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182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及其使用方法,该结香剂包括微生物发酵液和无机盐的复合剂,按体积比为1:3~1:3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促进沉香结香的结香剂可满足市场需求和要求,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的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新配方的沉香形成复合促进剂,为多种微生物的复合发酵液体,添加无机盐,可有效的促进白木香结香,提高结香品质,即沉香油中色酮和倍半萜及沉香四醇相对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结香时间,处理10月就可以产香,随着时间延长,沉香品质越高,结香面越大,产量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沉香产量比现有技术提高了20%以上。了2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白木香结香
,特别是涉及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别名土沉香,女儿香、莞香,瑞香科沉香属植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国名贵芳香类药材沉香的唯一植物来源,主产于海南、广西、广东等省区。沉香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名贵中药,入药已有上千年历史。健康的白木香植株不产生的沉香,只有在人为或者自然方式胁迫条件下树干木材组织发生的生物化学防御反应,导致酯类物质逐渐增多的过程称为结香,形成的树脂的木块为沉香。目前市场上的白木香结香还是以传统人工创伤结香为主,少量的化学、生物结香,普遍存在结香率低、结香时间长,对植株损伤大等技术问题,特别是化学结香容易导致树体死亡,还未见成熟、科学的白木香微生物结香技术,因此高效稳定的结香技术成为制约沉香产业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及其使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包括微生物发酵液和无机盐的复合剂,按体积比为1:3~1:30。
[0006]其中,微生物发酵液指尖孢镰刀菌、藤仓镰刀菌、层出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种促结香真菌接种至改良PDB培养基(土豆200g、白砂糖20g、白木香木材粉末40~60g)中置于28℃、180r/min,镰刀属真菌摇床振荡4d、毛色二孢属真菌振荡培养9d,过滤得到真菌悬浮液混合液体。
[0007]其中,无机盐由NaCl和CaCl2混合液组成,质量分数为2%~5%。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的使用方法,选择树龄6年以上或者胸径大于8cm白木香的树干上钻孔,用打点滴法或者高压注射法将促进白木香结香的结香剂注射到沉香树树干的孔洞中,注射3个月后,在洞口上下能观测到香线,8~10个月后,刨开树干中棕褐色及黄褐色的变色木质部阴干后即为沉香。
[0009]作为其中的一种技术方案,钻孔直径0.2~0.4cm,钻孔深度直达木质部,深度5~6cm,每个植株打洞90~110个,孔高度间隔10cm,孔横距3~5cm。
[0010]作为其中的一种技术方案,钻孔直径0.5~0.8cm,钻孔深度直达木质部,不穿透植株,深度5~6cm,每个植株打洞4个。
[0011]其中,高压注射采用加压注射器,压力在0.5~1.0MPa,针孔0.1cm,结香剂的用量为1~2mL/孔。
[0012]其中,打点滴法为常规输液袋输液,结香剂的用量为1000~2000mL/株。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4]1、本专利技术的促进沉香结香的结香剂可满足市场需求和要求,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的生产。
[0015]2、本专利技术新配方的沉香形成复合促进剂,为多种微生物的复合发酵液体,添加无机盐,可有效的提高沉香结香率及品质,即沉香油中色酮和倍半萜及沉香四醇相对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0016]3、本专利技术缩短结香时间短,处理10月就可以产香,随着时间延长,沉香品质越好,结香面大,产量高,产量比现有技术提高了2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采用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实施例1:结香剂高压注射法产沉香以及试验对比
[0019]1、本专利技术方法
[0020]选择树龄6年以上或者胸径大于8cm白木香树,在离地面50cm,倾斜树干45
°
