传动轴之间通过同步带转动,可以带动挤压板挤压推杆,推杆推动育种穴盘,育种穴盘随之上升加速育种穴盘内部土壤的水分加速流失,打开通风扇保证装置内部的通风,加速土壤的干燥,可以达到快速调节土壤湿度的目的。可以达到快速调节土壤湿度的目的。可以达到快速调节土壤湿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育种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育种栽培装置
,具体为一种玉米育种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为了培育出更加优良的玉米新品种,需要对成千上万的的玉米材料进行筛选和抗性鉴定,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玉米育种栽培装置,对玉米进行育种,现有的育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育种的前中后期需要对土壤的湿度进行调节,前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方面玉米发芽,后期需要对玉米幼苗进行耐干旱处理,现有的玉米育种栽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土壤的湿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育种栽培装置,解决现有的玉米育种栽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土壤的湿度进行调节。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玉米育种栽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与水泵,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储液仓,且储液仓的右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安装有阀门,且储液仓的右侧安装有加液口,所述储液仓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过滤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放置有育种穴盘,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右端安装有同步带,所述传动轴上等间距安装有挤压板,且挤压板的上方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下半部分安装有弹簧,所述水泵安装于装置本体的内部,且水泵的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集液板,所述集液板的右侧安装有输水管道,且输水管道的下方安装有喷嘴,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日光灯,且装置本体的两侧安装有通风扇,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安装有保温层,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水泵将储液仓内部的水通过管道输水至集液板的内部,通过输水管道与喷嘴喷洒在育种穴盘的上方,对育种穴盘补充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需要对玉米进行耐旱处理时,转动传动轴,两个传动轴之间通过同步带转动,可以带动挤压板挤压推杆,推杆推动育种穴盘,育种穴盘随之上升加速育种穴盘内部土壤的水分加速流失,打开通风扇保证装置内部的通风,加速土壤的干燥,可以达到快速调节土壤湿度的目的。
[0006]为了方便安装板与装置本体的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与装置本体之间为卡合连接,且安装板与装置本体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000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卡合连接可以使安装板与装置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相互平行设置可以使安装板的开启与关闭更加方便快速。
[0009]为了方便土壤内侧多余水分的流出: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育种穴盘的外侧与底部均开设有通孔。
[001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育种穴盘外侧与底部均开设的通孔,可以加速土壤水
分的流失,也可以避免育种穴盘内部出现内涝。
[0012]为了方便育种穴盘的升降: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传动轴构成转动安装结构,且挤压板与推杆之间紧密贴合。
[001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两个传动轴之间通过同步带转动,可以带动挤压板挤压推杆,推杆推动育种穴盘,育种穴盘随之上升加速育种穴盘内部土壤的水分加速流失,紧密贴合可以方便挤压板对推杆的传动。
[0015]为了保证喷嘴与输水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嘴与输水管道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喷嘴等间距分布于输水管道的下方。
[001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螺纹连接可以保证喷嘴与输水管道之间连接处的密闭性,喷嘴等间距分布可以使水均匀的洒在育种穴盘的内部。
[0018]为了保证装置本体内部的光照: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日光灯等间距分布于装置本体的顶部,且日光灯的数量为三个。
[0020]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等间距分布的三个日光灯,可以保证装置本体内部的光照条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整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挤压板与推杆连接轴测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输液管与喷嘴连接轴测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装置本体;2、储液仓;3、出液口;4、阀门;5、加液口;6、安装板;7、过滤板;8、育种穴盘;9、传动轴;10、同步带;11、挤压板;12、推杆;13、弹簧;14、水泵;15、集液板;16、输水管道;17、喷嘴;18、日光灯;19、通风扇;20、保温层;21、温度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6所示,一种玉米育种栽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与水泵14,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储液仓2,且储液仓2的右侧设置有出液口3,所述出液口3上安装有阀门4,且储液仓2的右侧安装有加液口5,所述储液仓2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的下方安装有过滤板7,所述安装板6的上方放置有育种穴盘8,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安装有传动轴9,且传动轴9的右端安装有同步带10,所述传动轴9上等间距安装有挤压板11,且挤压板11的上
方设置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的下半部分安装有弹簧13,所述水泵14安装于装置本体1的内部,且水泵14的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集液板15,所述集液板15的右侧安装有输水管道16,且输水管道16的下方安装有喷嘴17,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日光灯18,且装置本体1的两侧安装有通风扇19,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安装有保温层20,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侧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21。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1

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玉米育种栽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与水泵14,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储液仓2,且储液仓2的右侧设置有出液口3,所述出液口3上安装有阀门4,且储液仓2的右侧安装有加液口5,所述储液仓2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的下方安装有过滤板7,所述安装板6的上方放置有育种穴盘8,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安装有传动轴9,且传动轴9的右端安装有同步带10,所述传动轴9上等间距安装有挤压板11,且挤压板11的上方设置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的下半部分安装有弹簧13,所述水泵14安装于装置本体1的内部,且水泵14的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集液板15,所述集液板15的右侧安装有输水管道16,且输水管道16的下方安装有喷嘴17,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日光灯18,且装置本体1的两侧安装有通风扇19,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安装有保温层20,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侧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育种栽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与水泵(1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储液仓(2),且储液仓(2)的右侧设置有出液口(3),所述出液口(3)上安装有阀门(4),且储液仓(2)的右侧安装有加液口(5),所述储液仓(2)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的下方安装有过滤板(7),所述安装板(6)的上方放置有育种穴盘(8),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安装有传动轴(9),且传动轴(9)的右端安装有同步带(10),所述传动轴(9)上等间距安装有挤压板(11),且挤压板(11)的上方设置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的下半部分安装有弹簧(13),所述水泵(14)安装于装置本体(1)的内部,且水泵(14)的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集液板(15),所述集液板(15)的右侧安装有输水管道(16),且输水管道(16)的下方安装有喷嘴(17),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日光灯(18),且装置本体(1)的两侧安装有通风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恩友莫定鸣詹明兴黄胜冯晓赓马飞骏陈亮江日东陈雄进谭家壮吴晓丽梁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湛江区域性农业试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