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81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尤其涉及种植棚领域。与原有的顶棚相比,该顶棚长期潮湿情况下不会造成顶棚支撑件因锈蚀损坏,不会影响顶棚的支撑效果,顶棚不会锈蚀也不会损毁,不会影响种植棚后期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种植棚用顶棚的实用性。包括:地面、大棚和顶棚盖,大棚的底部通过加强钉与地面的顶部固定,大棚的顶部与顶棚盖的底部连接固定,大棚内腔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部与顶棚盖的底部固定,顶棚盖的内腔设置有加强件。与原有的顶棚相比,该顶棚长期潮湿情况下不会造成顶棚支撑件因锈蚀损坏,不会影响顶棚的支撑效果,顶棚不会锈蚀也不会损毁,不会影响种植棚后期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种植棚用顶棚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


[0001]本技术涉及种植棚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食用菌在种植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种植棚的顶部需要进行支撑。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8490442U),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种植棚,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食用菌棚本体,所述食用菌棚本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食用菌棚本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的底部与地面接触,箱体远离食用菌棚本体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盘。本技术通过转动杆、转盘、固定杆、移动槽、移动杆、连杆、滑孔、通风管、挡板、连接块和风机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食用菌种植棚在进行通风换气时非常麻烦,不能快速对食用菌种植棚进行换气的问题,该食用菌种植棚具备方便通风换气的优点,能快速对该食用菌种植棚进行通风换气,专利技术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现有的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长期潮湿情况下会造成顶棚支撑件因锈蚀损坏,会影响顶棚的支撑效果,顶棚会因锈蚀而损毁,会影响种植棚后期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种植棚用顶棚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长期潮湿情况下会造成顶棚支撑件因锈蚀损坏,会影响顶棚的支撑效果,顶棚会因锈蚀而损毁,会影响种植棚后期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种植棚用顶棚实用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包括:地面、大棚和顶棚盖,所述大棚的底部通过加强钉与地面的顶部固定,所述大棚的顶部与顶棚盖的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大棚内腔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与顶棚盖的底部固定,所述顶棚盖的内腔设置有加强件;
[0007]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顶部和底部与顶棚盖内腔的顶部和底部连接,所述顶棚盖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底部与顶棚盖内腔底部的两侧连接固定;
[0008]所述加强杆包括钢结构杆,所述钢结构杆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底漆层,所述防锈底漆层的外表面涂覆有金属防腐漆层;
[0009]所述顶棚盖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引风口,所述引风口的内腔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引风口内腔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网。
[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柱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顶部与顶棚盖底部的两侧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柱和加强杆的材质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大棚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培育盘,且培育盘的两侧均通过支架与大棚内腔的底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顶棚盖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与顶棚盖的底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大棚正面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导气口,且导气口的内腔设置有导气扇。
[0014]优选地,所述大棚正面的两侧均通过合页设置有门体,且门体正面的内侧设置有拉手。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有益效果是:与原有的顶棚相比,该顶棚长期潮湿情况下不会造成顶棚支撑件因锈蚀损坏,不会影响顶棚的支撑效果,顶棚不会锈蚀也不会损毁,不会影响种植棚后期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种植棚用顶棚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的大棚和顶棚盖结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的图2中A

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地面;2、大棚;3、顶棚盖;4、固定柱;5、加强件;6、加强杆;7、稳定杆;8、钢结构杆;9、防锈底漆层;10、金属防腐漆层;11、引风口;12、引风机;13、过滤网;14、加强块;15、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1]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各附图仅作为示意图,并非一定按实际比例绘制的。
[0022]参见图1、图2及图3,如图所示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包括:地面1、大棚2和顶棚盖3,大棚2的底部通过加强钉与地面1的顶部固定,大棚2的顶部与顶棚盖3的底部连接固定,大棚2内腔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顶部与顶棚盖3的底部固定,顶棚盖3的内腔设置有加强件5;
[0023]加强件5包括加强杆6,加强杆6的顶部和底部与顶棚盖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连接,顶棚盖3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稳定杆7,稳定杆7的底部与顶棚盖3内腔底部的两侧连接固定;
[0024]加强杆6包括钢结构杆8,钢结构杆8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底漆层9,防锈底漆层9的
外表面涂覆有金属防腐漆层10;
[0025]顶棚盖3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引风口11,引风口11的内腔设置有引风机12,引风口11内腔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网13。
[0026]进一步的,固定柱4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加强块14,加强块14的顶部与顶棚盖3底部的两侧连接固定,固定柱4和加强杆6的材质相同。
[0027]本实施例中,工人将大棚2和顶棚盖3进行组装,提高固定柱4和加强杆6对大棚2和顶棚盖3进行支撑固定,通过稳定杆7对大棚2进行防护支撑,增加了顶棚盖3和大棚2使用时的稳定性。
[0028]进一步的,大棚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培育盘,且培育盘的两侧均通过支架与大棚2内腔的底部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钢结构杆8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增加了大棚2和顶棚盖3之前的支撑强度。
[0030]进一步的,顶棚盖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日光灯15,日光灯15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与顶棚盖3的底部连接。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金属防腐漆层10具有极好的附着力耐化学腐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种植棚用顶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大棚(2)和顶棚盖(3),所述大棚(2)的底部通过加强钉与地面(1)的顶部固定,所述大棚(2)的顶部与顶棚盖(3)的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大棚(2)内腔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与顶棚盖(3)的底部固定,所述顶棚盖(3)的内腔设置有加强件(5);所述加强件(5)包括加强杆(6),所述加强杆(6)的顶部和底部与顶棚盖(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连接,所述顶棚盖(3)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稳定杆(7),所述稳定杆(7)的底部与顶棚盖(3)内腔底部的两侧连接固定;所述加强杆(6)包括钢结构杆(8),所述钢结构杆(8)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底漆层(9),所述防锈底漆层(9)的外表面涂覆有金属防腐漆层(10);所述顶棚盖(3)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引风口(11),所述引风口(11)的内腔设置有引风机(12),所述引风口(11)内腔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网(13)。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蒙蒙禹风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