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遥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57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文遥测装置,包括:装置杆,装置杆底部连接有用于调节其高度的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侧安装有水文遥测终端设备,装置杆顶部安装有U型连接杆,U型连接杆开口内侧设置有升降组件,两侧的U型连接杆开口相对放置,两侧升降组件之间共同拆卸式连接一条滑绳,滑绳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底部安装有遥测设备模组,本装置可同时对河流连杆,河流中部进行全面的水文信息监测收集,具有信息检测准确性高的优点。具有信息检测准确性高的优点。具有信息检测准确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遥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文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水文遥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我国地域辽阔,水利资源分布区域较广,大小江河、湖泊、水库和附属的堤坝、闸门、涵洞众多,要管理和利用好这些水资源和水利设施,做到日常管理与防汛指挥、抗洪抢险并用,远程的调度、检测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水文遥测适用于水文部门对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地下水等水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便相关部门做出安排,防范洪涝灾害事故的发生。
[0003]现有专利授权号为:CN214200095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文遥测装置,其通过设置升降结构可以使升降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连接板使配电箱沿着支撑杆稳定进行垂直升降位移,通过设置供能结构有效利用太阳能与风能对装置进行供能,节省能源消耗保证了供能的稳定,该装置在使用时,在高度上调节便利,但是由于遥测装置使用的场合多是在河流、湖泊等场合,而且检测的方面一般指,对河水的流速,水位的变化,以及河面的事物的变化,特别是测量水速,河流中部与两侧的水速具有较大的差距,上述遥测装置在使用时,难以将检测设备根据需要置于河流的任意位置,进行水位以及水速的测量,如此一来容易导致测量的不够全面,准确度不足,特别是对一些宽度较大的河流来说,难以设置能够横跨在河流上的设备;
[0004]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水文遥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文遥测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文遥测装置,包括:装置杆,装置杆底部连接有用于调节其高度的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固定在河岸边,固定底座上侧安装有水文遥测终端设备,装置杆顶部安装有U型连接杆,U型连接杆开口内侧设置有升降组件,通过在河流的连杆对称安装固定底座,然后将两侧的U型连接杆开口相对放置,两侧升降组件之间共同拆卸式连接一条滑绳,滑绳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底部安装有遥测设备模组,调整两侧升降组件的高度,控制滑绳的倾斜角度,以此来调节滑动块置于滑绳上滑动的速度,实现对河流横向移动式水文信息监测,充分提高对河流水文信息遥测的全面性以及准确性。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文遥测装置,通过在河流的两侧设置高度可调节的连接环,然后在连接环之间连接横跨在河流上侧的滑绳,利用连接环调节滑绳的倾斜角度,然后控制滑动块沿着滑绳滑动的速度,然后带动置于滑动块下侧的遥测设备模组进行移动式检测,对河流中部的水位、水速等进行准确的测量,充分提高本遥测装置收集水文信息的全面性以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一种水文遥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一种水文遥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一种水文遥测装置中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一种水文遥测装置中降水量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装置杆10,固定底座11,升降调节杆12,U型连接杆13,光伏板架14,光伏板15,降水量筒16,固定式水文图像采集设备17,水文遥测终端设备18,加固杆19,水位测量仪20,刻度线21,螺筒22,螺杆23,滑绳24,伺服电机25,丝杠26,螺母27,连接环28,滑动块29,遥测设备架30,超声波水位仪31,雷达流速仪32,移动式水文图像采集设备33,无线信号收发装置34,滑动环35,弹簧36。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6]如图1

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文遥测装置的结构图,包括:装置杆10,装置杆10底部连接有用于调节其高度的升降调节杆12,升降调节杆12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11,固定底座11固定在河岸边,固定底座11上侧安装有水文遥测终端设备18,装置杆10顶部安装有U型连接杆13,U型连接杆13开口内侧设置有升降组件,通过在河流的连杆对称安装固定底座11,然后将两侧的U型连接杆13开口相对放置,两侧升降组件之间共同拆卸式连接一条滑绳24,滑绳24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9,滑动块29底部安装有遥测设备模组,调整两侧升降组件的高度,控制滑绳24的倾斜角度,以此来调节滑动块29置于滑绳24上滑动的速度,实现对河流横向移动式水文信息监测,充分提高对河流水文信息遥测的全面性以及准确性。
[001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底座11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加固杆19,加固杆19可扦插至河岸的土壤中,或者浇筑在河岸上的混凝土内,保持固定底座11安装后对装置杆10的稳固支撑;
[0018]具体的,在U型连接杆13顶部通过连杆安装有固定式水文图像采集设备17,固定式水文图像采集设备17朝向河面,用于从河岸的角度对河流上的图文信息进行自动收集;
[0019]参阅图5,所述U型连接杆13顶部一侧安装有降水量筒16,降水量筒16顶端设置为开口状,用于自行接收雨水,检测降水量情况,降水量筒16内部设置有与水文遥测终端设备18电连的水位测量仪20,水位测量仪20用于自动实时检测降水量筒16内部的水位变化,以此自行测量降水量,降水量筒16外表面印刻有纵向分布的刻度线21,便于人工观察降水量筒16内部的水位变化,具体降水量筒16的排水等问题,属于常见的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升降组件包括有转动设置在U型连接杆13开口处内侧竖直的丝杠26,丝杠26上螺纹连接有螺母27,丝杠26一端连接有与水文遥测终端设备18电连的伺服电机25,螺母27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其自转的导相装置,即启动伺服电机25驱动
丝杠26限制,然后控制螺母27沿着丝杠26上下移动,所述丝杠26朝向U型连接杆13开口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环28,滑绳24的端部与连接环28之间拆卸式连接,即通过将滑绳24连接在两侧的连接环28之间,由于滑绳24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在调节两侧的螺母27高度时,滑绳24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拉伸,以此保证其倾斜度能够调整,同时准确控制滑绳24弹性收缩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因弹性过大影响滑动块29在其上滑动的顺利性。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遥测设备模组包括有安装在滑动块29底部的遥测设备架30,遥测设备架30底部依次安装设置有超声波水位仪31、雷达流速仪32、移动式水文图像采集设备33,超声波水位仪31用于对根据滑动块29移动的同时,实时测量河流中横向每个位置处的水位高度,雷达流速仪32用于实时测量河流中横向每个位置的水流速度,以及移动式水文图像采集设备33用于与固定式水文图像采集设备17配合,全面收集河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遥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水文遥测装置包括:装置杆(10),装置杆(10)底部连接有用于调节其高度的升降调节杆(12),所述升降调节杆(12)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11),固定底座(11)上侧安装有水文遥测终端设备(18),装置杆(10)顶部安装有U型连接杆(13),U型连接杆(13)开口内侧设置有升降组件,两侧的所述U型连接杆(13)开口相对放置,两侧升降组件之间共同拆卸式连接一条滑绳(24),滑绳(24)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9),滑动块(29)底部安装有遥测设备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遥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接杆(13)顶部通过连杆安装有固定式水文图像采集设备(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文遥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接杆(13)顶部一侧安装有降水量筒(16),降水量筒(16)顶端设置为开口状,降水量筒(16)内部设置有与水文遥测终端设备(18)电连的水位测量仪(20),降水量筒(16)外表面印刻有纵向分布的刻度线(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文遥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转动设置在U型连接杆(13)开口处内侧竖直的丝杠(26),丝杠(26)上螺纹连接有螺母(27),丝杠(26)一端连接有与水文遥测终端设备(18)电连的伺服电机(25),螺母(27)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黎翔汪柱曾莉英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