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93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多源异构数据获取;步骤S2:滑坡易发性评价;步骤S3:InSAR技术地表形变量计算与分级;步骤S4:有效降雨量计算与分级;步骤S5:基于InSAR地表形变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步骤S6:基于降雨量阈值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步骤S7:滑坡危险性综合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的不足,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简单方便,结果呈现在GIS里面以图像形式呈现,根据降雨量变化,形变量变化,可进一步开发自动计算软件,评估结果能为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指导意义,为防灾减灾相关部门提供防治科学依据。科学依据。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滑坡危险性评价是滑坡灾害风险防控的前提和基础,国内外对滑坡危险性评价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评价指标因子选取上,多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对于地质结构与地下水在地球物理场的响应特征、岩层与坡向组合关系和矿山开采情况未见纳入评价指标。在易发性评价方法上,多以指标权重计算,概括起来有定性方法、数理统计法、机器学习法,其常用的为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确定性系数、信息量法、证据权法、神经网络、逻辑回归、随机森林等,其中定性方法评价精度较低,且个人主观性较高,不同的专家评价结果不一。在危险性评价方法上,对于滑坡灾害多以静态因子评价,比如降雨量以年均降雨量为评价因子,将InSAR形变量作为危险性评价因素,已有研究虽然有考虑InSAR形变量,但是也是将其考虑为静态评价因子,比如形变速率。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在评价指标因子选取上未考虑地质结构与地下水在地球物理场的响应特征、岩层与坡向组合关系和矿山开采情况,危险性评价以静态评价为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指标因子不全面、评价方法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分别考虑了InSAR的形变量以及有效降雨量,基于滑坡易发性,采用矩阵分析法将InSAR地表形变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与降雨量阈值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叠加运算进行等级划分,使得滑坡危险性评价更加合理,实现随降雨量变化、地表变形的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S1:多源异构数据获取:
[0007]获取多源异构数据,作为滑坡危险性评价的评价指标,其中:多源异构数据包括:(1)SAR影像,(2)地形地貌,(3)地球物理场特征,(4)基础地质,(5)水文环境,(6)人类工程活动,其中:地球物理场特征选择电阻率数据来表征;地形地貌数据包括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地形曲率、剖面曲率;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岩性、断层破碎带、岩层与坡向组合关系(逆向坡、顺向坡、切向坡);水文环境包括水系河流、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人类工程活动包括道路切坡、矿山开采密度;
[0008]步骤S2:滑坡易发性评价:构建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基于步骤S1获取的评价指标与历史滑坡数据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
[0009]步骤S3:InSAR技术地表形变量计算与分级:基于步骤S1获取的SAR影像数据,运用InSAR技术计算形变量,计算得到每个历史滑坡发生前后形变量,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按滑
坡概率在某InSAR形变量区间内的概率进行等级划分;
[0010]步骤S4:有效降雨量计算与分级:计算研究区有效降雨量,结合历史滑坡数据发生时间,统计分析有效降雨量达到阈值时,对应滑坡发生概率,按概率值分布划定有效降雨量区间;
[0011]步骤S5:基于InSAR地表形变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采用矩阵分析法将步骤S2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与步骤S3计算的InSAR形变量叠加运算进行等级划分,得到基于InSAR地表形变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
[0012]步骤S6:基于降雨量阈值的滑坡危险性评价:采用矩阵分析法将步骤S2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与步骤S4的降雨量阈值计算结果叠加运算进行等级划分,得到基于降雨量阈值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
[0013]步骤S7:滑坡危险性综合评价:采用矩阵分析法将步骤S5基于InSAR地表形变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与步骤S6基于降雨量阈值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叠加运算进行等级划分,得到滑坡危险性综合评价结果。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1、将岩层与坡向组合关系(逆向坡、顺向坡、切向坡)作为评价因子更加全面的考虑了滑坡的孕灾环境;
[0016]2、斜坡结构以及地下水是滑坡孕灾环境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已有方法中难以在区域性滑坡危险性评价中量化评价,而斜坡结构以及地下水的变化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上存在差异性,将区域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作为评价因子也是更加全面的考虑了滑坡的孕灾环境;
[0017]3、矿山开采存在大量削坡切坡、地下空洞等,导致边坡失稳、采空区坍塌易引发滑坡,矿山周围存在大量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重型车托运,对周围斜坡增加了动荷载,因而将矿山开采密度作为评价因子,使评价因子更加全面;
