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复杂海洋地质环境探测装置进行探测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67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复杂海洋地质环境探测装置进行探测的方法。所述水环境探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三棱锥体,位于最前端的三棱锥体的顶点处设有螺旋桨,其一侧面处设有变向转换器,位于最后端的三棱锥体的侧面处设有推动涡轮,三棱锥体的数个顶点处固定设有拨动锥尖,三棱锥体的棱边处设有滑动路径;三棱锥体内设有蓄电池、样品收集机构、机械手、锥尖探杆和水环境监测机构,三棱锥体的一个顶点处设有用于充电的充能插头;其中,通过各三棱锥体之间的组合、连接和变形,完成水环境监测、快速前进、水下作业、水下原位长期监测、升空发射信号动作。其利用装置的自由组合和自由变形的特性,实现多种作业模式,运转自由度高。由度高。由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复杂海洋地质环境探测装置进行探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复杂海洋地质环境探测装置进行探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环境包括湖泊、江河、海洋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精准监测具有必要性。现阶段的监测手段具有巡回性相对较差、复杂环境难以为继、多功能性缺失等问题,亟需一项新的手段对这些盲区进行弥补。专利技术提出了一个水环境探测装置,该装置由于其运转自由度高、作业模式多样化、分离组合方式复杂等特点,需要对其使用方法进行进一步诠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复杂海洋地质环境探测装置进行探测的方法,其利用装置的自由组合和自由变形的特性,实现了实现多种作业模式,运转自由度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复杂海洋地质环境探测装置进行探测的方法,所述水环境探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三棱锥体,位于最前端的三棱锥体的顶点处设有螺旋桨,其一侧面处设有变向转换器,位于最后端的三棱锥体的侧面处设有推动涡轮,三棱锥体的数个顶点处固定设有拨动锥尖,三棱锥体的棱边处设有滑动路径;
[0005]三棱锥体内设有蓄电池、样品收集机构、机械手、锥尖探杆和水环境监测机构,三棱锥体的一个顶点处设有用于充电的充能插头;
[0006]其中,通过各三棱锥体之间的组合、连接和变形,完成水环境监测、快速前进、水下作业、水下原位长期监测、升空发射信号动作。
[0007]本专利技术中,相邻的两三棱锥体之间通过连接部和纳米纤维部连接;
[0008]纳米纤维部的一端和三棱锥体的滑动路径连接,纳米纤维部的另一端和相邻三棱锥体的拨动锥尖固定连接。
[0009]当该探测装置的各相邻三棱锥体之间依次通过连接部和纳米纤维部,且各三棱锥体的侧面均为平面状态时,通过水环境监测机构完成水环境监测动作。
[0010]当该探测装置的各相邻三棱锥体之间依次通过连接部和纳米纤维部连接,且:
[0011]螺旋桨上的桨叶呈展开状态时;
[0012]样品收集机构包括样品收集器和固定在三棱锥体侧面的样品收集舱,将样品收集器从样品收集舱内滑动拉出时;
[0013]充能插头与水电充能缆连接,且波浪蓄能器从三棱锥体的侧面内伸出时;
[0014]机械手从三棱锥体的侧面内伸出且呈展开状态时;
[0015]锥尖探杆从三棱锥体内推出时;
[0016]通过螺旋桨、样品收集机构、充能插头、波浪蓄能器、机械手、锥尖探杆完成该装置
的水中作业动作。
[0017]所述连接部包括:
[0018]两轴承,轴承分别与相邻两三棱锥体的拨动锥尖转动连接;
[0019]导电记忆金属,两轴承之间通过两根对称的导电记忆金属连接,每根导电记忆金属分别包括第一段导电记忆金属和第二段导电记忆金属;
[0020]连接球,第二段导电记忆金属的一端与一侧的轴承固定连接,第二段导电记忆金属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球;
[0021]连接卡扣,第一段导电记忆金属的一端与另一侧的轴承固定连接,第一段导电记忆金属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卡扣,连接卡扣包括数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扣片,扣片与第一段导电记忆金属转动连接,扣片包覆在连接球的外侧。
[0022]所述纳米纤维部包括:
[0023]纳米纤维,其一端与吸附圆头连接,另一端与三棱锥体的拨动锥尖固定连接;
[0024]吸附圆头,滑动设置在相邻三棱锥体的滑动路径内。
[0025]相邻两三棱锥体之间的连接部断开,三棱锥体的拨动锥尖在纳米纤维部的拖动下沿着相邻三棱锥体的滑动路径运动,直至各个三棱锥体的三角形表面相互贴合;
[0026]螺旋桨位于变形后装置的前端中心,设有变向转换器的三角形侧面与设有推进涡轮的三角形侧面之间呈相邻状态,变向转换器位于推进涡轮的上方;
[0027]通过推进涡轮和变向转换器完成该装置的前进动作。
[0028]相邻两三棱锥体之间的连接部和纳米纤维部均断开,且各三棱锥体的一侧侧面均为折叠面;
[0029]三棱锥体的拨动锥尖插入与其相邻的三棱锥体的折叠表面内,各三棱锥体上下依次堆叠,组成叠塔状的坐底平台,其中带有螺旋桨的三棱锥体位于变形后装置的顶部,螺旋桨位于变形后装置的顶端,推进涡轮所在的侧面位于变形后装置的底面;