使用普通电钻,钻头直径为0.8cm,钻2个深5cm的孔,配置体积比为1:3微生物发酵液和无机盐的复合液1000ml;其中微生物发酵液为促结香真菌(尖孢镰刀菌、藤仓镰刀菌、层出镰刀菌、腐皮镰刀菌)接种至改良PDB培养基(土豆200g、白砂糖20g、白木香新鲜木材粉末40~60g)中置于28℃、180r/min,镰刀属真菌摇床振荡4d、毛色二孢属真菌振荡培养9d,过滤得到促结香真菌悬浮液混合原液。无机盐为质量百分比为2%的NaCl和2%的CaCl2溶液。将其缓慢输入钻孔,输完后用木塞塞封住孔洞,防止药剂流出和雨水冲刷及蚂蚁破坏。7d后白木香树部分叶子掉落,12个月后割取创伤周围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褐色的变色木质部,经晾干后得到沉香。
[0021]2、对比方法
[0022]结香液体中用含无机盐的PDB培养基(即结香液为含2%的NaCl和2%的CaCl2溶液PDB混合液体1000ml),其余结香条件同上。7d后白木香树部分叶子掉落。12个月后,割取创伤周围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褐色的变色木质部,经晾干后得到沉香。
[0023]3、试验检测
[0024]对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沉香进行按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沉香标准检测沉香乙醇浸出物含量和沉香挥发油中倍半萜、色酮含量检测及沉香四醇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0025]表1沉香质量检测(打点滴法)
[0026] 乙醇浸出物色酮相对含量倍半萜类相对含量沉香四醇含量本专利技术方法41.86%22.43%61.40%0.87%对照方法12.88%19.24%42.44%0.14%
[0027]上表数据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结香剂,在打点滴法处理12个月后可以产生高品质的沉香,显著提高了沉香油和沉香油中倍半萜和色酮及沉香四醇的含量。
[0028]实施例2:高压注射法生产沉香以及试验对比
[0029]选择树龄6年以上或者胸径大于8cm白木香树,在离地面50cm,沿着树干使用普通
电钻,钻头直径为0.3cm,钻一排排深6cm的孔,每个植株打洞约100个,孔高度间隔10cm,孔横距3~5cm。配置体积比为1:3微生物发酵液和无机盐的复合液1000ml;其中微生物发酵液为促结香真菌(尖孢镰刀菌、藤仓镰刀菌、层出镰刀菌、腐皮镰刀菌)接种至改良PDB培养基(土豆200g、白砂糖20g、白木香木材粉末40~60g)中置于28℃、180r/min,镰刀属真菌摇床振荡4d、毛色二孢属真菌振荡培养9d,过滤得到促结香真菌悬浮液混合原液。无机盐为质量百分比为2%的NaCl和2%的CaCl2溶液。用针孔为0.1cm的高压抢(压力1.0MPa)将诱导剂将其压入钻孔中,每孔1ml,15d后重复1次。7d后白木香树部分叶子掉落,12个月后割取创伤周围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褐色的变色木质部,经晾干后得到沉香。
[0030]2、对比方法
[0031]结香液体中用含无机盐的PDB培养基(即结香液为含2%的NaCl和2%的CaCl2溶液PDB混合液体1000ml),其余结香条件同上。7d后白木香树部分叶子掉落。12个月后,割取创伤周围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褐色的变色木质部,经晾干后得到沉香。
[0032]3、试验检测
[0033]对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沉香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生物发酵液和无机盐的复合剂,按体积比为1:3~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液指尖孢镰刀菌、藤仓镰刀菌、层出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可可毛色二孢菌等多种促结香真菌接种至改良PDB培养基中置于28℃、180r/min,镰刀属真菌摇床振荡4d、毛色二孢属真菌振荡培养9d,分别过滤得到真菌悬浮液后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PDB培养基为土豆200g、白砂糖20g、白木香新鲜木材粉末40~60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由NaCl和CaCl2混合液组成,质量分数为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木香高效复合结香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树龄6年以上或者胸径大于8cm白木香的树干上钻孔,用打点滴法或者高压注射法将促进白木香结香的结香剂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彧董晓娜饶丹丹韩豫陈国德李滕敏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