[0018]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分别考虑了InSAR的形变量以及有效降雨量,基于滑坡易发性,采用矩阵分析法将InSAR地表形变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与有效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叠加运算进行等级划分,使得滑坡危险性评价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2为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23]一种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S1:多源异构数据获取:
[0025]获取多源异构数据,作为滑坡危险性评价的评价指标,其中:多源异构数据包括:(1)SAR影像,(2)地形地貌,(3)地球物理场特征,(4)基础地质,(5)水文环境,(6)人类工程活动,其中:地球物理场特征选择电阻率数据来表征;地形地貌数据包括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地形曲率、剖面曲率;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岩性、断层破碎带、岩层与坡向组合关系(逆向坡、顺向坡、切向坡);水文环境包括水系河流、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人类工程活动包括道路切坡、矿山开采密度,具体步骤如下:
[0026]步骤S1.1:SAR影像数据获取:下载覆盖研究区的SAR影像数据;
[0027]步骤S1.1:地形地貌数据获取:收集整理区域地貌资料,在GIS里面进行地貌分类,地形数据通过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在GIS里面分析得到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地形曲率、剖面曲率;
[0028]步骤S1.2:基于步骤S1.1获取的地形数据,采用传统的水文分析方法提取斜坡单元;
[0029]步骤S1.3:收集研究区历史降雨型滑坡数据,基于步骤S1.2,将各个滑坡对应所属斜坡单元定义为滑坡单元;
[0030]步骤S1.4:地球物理场特征数据获取:采用全航空瞬变电磁系统采集数据,运用GIS软件进行差值分析获取区域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多源异构数据获取:获取多源异构数据,作为滑坡危险性评价的评价指标,其中:多源异构数据包括:(1)SAR影像,(2)地形地貌,(3)地球物理场特征,(4)基础地质,(5)水文环境,(6)人类工程活动;步骤S2:滑坡易发性评价:构建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基于步骤S1获取的评价指标与历史滑坡数据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步骤S3:InSAR技术地表形变量计算与分级:基于步骤S1获取的SAR影像数据,运用InSAR技术计算形变量,计算得到每个历史滑坡发生前后形变量,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按滑坡概率在某InSAR形变量区间内的概率进行等级划分;步骤S4:有效降雨量计算与分级:计算研究区有效降雨量,结合历史滑坡数据发生时间,统计分析有效降雨量达到阈值时,对应滑坡发生概率,按概率值分布划定有效降雨量区间;步骤S5:基于InSAR地表形变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采用矩阵分析法将步骤S2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与步骤S3计算的InSAR形变量叠加运算进行等级划分,得到基于InSAR地表形变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步骤S6:基于降雨量阈值的滑坡危险性评价:采用矩阵分析法将步骤S2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与步骤S4的降雨量阈值计算结果叠加运算进行等级划分,得到基于降雨量阈值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步骤S7:滑坡危险性综合评价:采用矩阵分析法将步骤S5基于InSAR地表形变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与步骤S6基于降雨量阈值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叠加运算进行等级划分,得到滑坡危险性综合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地球物理场特征选择电阻率数据来表征;地形地貌数据包括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地形曲率、剖面曲率;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岩性、断层破碎带、岩层与坡向组合关系;水文环境包括水系河流、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人类工程活动包括道路切坡、矿山开采密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InSAR形变量与降雨量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1:SAR影像数据获取:下载覆盖研究区的SAR影像数据;步骤S1.1:地形地貌数据获取:收集整理区域地貌资料,在GIS里面进行地貌分类,地形数据通过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在GIS里面分析得到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地形曲率、剖面曲率;步骤S1.2:基于步骤S1.1获取的地形数据,采用传统的水文分析方法提取斜坡单元;步骤S1.3:收集研究区历史降雨型滑坡数据,基于步骤S1.2,将各个滑坡对应所属斜坡单元定义为滑坡单元;步骤S1.4:地球物理场特征数据获取:采用全航空瞬变电磁系统采集数据,运用GIS软件进行差值分析获取区域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
步骤S1.5:根据步骤S1.2提取的斜坡单元,每个斜坡单元均存在一个主要坡向,与岩层产状形成岩层与坡向组合关系,对其进行计算分类为逆向坡、顺向坡、切向坡;步骤S1.6:基础地质、水文环境、人类工程活动数据获取:通过资料收集,利用GIS绘制、提取分析、差值等方法获取得到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距水系河流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晟亦凌贤长蔡德钩闫宏业张钟远唐亮毛小刚孙辉赵香萍田爽孔祥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