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359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细菌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包括检测台,检测台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脚,还包括控制器、浊度仪、供料机构和挤压机构,检测台的顶部固定设有立板,供料机构设在立板的外壁上,供料机构包括分送组件和两个储料罐,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杆、接收管和驱动组件,接收管固定设在检测台的顶部,挤压杆插设在接收管上,立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板,驱动组件设在安装板上,驱动组件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通过设计曲柄连杆结构,能够实现辅助剂向菌株悬液内的定量添加,提升检测效果,同时避免通过人工添加辅助剂,节约时间,进而提升细菌的检测效率。进而提升细菌的检测效率。进而提升细菌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细菌鉴定
,具体涉及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细菌浊度仪是用于测定待测菌株悬液中细菌浓度的设备。现有的测量细菌浊度的方法是让一定波长的光线穿过多种已知浓度的细菌悬液,测量OD值(OD是opticaldensity(光密度)的缩写,表示被检测物吸收掉的光密度,是检测方法里的专有名词,检测单位用OD值表示,OD=lg(1/trans),其中trans为检测物的透光值。因此又叫通光率。),画出不同浓度与相应OD值的对应曲线,然后测量未知浓度细菌悬液的OD值,最后将OD值代入曲线中即可得到估算的OD值。
[0003]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1301534.2,公开日:2020

05

22公开了一种细菌浊度仪,包括仪器主体、显示单元、测量单元以及控制运算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安装于所述仪器主体表面,并与安装于所述仪器主体内部的控制运算单元电连接;所述测量单元包括发光装置、光通路室、容器定位孔、光接收器以及散射光回收装置,通过增加一个散射光回收装置将散射光补偿至光接收器中,尽可能地减小了因为散射带来的OD值测量误差。设置多个测量单元,实现批量检测。结构简单可靠,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0004]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
[0005]1.没有设计控制结构,直接向菌株悬液中添加辅助剂,容易造成添加不均,影响检测效果,同时速度慢,降低了检测效率。
[0006]2.无法快速切换加样的辅助剂类型,从而无法检测不同类别的菌株悬液,因而无法检测悬液中的细菌的具体类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提供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包括检测台,检测台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脚,
[0010]还包括控制器、浊度仪、供料机构和挤压机构,
[0011]浊度仪设在检测台的顶部,
[0012]检测台的顶部固定设有立板,供料机构设在立板的外壁上,供料机构包括分送组件和两个储料罐,
[0013]挤压机构设在检测台的顶部,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杆、接收管和驱动组件,接收管固定设在检测台的顶部,挤压杆插设在接收管上,立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板,驱动组件设在安装板上,驱动组件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减速电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减速电机插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第一连杆固定设在其输出端上,第二连杆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远离减速电机的一
端,减速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5]优选的,检测台的顶部固定设有导轨,导轨的内部设有滑块,滑块与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挤压杆远离接收管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分送组件包括球形管、隔板和输送管,每个储料罐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下料管,球形管固定设在两个下料管之间,隔板固定设在球形管的内壁上,输送管固定设在球形管和接收管之间,接收管的外壁上设有供输送管下料的下料口,挤压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设有弧形挡块,接收管靠近下料口的一端内壁上设有供弧形挡块滑动的弧形滑槽。
[0017]优选的,每个下料管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电磁阀,每个储料罐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上料管,上料管的内壁上插设有密封塞,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8]优选的,接收管远离导轨的一端设有加样管,浊度仪的顶部设有检测口,检测口的内部设有样品杯,加样管远离接收管的一端朝向样品杯,检测口的顶部铰接设置有机盖。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设计供料机构和挤压机构,通过设计曲柄连杆结构,能够实现辅助剂向菌株悬液内的定量添加,提升检测效果,同时避免通过人工添加辅助剂,节约时间,进而提升细菌的检测效率。
[0021]2.本技术通过设计供料机构,即分送组件和两个储料罐,能够在两个储料罐的内部储放不同类型的辅助剂,并通过分送组件向加样管输送,再通过加样管输送至样品杯内的菌株悬液中,从而能够检测不同属性的菌株悬液,以将其内部的细节类别检测出来,提升了本结构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0022]3.本技术通过设计弧形挡块,初始状态是为了封堵下料口,而在挤压杆滑动时,又从下料口底部滑走,实现辅助剂的下料,同意结构实现不同效果,不仅避免了一个阀门的使用,减少本结构的电器元件,降低耗电量,节约成本,同时还有利于缩减本结构的整体结构,降低造价。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4]图1为本技术细菌测定加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的切面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0028]图5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
[0029]图中:检测台1,浊度仪2,分送组件3,储料罐4,挤压杆5,接收管6,驱动组件7,减速电机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滑块11,球形管12,隔板13,输送管14,下料管15,弧形挡块16,电磁阀17,上料管18,密封塞19,加样管20,检测口21,样品杯22,机盖2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1]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
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32]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包括检测台1,检测台1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脚,
[0033]还包括控制器、浊度仪2、供料机构和挤压机构,
[0034]浊度仪2设在检测台1的顶部,
[0035]检测台1的顶部固定设有立板,供料机构设在立板的外壁上,供料机构包括分送组件3和两个储料罐4,
[0036]挤压机构设在检测台1的顶部,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杆5、接收管6和驱动组件7,接收管6固定设在检测台1的顶部,挤压杆5插设在接收管6上,立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板,驱动组件7设在安装板上,驱动组件7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
[0037]参照图1至图5所示,驱动组件7包括减速电机8、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减速电机8插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第一连杆9固定设在其输出端上,第二连杆10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9远离减速电机8的一端,减速电机8与控制器电连接,为了提升菌株悬液的检测效率及精确性,需要向悬液的内部添加适量辅助剂,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减速电机8,从而使其输出端带动第一连杆9逆时针旋转,由于第二连杆10的一端与第一连杆9铰接,从而带动第二连杆10逆时针旋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包括检测台(1),检测台(1)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浊度仪(2)、供料机构和挤压机构,浊度仪(2)设在检测台(1)的顶部,检测台(1)的顶部固定设有立板,供料机构设在立板的外壁上,供料机构包括分送组件(3)和两个储料罐(4),挤压机构设在检测台(1)的顶部,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杆(5)、接收管(6)和驱动组件(7),接收管(6)固定设在检测台(1)的顶部,挤压杆(5)插设在接收管(6)上,立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板,驱动组件(7)设在安装板上,驱动组件(7)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7)包括减速电机(8)、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减速电机(8)插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第一连杆(9)固定设在其输出端上,第二连杆(10)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9)远离减速电机(8)的一端,减速电机(8)与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菌测定系统的加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检测台(1)的顶部固定设有导轨,导轨的内部设有滑块(11),滑块(11)与第二连杆(10)远离第一连杆(9)的一端铰接,挤压杆(5)远离接收管(6)的一端与滑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贵文杨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康华银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