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光扩散复合膜及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59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光扩散复合膜及背光模组,其中增光扩散复合膜包括:棱镜层、光扩散层、基材层及防粘接层,棱镜层、光扩散层、基材层及防粘接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堆叠设置,防粘接层用于防止基材层与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及背光模组通过设置棱镜层、光扩散层、基材层及防粘接层,并通过在同一基材层上分别设置棱镜层及光扩散层,其中棱镜层可实现增光作用,光扩散层可实现光均匀扩散作用,如此,能够在同一张膜上实现增光及扩散的作用,从而避免单独的扩散膜及单独的增光膜之间容易产生内污的问题,还能够减少组装工序及运输周转费用。能够减少组装工序及运输周转费用。能够减少组装工序及运输周转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光扩散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光扩散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在液晶显示器中,通常都会使用到背光模组以提供充足的光源,在背光应用中,通常都会使用到增光膜以及扩散膜,增光膜用于提升背光正面的亮度,扩散膜用于使光源均匀扩散,两者的原理是:在背光模组通电之后,LED发生的光经过导光板导光作用后,光从导光板表面射出,经过扩散膜后均匀射出,在经过增光膜折射后从正面射出,从而实现均匀增亮发生。现有的背光模组中使用到的增光膜以及扩散膜都是作为独立膜片贴附在背光模组中,需要独立来料以及独立贴附加工,单独的增光膜与单独的扩散膜之间不仅容易产生内污而影响显示效果,还会增加组装工序以及增加周转运输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在同一张膜中实现增光及扩散作用,从而提高显示效果和减少组装工序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增光扩散复合膜,包括:棱镜层、光扩散层、基材层及防粘接层,所述棱镜层、所述光扩散层、所述基材层及所述防粘接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堆叠设置,所述防粘接层用于防止所述基材层与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粘接。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棱镜层包括多条棱镜条,各棱镜条分别平行排列设置在所述光扩散层的上方。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棱镜条呈倒V型结构。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为PET基材层。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层上具有扩散粒子。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粘接层上具有软性粒子。
[001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增光扩散复合膜,还包括遮光片、导光板及反射片,所述遮光片、所述增光扩散复合膜、所述导光板及所述反射片分别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堆叠设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胶架,所述固定胶架上开设有容置腔,所述遮光片、所述增光扩散复合膜、所述导光板及所述反射片分别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LED灯及FPC,所述LED灯与所述FPC连接,所述LED灯及所述FPC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LED灯位于所述增光扩散复合膜的一侧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技术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及背光模组通过设置棱镜层、光扩散层、基材层及防粘接层,并通过在同一基材层上分别设置棱镜层及光扩散层,其中棱镜层可实现增光作
用,光扩散层可实现光均匀扩散作用,如此,能够在同一张膜上实现增光及扩散的作用,从而避免单独的扩散膜及单独的增光膜之间容易产生内污的问题,还能够减少组装工序及运输周转费用;此外,还能够通过防粘接层,从而防止基材层与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粘接吸附在一起。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增光扩散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及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及背光模组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0021]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背光模组10包括增光扩散复合膜11、遮光片12、导光板13及反射片14,遮光片12、增光扩散复合膜11、导光板13及反射片14分别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堆叠设置。
[0022]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遮光片12起到遮光的作用,导光板13起到导光反射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固定胶架15,固定胶架15上开设有容置腔,遮光片12、增光扩散复合膜11、导光板13及反射片14分别容置于容置腔内;背光模组10还包括LED灯16及FPC(柔性线路板)17,LED灯16与FPC17连接,LED灯16及FPC17设置于容置腔内,且LED灯16位于增光扩散复合膜11的一侧上,FPC 17与LED灯16电连接,从而控制LED灯的通电与关闭,LED灯提供光源后,经过导光板13的导光作用,光从导光板表面射出,再经过增光扩散复合膜11后,实现均匀增亮发出。
[0023]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增光扩散复合膜11包括:棱镜层100、光扩散层200、基材层300及防粘接层400,棱镜层10、光扩散层200、基材层300及防粘接层40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堆叠设置,防粘接层400用于防止基材层300与背光模组10中的导光板13粘接。
[002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扩散膜和增光膜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复合光学膜,从而既能够起到均匀扩散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增加正面亮度的作用,如此,通过增光扩散复合膜代替现有的独立的扩散膜和增光膜,从而可以避免单独的增光膜与单独的扩散膜之间容易产生内污而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减少组装工序以及减少周转运输费用。在制作增光扩散复合膜11时,在基材层300上涂覆扩散粒子,使得基材层300的一侧面形成光扩散层200,从而实现光均匀扩散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棱镜层100包括多条棱镜条,各棱镜条分别平行排列设置在光扩散层200的上方,亦即通过在光扩散层200上涂覆特殊的光学胶,再通过模具辊压形成一定角度的倒V型结构,再经过UV热固化形成多条棱角条,棱镜层100增加背光亮度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光的角度来实现,亦即使原本不是垂直射出的光线垂直射出,起到增加正面亮度的作用。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基材层300为PET(聚酯)基材层,PET基材层是一种PET薄膜,具有较佳的光透过率,通过在PET基材层远离光扩散层的一侧面
上涂覆软性粒子,从而避免基材层300与背光模组10中的导光板13发生吸附粘接,如此,可以避免在运输等发生晃动的场景下,基材层300与导光板发生摩擦而导致受损。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光扩散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棱镜层、光扩散层、基材层及防粘接层,所述棱镜层、所述光扩散层、所述基材层及所述防粘接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堆叠设置,所述防粘接层用于防止所述基材层与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层包括多条棱镜条,各所述棱镜条分别平行排列设置在所述光扩散层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棱镜条呈倒V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PET基材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层上具有扩散粒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光扩散复合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纯通林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