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装配件配合铰孔方案可行性的判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机械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飞机装配件配合铰孔方案可行性的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状况是:飞机装配件配合铰孔即为装配件间通过定位后,将其初孔一同铰至终孔的过程,是行业内消除制造误差的常规方法。在执行过程中装配件间由于装配误差等因素会造成初孔孔位不同心出现偏移,需反复通过人工计算评估特殊情况下铰孔的可行性,此方法效率低,制定方案周期长,而且易出错,严重制约现场装配问题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机装配件配合铰孔方案可行性的判定方法,快速计算评估特殊情况下飞机装配件配合铰孔可行性,节约成本,安全快速解决问题,行业通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飞机装配件配合铰孔方案可行性的判定方法,所述判定方法包括:
[0006]S1,确定飞机装配件铰孔时的参数,所述飞机装配件为两个装配件,记为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所述飞机装配件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装配件配合铰孔方案可行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方法包括:S1,确定飞机装配件铰孔时的参数,所述飞机装配件为两个装配件,记为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所述飞机装配件铰孔时的参数包含:第一装配件的初孔直径、第二装配件的初孔直径、用于定位两个装配件的定位销的初孔直径、两个装配件需配合铰至的终孔直径;S2,根据所述飞机装配件铰孔时的参数计算一级安全裕度和二级安全裕度;S3,根据所述一级安全裕度和二级安全裕度的大小关系确定装配件配合铰孔方案的可行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装配件配合铰孔方案可行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计算一级安全裕度δ1具体为:δ1=(2MAX(D
11
,D
12
)
‑
D
D
‑
D2)/2其中,D
11
表示第一装配件的初孔直径,D
12
表示第二装配件的初孔直径,D
D
表示用于定位两个装配件的定位销的初孔直径,D2表示两个装配件需配合铰至的终孔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装配件配合铰孔方案可行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计算二级安全裕度δ1具体为:δ2=(D
11
+D
12
‑
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刚,肖龙,殷洪山,丁恺,刘泽旭,王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通用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