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94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速度加载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地坑和可调节底座,其中:地坑为中空的立方体,其上表面设置有支座,该支座与冲击试验机侧面的转轴相配合,一方面,支座支撑冲击试验机,另一方面,冲击试验机绕转轴转动;可调节底座用于调节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可调节底座包括支架、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和与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均包括圆弧座和支撑架,圆弧座的上表面为弧形轨道,支撑架的下表面设置为弧形底面,该弧形底面与弧形轨道配合,通过在弧形轨道上滑动调节支撑架的位置,以此调节冲击试验机的角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冲击实验中冲击试验机的角度调节问题。调节问题。调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速度加载相关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冲击模拟试验机能为短道速滑、冰球项目和自由式滑雪等冰雪项目穿戴装备的关键指标测试提供所需要的速度。将短道速滑、冰球等在水平面内的运动项目称为水平面运动,要求人体碰撞速度不大于12m/s,碰撞质量不大于80Kg;将自由式滑雪等在斜面内的运动项目称为斜面运动,要求着陆点速度水平分量为4m/s,垂直分量为13.52m/s,总速度约为14m/s,碰撞质量不大于80Kg,其与水平面夹角可调,最大82
°
。根据自由式滑雪、短道速滑和冰球运动等不同场景下对冲击模拟试验机的要求,冲击模拟试验机的核心是加速装置,加速装置需要将人体或相关肢体加速到所需指标,由于工程限制,对加速装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0003]传统的加速驱动方式例如自由落体与摆锤式、丝杠螺母、液压与气动等,具有结构庞大不易实施或者速度低等限制,显然,这些驱动方式不适宜用于加速装置。因此,选用线性蓄能式冲击试验机作为冲击主体,为适应不同测试环境和场地,冲击试验机还需要配置相应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解决冲击实验中冲击试验机的角度调节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地坑和可调节底座,其中
[0006]所述地坑为中空的立方体,其上表面设置有支座,该支座与冲击试验机侧面的转轴相配合,一方面,所述支座支撑所述冲击试验机,另一方面,所述冲击试验机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可调节底座用于调节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
[0007]所述可调节底座包括支架、与冲击试验机侧面贴合的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和与冲击试验机底面贴合的第二角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均包括圆弧座和支撑架,所述圆弧座的上表面为弧形轨道,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设置为弧形底面,该弧形底面与所述弧形轨道配合,通过在弧形轨道上滑动调节所述支撑架的位置,以此调节所述冲击试验机的角度。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的弧形轨道与弧形底面的弧长和圆心角相同,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的弧形轨道的弧长大于所述弧形底面的弧长。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和第二角度单元上均设置有挡块,当所述支撑架的位置确定后,所述挡块锁定该支撑架的位置,以此锁定冲击试验机的角度。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地坑的底部设置有地轨,所述可调节底座沿该地轨移动与所
述冲击试验机分离。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止转插销,防止冲击试验机运行时转动。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调节底座的斜下方还连接有着陆台,被冲击对象被所述冲击试验机冲击发射出去后,着陆在该着陆台上,并沿所述着陆台下滑。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着陆台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高度可调,以此调节所述着陆台的倾斜角度。
[0014]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的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在模拟冰雪项目中的应用。
[0015]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下列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采用可调节底座可以实现冲击试验机冲击角度的灵活调节,满足不同冲击角度的要求,圆弧座和支撑架之间的圆弧配合,既方便实现角度的精细调整(圆弧配合可以在很小的角度变化范围内提供平稳的转动),又可以提高零件之间的匹配精度,方便装配并减少磨损。此外,圆弧配合还可以提供更均匀的承载能力,避免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失效,从而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17]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第一角度单元和第二角度单元共同配合来调整冲击角度,其中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相当于一个主动机构,其控制冲击角度,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相当于一个从动机构,需要与前者保持垂直,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的弧形轨道较大是为了增大与冲击试验机的接触面积,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的弧形轨道较小是因为冲击试验机结构的限制,防止与其它结构产生干涉;
[0018]3.本专利技术中的地坑,地坑和着陆台都是为了模拟实际冰雪运动场景而作出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地坑中的滑轨和转轴支座则是为了方便可调节底座的角度调节而作出的特殊结构。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地坑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转轴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调节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圆弧状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冲击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着陆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平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0029]1‑
地坑,2

可调节底座,3

着陆台,4

冲击试验机,5

支架,6

第一角度调节单元,7

第二角度调节单元,8

圆弧座,9

支撑架,10

弧形轨道,11

弧形底面,12

挡块,13

地轨,14

止转插销,15

支撑杆,16

支座,17

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1]一种冲击试验机4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地坑11,地坑1底部铺设地轨13,其地面两侧对称安装支座16;可调节底座2,可调节底座2底部安装轨道轮,内底面和内侧面分别安装有第一角度调节单元6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7,冲击试验机4,冲击试验机4采用线性蓄能式试验机,左右两侧面对称安装转轴17;着陆台3底部安装带锁万向轮,顶部覆盖特殊材料以模拟着陆环境。
[0032]优选地,地坑1底部铺设地轨13以放置可调节底座2和着陆台3,同时便于安装了轨道轮的可调节底座2沿地轨13移动,地坑1两侧对称安装支座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地坑(1)和可调节底座(2),其中:所述地坑(1)为中空的立方体,其上表面设置有支座(16),该支座(16)与冲击试验机侧面的转轴(17)相配合,一方面,所述支座(16)支撑所述冲击试验机(4),另一方面,所述冲击试验机(4)绕所述转轴(17)转动;所述可调节底座(2)用于调节冲击试验机(4)的冲击角度;所述可调节底座(2)包括支架(5)、设置在支架上的与冲击试验机侧面贴合的第一角度调节单元(6)和与冲击试验机底面贴合的第二角度调节单元(7),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6)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7)均包括圆弧座(8)和支撑架(9),所述圆弧座(8)的上表面为弧形轨道(10),所述支撑架(9)的下表面设置为弧形底(11)面,该弧形底(11)面与所述弧形轨道(10)配合,通过在弧形轨道(10)上滑动调节所述支撑架(9)的位置,以此调节所述冲击试验机的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试验机的冲击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6)的弧形轨道(10)与弧形底(11)面的弧长和圆心角相同,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7)的弧形轨道(10)的弧长大于所述弧形底(11)面的弧长。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元王树峰杨子问刘敬喜陈宏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