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负压恒温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65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压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工业负压恒温风机,包括排风机构、引风机构以及排料机构,所述排风机构包括竖直状态的机箱、安装在机箱一侧的引导风框以及活动安装在机箱中部的扇叶,所述引风机构包括安装在引导风框上的多个疏引槽箱。通过设置竖向分布的多个疏引槽箱,且在相邻两个疏引槽箱之间活动安装可横向拉伸的负重插块,并在负重插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可对相邻两个疏引槽箱进行限位约束的滑块,同时利用随着负重插块横向伸展的排钩对着网板内部缝隙的适配性滑动,此时受到内轴旋转并对芯杆的横向牵引下,排絮组件整体即可将换气过程附着在网板上的絮状物进行有效的排除至机罩内,从而能够使得室内絮状物得到快速清除处理。快速清除处理。快速清除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负压恒温风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压风机
,具体为工业负压恒温风机。

技术介绍

[0002]负压风机是利用空气对流、负压换气的降温原理,是一种由安装地点的对向
‑‑‑
大门或窗户自然吸入新鲜空气,将室内闷热气体迅速强制排出室外,任何通风不良问题均可改善的机器,降温换气效果可达90%

97%。
[0003]但是,受到负压风机自身结构的影响,一旦室内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絮状物时,向外排气的负压风机内部很容易会被大量的絮状物进行附着,进而导致负压风机内出现淤堵,导致负压风机内换气效率较差的故障出现。
[0004]根据上述所示,如何解决传统负压风机对室内换气的同时,又能够对室内空气中飘扬的絮状物进行有效的清洁和处理,即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工业负压恒温风机,包括排风机构、引风机构以及排料机构,所述排风机构包括竖直状态的机箱、安装在机箱一侧的引导风框以及活动安装在机箱中部的扇叶,所述引风机构包括安装在引导风框上的多个疏引槽箱、安装在相邻两个疏引槽箱之间的网板、安装在相邻两个疏引槽箱内侧的负重卡扣、安装在负重卡扣上的挡板、安装在负重卡扣外且位于挡板内侧的弹性夹片、活动连接在相邻两个疏引槽箱内侧的排絮组件、活动安装在疏引槽箱内部的偏转齿杆、活动安装在负重卡扣内部的芯杆以及活动安装在负重卡扣中部的内轴,所述排絮组件包括适配夹持于相邻两个疏引槽箱内侧的负重插块、安装在负重插块上的排钩以及安装在负重插块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滑块,所述排料机构包括安装在多个疏引槽箱外侧的两个机罩、安装在机罩内侧的辅助垫块和定位板、安装在机罩内侧的垫板、活动安装在定位板内且位于机罩内侧的螺旋轴杆、活动安装在定位板内的传动轴杆、活动安装在一个疏引槽箱内的联动杆、啮合于传动轴杆和联动杆上的两个横链以及啮合于一个垫板内的电机。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疏引槽箱的内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T字形滑槽,且疏引槽箱的中部开设有适配夹持于偏转齿杆的横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疏引槽箱内开设向内凹陷的T字形滑槽,结合疏引槽箱内部T字形滑槽对着滑块的限位约束,此时负重插块横移时,即可结合相邻两个疏引槽箱对负重插块施加横向的稳定支撑力。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网板是由多个空心铝合金圆管拼装制成,且相邻两个空心铝合金圆管之间的缝隙适配于排钩一端的导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个空心铝合金圆管组成换气的网板结构,当室内
空气中的絮状物经过网板时,空气会沿着相连两个空心铝合金圆管之间的缝隙向外排放,此时空气中的絮状物即可被有效的聚集,从而能够避免空气中的絮状物对扇叶造成损害。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夹片是由矩形垫板和多个弧形薄板组合而成,且弧形薄板的外端贯穿至机罩的内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夹片内弧形薄板的外端贯穿至机罩内,结合弧形薄板自身的弹性,当排钩外端的导杆沿着相邻两个空心铝合金圆管之间缝隙进行横移时,此时空心铝合金圆管上的絮状物即可的得到快速排除。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偏转齿杆是由横杆和两个偏转齿轮组成,且两个偏转齿轮的齿口沿着同一方向分布。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横杆两端的偏转齿轮分别对着相邻两个内轴上齿轮的啮合联动,从而能够使得相邻两个内轴可以实现同转速旋转,并按照两个方向转动。
