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投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27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定量投料装置,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下设有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下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下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箱。该定量投料装置,通过设置搅拌杆和切刀,饲料进入搅拌箱后,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轴承内旋转,第二转轴带动搅拌杆在搅拌箱内旋转,搅拌杆旋转时带动切刀同步旋转,搅拌杆将饲料进行搅拌,使各饲料之间充分混合,以保证影响均衡,同时利用切刀将大块的饲料切碎,避免其影响生猪的进食,实现了对不同饲料的自动混合搅拌,保证了饲料的营养均衡。饲料的营养均衡。饲料的营养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量投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畜牧养殖
,具体为定量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猪的饲养需要多种食物的搭配,才能保证生猪的健康和生长效率,常用的有蔬菜、中药和剩饭菜等,但是,现有的投料装置都是直接将饲料进行投放,饲料之间的混合不均,同时饲料中还会有较大块的饲料,容易影响生猪的食用,因此需要定量投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定量投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投食装置不能合理搭配不同饲料,影响营养搭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定量投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下设有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下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下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设在第二支撑架的侧面且位置与进料斗相对应,所述搅拌箱的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侧面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在搅拌箱的侧面,所述第二转轴的侧面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侧面设有切刀,所述搅拌箱的侧面远离第二电机的位置设有出料口。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斗,所述上料斗设在第一支撑架的侧面,所述上料斗下设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轴承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面设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设在上料筒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转轴远离上料斗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在上料筒的侧面。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称重组件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在上料筒的侧面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所述防护盖下设有称重斗,所述称重斗的侧面设有第三轴承。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轴承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侧面设有称重板,所述称重板与称重斗贴合,所述第三转轴的侧面靠近第三轴承的位置连接有卷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卷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轴承的侧面,所述称重斗的侧面设有称重仪,所述称重仪与称重板贴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该定量投料装置,通过设置搅拌杆和切刀,饲料进入搅拌箱后,第二电机带动第
二转轴在第二轴承内旋转,第二转轴带动搅拌杆在搅拌箱内旋转,搅拌杆旋转时带动切刀同步旋转,搅拌杆将饲料进行搅拌,使各饲料之间充分混合,以保证营养均衡,同时利用切刀将大块的饲料切碎,避免其影响生猪的进食,实现了对不同饲料的自动混合搅拌,保证了饲料的营养均衡。
[0013]2、该定量投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螺旋叶,将饲料倒入上料斗内,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在第一轴承内旋转,第一转轴带动螺旋叶在上料筒内旋转,螺旋叶推动饲料向上移动,使饲料进入称重斗内,实现了自动上料的功能,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上料的效率。
[0014]3、该定量投料装置,通过设置称重仪和称重板,饲料进入称重斗后,被称重板阻拦,称重仪根据称重板受到的下压力判断称重斗内饲料的重量,当饲料重量达到预设值后,称重仪与称重板分离,称重板失去支撑,在饲料的压力下向下旋转打开,饲料落入进料斗内,实现了对不同的饲料的称重,以保证各饲料之间的合理搭配,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上料组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搅拌组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称重组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第一支撑架;2、上料组件;201、上料斗;202、上料筒;203、螺旋叶;204、第一转轴;205、第一轴承;206、第一电机;207、第一连接板;3、第二支撑架;4、搅拌组件;401、搅拌箱;402、第二电机;403、第二连接板;404、切刀;405、第二转轴;406、搅拌杆;407、第二轴承;408、出料口;5、进料斗;6、称重组件;601、防护盖;602、称重斗;603、第三轴承;604、卷簧;605、第三转轴;606、称重板;607、称重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定量投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一支撑架1上设有上料组件2,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斗201,上料斗201设在第一支撑架1的侧面,上料斗201下设有上料筒202,上料筒202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205,第一轴承205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04,第一转轴204的侧面设有螺旋叶203,螺旋叶203设在上料筒202内,第一转轴204远离上料斗201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206,第一电机206下设有第一连接板207,第一连接板207设在上料筒202的侧面,通过设置第一轴承205和螺旋叶203,第一轴承205对第一转轴204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限制第一转轴204只能在第一轴承205内稳定旋转,以保证螺旋叶203的稳定上料,螺旋叶203利用旋转将饲料向上推送,实现高处送料的目的;
[0022]上料组件2下设有称重组件6,称重组件6包括防护盖601,防护盖601设在上料筒202的侧面靠近第一电机206的一端,防护盖601下设有称重斗602,称重斗602的侧面设有第三轴承603,第三轴承603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605,第三转轴605的侧面设有称重板606,称重板606与称重斗602贴合,第三转轴605的侧面靠近第三轴承603的位置连接有卷簧604,卷簧60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轴承603的侧面,称重斗602的侧面设有称重仪607,称重仪607
与称重板606贴合,通过设置第三轴承603和卷簧604,第三轴承603对第三转轴605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限制第三转轴605只能在第三轴承603内稳定旋转,卷簧604可以利用自身的弹力在称重板606失去压力后,带动其快速复位;
[0023]称重组件6下设有进料斗5,进料斗5下设有搅拌组件4,搅拌组件4下设有第二支撑架3,搅拌组件4包括搅拌箱401,搅拌箱401设在第二支撑架3的侧面且位置与进料斗5相对应,搅拌箱401的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板403,第二连接板403上设有第二电机402,第二电机402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轴405,第二转轴405的侧面设有第二轴承407,第二轴承407设在搅拌箱401的侧面,第二转轴405的侧面设有搅拌杆406,搅拌杆406的侧面设有切刀404,搅拌箱401的侧面远离第二电机402的位置设有出料口408,通过设置第二轴承407和切刀404,第二轴承407对第二转轴405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定量投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设有上料组件(2),所述上料组件(2)下设有称重组件(6),所述称重组件(6)下设有进料斗(5),所述进料斗(5)下设有搅拌组件(4),所述搅拌组件(4)下设有第二支撑架(3),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搅拌箱(401),所述搅拌箱(401)设在第二支撑架(3)的侧面且位置与进料斗(5)相对应,所述搅拌箱(401)的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板(403),所述第二连接板(403)上设有第二电机(402),所述第二电机(402)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轴(405),所述第二转轴(405)的侧面设有第二轴承(407),所述第二轴承(407)设在搅拌箱(401)的侧面,所述第二转轴(405)的侧面设有搅拌杆(406),所述搅拌杆(406)的侧面设有切刀(404),所述搅拌箱(401)的侧面远离第二电机(402)的位置设有出料口(4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斗(201),所述上料斗(201)设在第一支撑架(1)的侧面,所述上料斗(201)下设有上料筒(202),所述上料筒(202)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2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郭双杰李传成肖凯程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畜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