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压合辅助装置及压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67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压合辅助装置及压合方法,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压合组件、承载组件、升降组件以及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压合组件下方,所述压力控制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合板,所述压合板包括压合区,所述压合区设置有通孔;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置有承载区,所述承载区设置有通孔;所述压合区与所述承载区平行相对设置。所述辅助装置及压合方法无需用层压机,也无需将组件逐个装入真空袋,简化了操作步骤,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确保压合后的组件外观合格,消除玻璃错位等异常,有利于提高产品良率。有利于提高产品良率。有利于提高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压合辅助装置及压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压合辅助装置及压合方法,尤其涉及一种PVB幕墙双玻光伏组件压合辅助装置及压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光伏发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制订了推动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政策,明确新建建筑上须安装光伏发电系统。BIPV组件一般使用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进行封装成双玻组件,传统的工艺分两个步骤,首先使用层压机进行层压,再使用高压釜(或气压釜)进行二次固化。
[0003]光伏幕墙组件前板、背板分别使用钢化玻璃,将发电单元(晶硅电池或薄膜电池)使用PVB胶膜封装,先使用层压机进行抽真空和初步压合,时间在40分钟到60分钟之间,冷却后再将组件转移到高压釜内,在10

12个大气压力下进行二次成型,需要4到5个小时的时间。生产过程比较耗费人工,影响生产效率。为此,能抽真空的气压釜已经专利技术。例如CN212796171U提出了一种外接真空泵的防弹玻璃用气压釜。CN215184022U通过使用组件装入真空袋抽真空的方式,置于CN212796171U提出的外接真空泵的防弹玻璃用气压釜内,在高温下先抽真空排除组件中的气泡,实现层压机的效果,再在高气压条件下进行二次成型。然而,将待压合组件逐个装入真空袋也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费时费力,容易引起玻璃之间、玻璃与电池之间的错位,良率不高。而且出现真空袋未完全密封时,需要重新开高压釜阀门重装,返工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压合辅助装置及压合方法,所述辅助装置及压合方法无需用层压机,也无需将组件逐个装入真空袋,简化了操作步骤,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确保压合后的组件外观合格,消除玻璃错位等异常,有利于提高产品良率。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压合辅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压合组件、承载组件、升降组件以及压力控制组件;
[0007]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压合组件下方,所述压力控制组件连接于所述压合组件;
[0008]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合板,所述压合板包括压合区,所述压合区设置有通孔;所述压合板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周向设置有第一密封框架,所述第一密封板设置于所述压合区下方;
[0009]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置有承载区,所述承载区设置有通孔;所述承载板顶部设置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设置于所述承载区上方;
[0010]所述压合区与所述承载区平行相对设置。
[0011]本专利技术中,当气压釜抽真空后,所述辅助装置通过升降组件抬升承载组件,使得所述承载板的第二密封板与所述压合板的第一密封板与第一密封框架形成密闭真空空间,通过气压釜压力控制组件进行初步压合排出气泡,对气压釜再次抽真空,之后使待压合组件与第一密封板分离,加高气压对组件进行压合。故所述辅助装置无需使用层压机,仅需使用压力控制组件对待层压件进行压合。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承载板在一个方向上尺寸小于压合架上压合板的尺寸,在另一个方向上尺寸大于压合板的尺寸,承载板与压合板在高度上一一错开,承载板低于压合板高度50~100mm。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压合板中的第一密封板可以是硅胶板,第一密封框架可以是硅胶条,硅胶板的四周边缘与压合板粘结。压合板的厚度可以是5~20mm,硅胶板的厚度可以是2~4mm,硅胶条的厚度可以是15~50mm。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承载板中的第二密封板可以是硅胶板,硅胶板的四周边缘与承载板粘结。承载板的厚度可以是5~20mm,硅胶板的厚度可以是2~4mm。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压合架,所述压合板与所述压合架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中,压合架与压合板可以是一体结构,即固定连接,压合架与压合板统一更换;压合架与压合板也可以是可拆卸结构,即更换时仅更换压合板即可。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中,承载架与承载板可以是一体结构,即固定连接,承载架与承载板统一更换;承载架与承载板也可以是可拆卸结构,即更换时仅更换承载板即可。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耐高温高压气缸。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耐高温高压气缸一般是指本领域普遍使用的耐高温高压气缸,具体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准,本申请不做具体的限定。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耐高温高压气缸设置有至少1个,也可以是2个、3个、4个或5个等。所述耐高温高压气缸还分别独立地连接有导气管,高压釜内一端通过三通四通接头连接到各个气缸上,另一端通过高压釜的气管走线连接到釜外的空压机上。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设置于气压釜内部,所述压合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气压釜内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气压釜底部,所述承载组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
[0024]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为PVB幕墙双玻光伏组件。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辅助装置还设置有承载架固定架,所述承载架固定架将固定架固定于升降板,所述承载架固定架设置有支撑杆;承载架的外部设置有一系列对应于承载架支撑杆的支撑条。使用时将承载架的支撑条置于承载架固定架的支撑杆上,用于加强固定承载架及其上的组件。
[002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承载组件底部可以设置移动部件,如轮子或滑轨等,以便与将承载组件移入高压釜内部。
[0027]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压合方法,所述方法使用上述辅助装置,
所述方法包括:
[0028]将待层压件置于所述承载板的承载区,将所述承载组件置于升降组件上,加热并抽真空;
[0029]所述升降组件升高使得所述承载板的第二密封板与所述压合板的第一密封板以及第一密封框架形成密闭真空空间,压力控制组件提供压力进行压合;
[0030]压合结束后进行降温和卸压,得到所述光伏组件。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并抽真空为对所述气压釜内部进行加热和抽真空。
[0032]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120℃,如80℃、85℃、90℃、95℃、100℃、105℃、110℃、115℃或12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33]优选地,所述抽真空的真空度为80~100kPa,如80kPa、82kPa、85kPa、88kPa、90kPa、92kPa、95kPa、98kPa或100kPa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压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压合组件、承载组件、升降组件以及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压合组件下方,所述压力控制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合板,所述压合板包括压合区,所述压合区设置有通孔;所述压合板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周向设置有密封框架,所述第一密封板设置于所述压合区下方;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置有承载区,所述承载区设置有通孔;所述承载板顶部设置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设置于所述承载区上方;所述压合区与所述承载区平行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压合架,所述压合板与所述压合架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耐高温高压气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设置于气压釜内部,所述压合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气压釜内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气压釜底部,所述承载组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为PVB幕墙双玻光伏组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兵朱斌张丕明徐仕才郑策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极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