[001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芯杆的内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滑道,且滑道的内壁连接有齿条,所述芯杆内侧的齿条适配啮合于内轴中部的齿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芯杆内侧的滑道中连接齿条,结合芯杆内侧齿条对着内轴中部齿轮的啮合,受到偏转齿杆上两个偏转齿轮的啮合传动,从而可以实现相邻两个内轴可实现同转速且反向旋转,进而可以使得两个芯杆可以实现统一的拉伸和收缩。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旋轴杆是由竖杆和螺纹叶片组成,且螺纹叶片的径长与机罩内侧的宽度相互适配。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结合螺旋轴杆内螺纹叶片的定位旋转,同时配合机罩外侧开设的多处矩形槽口对螺纹叶片的局部位置的连通了,从而能够使得被疏导的絮状物可以实现快的排出。
[002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杆整体呈工字形,且联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所述联动杆顶端的齿轮径长为其底端齿轮径长的二分之一。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联动杆设置为工字形结构,结合联动杆和传动轴杆对垫板的啮合传动,此时位于两个机罩内侧的两个螺旋轴杆即可实现相同转速的旋转。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竖向分布的多个疏引槽箱,且在相邻两个疏引槽箱之间活动安装可横向拉伸的负重插块,并在负重插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可对相邻两个疏引槽箱进行限位约束的滑块,同时利用随着负重插块横向伸展的排钩对着网板内部缝隙的适配性滑动,此时受到内轴旋转并对芯杆的横向牵引下,排絮组件整体即可将换气过程附着在网板上的絮状物进行有效的排除至机罩内,从而能够使得室内絮状物得到快速清除处理。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阵列分布的多个疏引槽箱和多个网板的外侧安装两个横向对称分布的机罩,且在两个机罩的内侧活动安装两个竖直状态的螺旋轴杆,当电机旋转并带动一个横链进行旋转时,此时电机底端的齿轮会同时间带动一个内轴进行定位旋转,并结合多个横置的偏转齿杆对相邻两个内轴之间的啮合传动,从而能够使得上述引风机构机构内部排出的絮状物最终传输至机罩的内侧,并随着螺旋轴杆的规律性旋转作用下向外快速排出,进而能够有效避免絮状物堆积堵塞网板的正常排气。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面仰视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分散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图3的局部分散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图4的局部分散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图4的分散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图6的局部剖面及其分散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图7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图7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图7的内部分散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图10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负压恒温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机构(100)、引风机构(200)以及排料机构(300);所述排风机构(100)包括竖直状态的机箱(110)、安装在机箱(110)一侧的引导风框(120)以及活动安装在机箱(110)中部的扇叶(130);所述引风机构(200)安装在排风机构(100)上,包括安装在引导风框(120)上的多个疏引槽箱(210)、安装在相邻两个疏引槽箱(210)之间的网板(220)、安装在相邻两个疏引槽箱(210)内侧的负重卡扣(230)、安装在负重卡扣(230)上的挡板(240)、安装在负重卡扣(230)外且位于挡板(240)内侧的弹性夹片(250)、活动连接在相邻两个疏引槽箱(210)内侧的排絮组件(260)、活动安装在疏引槽箱(210)内部的偏转齿杆(270)、活动安装在负重卡扣(230)内部的芯杆(280)以及活动安装在负重卡扣(230)中部的内轴(290);所述排絮组件(260)包括适配夹持于相邻两个疏引槽箱(210)内侧的负重插块(261)、安装在负重插块(261)上的排钩(262)以及安装在负重插块(261)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滑块(263);所述排料机构(300)安装在引风机构(200)上,包括安装在多个疏引槽箱(210)外侧的两个机罩(310)、安装在机罩(310)内侧的辅助垫块(320)和定位板(330)、安装在机罩(310)内侧的垫板(370)、活动安装在定位板(330)内且位于机罩(310)内侧的螺旋轴杆(340)、活动安装在定位板(330)内的传动轴杆(350)、活动安装在一个疏引槽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帅帅师增产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虹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