[0030]通过三棱锥体的坐底堆叠完成该装置的长期原位监测动作。
[0031]所述推进涡轮所在的三棱锥体的侧面设有固定底座。
[0032]其中的一个三棱锥体的顶点处设有承重端头,带有螺旋桨的三棱锥体、带有承重端头的三棱锥体与其他的三棱锥体脱离,在浮力作用下逐渐上浮至水面处;
[0033]带有螺旋桨的三棱锥体和带有承重端头的三棱锥体之间的连接部和纳米纤维部断开,承重端头插入带有螺旋桨的三棱锥体的折叠面中心的通孔内,承重端头所在的三棱锥体将带有螺旋桨的三棱锥体托举至水面以上的位置;
[0034]螺旋桨的桨叶打开,在螺旋桨旋转过程中,与螺旋桨连接的三棱锥体的升力逐渐增加,两三棱锥体脱离,带有螺旋桨的三棱锥体向空中升起,并向岸基发射信号;
[0035]通过带有螺旋桨的三棱锥体和带有承重端头的三棱锥体完成装置的升空发射信号动作。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改变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组合关系,使装置具有不同的形状和构造,实现了包括水下监测、水下作业、前进、长期原位监测、升空发射信号多种作业模式。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实施例1中尾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纳米纤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实施例2中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是实施例2中推进蜗轮与变向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7是变向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8是实施例3中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9是样品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0是实施例3中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11是水底为平坦底质时锥尖探杆的工作示意图;
[0048]图12是水底为倾斜底质时锥尖探杆的工作示意图;
[0049]图13是实施例4中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14(a)是首端部的可折叠面结构示意图;
[0051]图14(b)是第一部件的可折叠面结构示意图;
[0052]图14(c)是第二部件的可折叠面结构示意图;
[0053]图14(d)是第三部件的可折叠面结构示意图;
[0054]图14(e)是尾端部的可折叠面结构示意图;
[0055]图15是实施例4中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中:1首端部;2第一部件;3第二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复杂海洋地质环境探测装置进行探测的方法,所述水环境探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三棱锥体,位于最前端的三棱锥体的顶点处设有螺旋桨,其一侧面处设有变向转换器,位于最后端的三棱锥体的侧面处设有推动涡轮,三棱锥体的数个顶点处固定设有拨动锥尖,三棱锥体的棱边处设有滑动路径;三棱锥体内设有蓄电池、样品收集机构、机械手、锥尖探杆和水环境监测机构,三棱锥体的一个顶点处设有用于充电的充能插头;其特征在于,通过各三棱锥体之间的组合、连接和变形,完成水环境监测、快速前进、水下作业、水下原位长期监测、升空发射信号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三棱锥体之间通过连接部和纳米纤维部连接;纳米纤维部的一端和三棱锥体的滑动路径连接,纳米纤维部的另一端和相邻三棱锥体的拨动锥尖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探测装置的各相邻三棱锥体之间依次通过连接部和纳米纤维部,且各三棱锥体的侧面均为平面状态时,通过水环境监测机构完成水环境监测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探测装置的各相邻三棱锥体之间依次通过连接部和纳米纤维部连接,且:螺旋桨上的桨叶呈展开状态时;样品收集机构包括样品收集器和固定在三棱锥体侧面的样品收集舱,将样品收集器从样品收集舱内滑动拉出时;充能插头与水电充能缆连接,且波浪蓄能器从三棱锥体的侧面内伸出时;机械手从三棱锥体的侧面内伸出且呈展开状态时;锥尖探杆从三棱锥体内推出时;通过螺旋桨、样品收集机构、充能插头、波浪蓄能器、机械手、锥尖探杆完成水中作业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两轴承,轴承分别与相邻两三棱锥体的拨动锥尖转动连接;导电记忆金属,两轴承之间通过两根对称的导电记忆金属连接,每根导电记忆金属分别包括第一段导电记忆金属和第二段导电记忆金属;连接球,第二段导电记忆金属的一端与一侧的轴承固定连接,第二段导电记忆金属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球;连接卡扣,第一段导电记忆金属的一端与另一侧的轴承固定连接,第一段导电记忆金属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磊费梓航孙均楷孙治雷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