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76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为: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组可沿光轴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焦镜头,通过合理的搭配各透镜之间的镜片形状与光焦度组合,实现了高成像品质、易加工的效果。工的效果。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具体涉及到一种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用户对手机的拍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拍摄,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多个定焦镜头,或者采用光学变焦镜头,来达到变焦的效果。但是,在光学变焦镜头在变焦时多组镜片和像面移动复杂,多组镜片之间的移动需要多组马达的驱动,这就导致所需的马达数量增加,增加装配难度和成本,为此设计一款装配简单、降低成本的变焦镜头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变焦镜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为:
[0005]第一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0006]第二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滤光片;所述第二透镜组可沿光轴移动。
[0007]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08]1.05<f
G1
/f
G2
<1.35;
[0009]其中,f
G1
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
G2
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1]0.05<CT1/f<0.10;
[0012]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可变间距值,f表示所述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4]0.01<CT2/f<0.05;
[0015]其中,CT2表示所述滤光片和所述成像面在光轴上的可变间距值,f表示所述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7]f
T
/f
W
<1.05;
[0018]其中,f
W
表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状态下的有效焦距,f
T
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状态下的有效焦距。
[0019]进一步的,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0]0.85<TTL/f<0.95;
[0021]其中,TTL表示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f表示所述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
[0022]进一步的,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3]0.30<IH/f<0.35;
[0024]其中,IH表示所述变焦镜头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真实像高,f表示所述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
[0025]进一步的,所述光阑的光圈值能够在2.6至3.5的范围内调节。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镜头,通过合理的搭配各透镜之间的镜片形状与光焦度组合,实现了高成像品质、降低成本以及易加工的效果,并且,该变焦镜头具有变焦对焦能力良好、像面固定以及变焦过程不影响拍摄体验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场曲曲线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场曲曲线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0035]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场曲曲线图;
[0037]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38]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0039]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场曲曲线图;
[0041]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42]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0043]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场曲曲线图;
[0045]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46]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0047]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2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场曲曲线图;
[0049]图2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50]图2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变焦镜头长焦状态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3]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0054]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为:第一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滤光片;所述第二透镜组可沿光轴移动;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05<f
G1
/f
G2
<1.35;其中,f
G1
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
G2
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05<CT1/f<0.10;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可变间距值,f表示所述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龙熊鑫郭崇波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