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54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包括连接钢板、上梁板、加强筋板、支撑梁板、下梁板以及承载板,支撑梁板上侧设置有上梁板,支撑梁板下侧设置有下梁板,上梁板以及下梁板与支撑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多组承载板,上梁板以及下梁板与支撑梁板连接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顶板,上梁板、支撑梁板以及下梁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与上梁板以及下梁板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的上梁板、支撑梁板以及下梁板增强了承重梁的结构支撑强度,且通过设置的波浪形结构的承载板能够从内部对上梁板、支撑梁板以及下梁板进行稳固支撑,提高了承重梁的抗压抗弯性能。梁的抗压抗弯性能。梁的抗压抗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


[0001]本技术是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
[0003]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现有的钢结构承重梁一般选用工字钢或者H型钢,抗弯能力较弱,承重梁承受的载荷大,承重效果差,现在急需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的上梁板、支撑梁板以及下梁板增强了承重梁的结构支撑强度,且通过设置的波浪形结构的承载板能够从内部对上梁板、支撑梁板以及下梁板进行稳固支撑,提高了承重梁的抗压抗弯性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包括连接钢板、上梁板、加强筋板、支撑梁板、下梁板以及承载板,所述支撑梁板上侧设置有上梁板,所述支撑梁板下侧设置有下梁板,所述上梁板以及下梁板与支撑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多组承载板,所述上梁板以及下梁板与支撑梁板连接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顶板,所述上梁板、支撑梁板以及下梁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与上梁板以及下梁板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连接钢板内侧面与上梁板以及支撑梁板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托架,所述连接钢板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组第二安装螺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板上端横向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第一安装螺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板下端设置有边缘钢板,所述边缘钢板呈锥状结构,所述边缘钢板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第三安装螺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板上下两端面中心位置均设置有加强肋条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呈波浪形排列结构,所述承载板之间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承载板以及支撑顶板均与上梁板、下梁板以及支撑梁板焊接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顶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顶板分为两两一组纵向固定设置于上梁板、下梁板以及支撑梁板连接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
钢结构承重梁,通过设置的连接钢板、上梁板、加强筋板、支撑梁板、下梁板、承载板、支撑顶板、第二安装螺孔以及固定托架,该设计通过设置的上梁板、支撑梁板以及下梁板增强了承重梁的结构支撑强度,且通过设置的波浪形结构的承载板能够从内部对上梁板、支撑梁板以及下梁板进行稳固支撑,提高了承重梁的抗压抗弯性能,解决了原有钢结构承重梁一般选用工字钢或者H型钢,抗弯能力较弱,承重梁承受的载荷大,承重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承重效果。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中各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中支撑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中连接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限位板、2

连接钢板、3

上梁板、4

加强筋板、5

支撑梁板、6

下梁板、7

承载板、8

支撑顶板、9

加强肋条板、10

边缘钢板、11

第一安装螺孔、12

第二安装螺孔、13

第三安装螺孔、14

固定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包括连接钢板2、上梁板3、加强筋板4、支撑梁板5、下梁板6以及承载板7,支撑梁板5上侧设置有上梁板3,支撑梁板5下侧设置有下梁板6,上梁板3以及下梁板6与支撑梁板5之间均匀设置有多组承载板7,上梁板3以及下梁板6与支撑梁板5连接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顶板8,上梁板3、支撑梁板5以及下梁板6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钢板2,连接钢板2与上梁板3以及下梁板6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板4,连接钢板2内侧面与上梁板3以及支撑梁板5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托架14,连接钢板2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组第二安装螺孔12,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钢结构承重梁一般选用工字钢或者H型钢,抗弯能力较弱,承重梁承受的载荷大,承重效果差的问题。
[0020]限位板1横向设置于连接钢板2上端横向,且限位板1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第一安装螺孔11,通过设置的限位板1能够从上侧对连接钢板2进行安装固定,提高了连接钢板2的连接稳固性。
[0021]边缘钢板10设置于连接钢板2下端,边缘钢板10呈锥状结构,边缘钢板10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第三安装螺孔13,通过设置的边缘钢板10能够从下侧对连接钢板2进行进一步的安装固定,提高了连接钢板2的安装稳固性。
[0022]支撑梁板5上下两端面中心位置均设置有加强肋条板9,通过设置的加强肋条板9增强了支撑梁板5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支撑梁板5的抗压抗弯性。
[0023]承载板7呈波浪形排列结构,承载板7之间为三角形结构,承载板7以及支撑顶板8
均与上梁板3、下梁板6以及支撑梁板5焊接固定,该设计提高了承载板7的结构稳固性,同时能够从内侧对上梁板3、下梁板6以及支撑梁板5进行稳固支撑。
[0024]支撑顶板8设置有多组,多组支撑顶板8分为两两一组纵向固定设置于上梁板3、下梁板6以及支撑梁板5连接处。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螺栓将连接钢板2固定连接到钢结构承重柱上,并将限位板1以及边缘钢板10与钢结构承重柱进行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板1以及边缘钢板10能够从上下两侧对连接钢板2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提高了连接钢板2的连接稳固性,通过上梁板3、支撑梁板5以及下梁板6增强了承重梁的结构支撑强度,能够对建筑进行稳固支撑,同时通过设置的承载板7能够从内侧对上梁板3、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包括连接钢板(2)、上梁板(3)、加强筋板(4)、支撑梁板(5)、下梁板(6)以及承载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板(5)上侧设置有上梁板(3),所述支撑梁板(5)下侧设置有下梁板(6),所述上梁板(3)以及下梁板(6)与支撑梁板(5)之间均匀设置有多组承载板(7),所述上梁板(3)以及下梁板(6)与支撑梁板(5)连接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顶板(8),所述上梁板(3)、支撑梁板(5)以及下梁板(6)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钢板(2),所述连接钢板(2)与上梁板(3)以及下梁板(6)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板(4),所述连接钢板(2)内侧面与上梁板(3)以及支撑梁板(5)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托架(14),所述连接钢板(2)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组第二安装螺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2)上端横向设置有限位板(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张军辉梁延斌邓元泽李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