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30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储能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组态监视站、历史信息站、运算站、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和调试终端,所述储能设备通过第二交换机与第一交换机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机分别与组态监视站、历史信息站和运算站连接,所述运算站与调试终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证了传输稳定性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储能系统硬件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风电规模不断扩大,在为电网输送大量清洁能源的同时,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太阳能、风能的不稳定性引起功率波动,并且难以准确预测,因此通过储能方式抑制功率波动,实现稳定、可靠的功率调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性。
[0003]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849891U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储能设备管理平台,具体包括集控中心及与所述集控中心连接的多个电池储能装置,每一个所述电池储能装置均通过一个服务器与所述集控中心连接;所述电池储能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电网的输出口,所述集控中心与电网的接入点连接。其主要侧重解决新能源储能设备管理的问题,对系统详细的拓扑结构描述模糊,并没有考虑网络通信、电源冗余、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对储能系统硬件控制进行优化,增加网络通信、电源冗余、信息安全的要素,从而比现有技术安全和稳定性更高,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储能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组态监视站、历史信息站、运算站、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和调试终端,所述储能设备通过第二交换机与第一交换机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机分别与组态监视站、历史信息站和运算站连接,所述运算站与调试终端连接。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运算站通过网络和RS232串口与调试终端进行连接。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交换机通过环网交换机与储能设备连接。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交换机通过加密装置连接第一交换机。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交换机还连接有光功率预测信息系统、北斗授时信息系统和场控系统。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交换机通过防火墙与集控系统连接。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历史信息站通过网口通讯方式分别与组态监控站和运算站进行通讯。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组态监控站通过网口通讯的方式和运算站进行通讯。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运算站采用双机热备冗余结构,包括处于实时运行状态的主站和处于跟踪备份状态的从站。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分别与各模块连接的双备份电源模块。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交换机连接了组态监控站与运算站,数据采用网线进行传输,保证了传输稳定性,通过TCP

UDP协议进行互相间的通讯与广播;
[0018]2)本专利技术系统重要设备如电源、运算站等均采取了双备份形式,保证了实际运用中的稳定可靠;
[0019]3)本专利技术运算站中网口、串口等重要通讯设备均采取了双备份形式,稳定可靠;
[0020]4)本专利技术主从运算站间可进行实时备份,保证了故障切换时的无扰动;
[0021]5)本专利技术储能设备分别与南北区环网交换机相连,后经加密装置连接到场站交换机上,再与运算站相连,进行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储能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组态监视站1、历史信息站2、运算站3、第一交换机4、第二交换机5和调试终端,所述储能设备通过第二交换机5与第一交换机4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机4分别与组态监视站1、历史信息站2和运算站3连接,所述运算站3与调试终端连接。
[0025]所述的运算站3通过网络和RS232串口与调试终端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二交换机5通过环网交换机与储能设备连接。所述的第二交换机5通过加密装置10连接第一交换机4。所述的第一交换机4还连接有光功率预测信息系统6、北斗授时信息系统7和场控系统8。所述的第一交换机4通过防火墙11与集控系统9连接。所述的历史信息站2通过网口通讯方式分别与组态监控站1和运算站3进行通讯。所述的组态监控站1通过网口通讯的方式和运算站3进行通讯。所述的运算站3采用双机热备冗余结构,包括处于实时运行状态的主站和处于跟踪备份状态的从站。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分别与各模块连接的双备份电源模块。
[0026]组态监视站承担逻辑组态搭建、状态监视、在线调试、数据库管理等功能,是人机交互的主要设备,实现对运算站的统一调度和监视管理。组态监控站通过第一交换机与运算站相连接,可以将组态监控站中搭建的组态通过FTP文件传输协议下装至运算站,通过网口通讯的方式组态监控站与运算站之间实现了数据的传输与广播,即组态监控站将各输入的测量值通过TCP协议发送至运算站,运算站中按照组态监控站中SAMA图设计组态进行运算,运算产生的各模块软点输入输出值通过UDP协议广播至组态监控站中,方便现场运行人员进行监控管理。
[0027]历史信息站存储系统和现场运行的历史信息。历史信息站存储进入数据库的点的历史记录,便于故障诊断。历史信息站与第一交换机相连,以网口通讯方式与组态监控站和
运算站进行通讯。
[0028]运算站承担实时运算的任务,运算站上的网口、串口等重要设备均采取了双备份的形式。某一时刻第一运算站与第二运算站间仅有一个在正常工作状态,称为主站,另一个处于跟踪备份状态,称为从站。主站通过网络将运行状态实时备份至从站,从站根据备份信息实时跟踪主站的运行状态,确保主站在发生故障时迅速无扰切换至从站运行。运算站与组态监视站、历史信息站间通过网络经由交换机连接。运算站上配备232、485、以太网、CAN等通讯接口,支持IEC104、Modbus

TCP、Modbus

485等通讯协议,内置DMC自定义功能模块。运算站与调试终端间通过网络和RS232串口进行连接,通过串口可以实时监视运算站的运行信息、执行情况、系统反馈。
[0029]组态监控站、历史信息站、第一运算站、第二运算站分别分配有不同IP地址,在对运算站进行编程的过程中,指定了组态监控站的IP地址及其自身的IP地址,这样只要组态监控站的IP地址与运算站中设定正确,二者之间便可以通过交换机这一媒介进行通信。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储能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组态监控站、历史信息站、运算站、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和调试终端,所述储能设备通过第二交换机与第一交换机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机分别与组态监控站、历史信息站和运算站连接,所述运算站与调试终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算站通过网络和RS232串口与调试终端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交换机通过环网交换机与储能设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交换机通过加密装置连接第一交换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电储能协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建飞姚峻吴周晶董泽陈欢乐杨康石轲李骏何胜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