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配电高压智能终端的故障判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终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配电高压智能终端的故障判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配电网中设有成千上万的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的分布范围广且分布较为分散,传统的无线终端虽然能够进行电力数据的检测,但是,在多个箱式变电站发生故障时,无法快速判别故障类型和准确定位故障点,导致停电时间长,故障排查效率低下。
[0003]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配电终端故障种类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公开号为CN115327278A,公开日为2022年11月11日,公开了一种配电终端故障种类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配电终端的故障事件时,根据配电终端与电网运行主站之间的网络连接信息确定配电终端的初始故障类别;网络连接信息包括网络连接状态、物理连接状态以及网络延时信息;但是公开号为CN115327278A并不能对故障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和外部故障类型的判别,故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配电高压智能终端的故障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各个配电高压智能终端作为节点,并获取各个配电高压智能终端之间的线路距离,构建拓扑结构树模型;S2,确定终端主机,接收配电主站下发的故障类型历史数据,并对不同的故障类型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训练输入集;S3,将训练输入集输入至LSTM模型中进行训练,输出故障类型,得到故障判别模型;将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后输入至故障判别模型中生成故障结果并输出;S4,对故障结果进行溯源,巡检找出相应的配电高压智能终端,根据拓扑结构树模型确定故障发生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电高压智能终端的故障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确定参考终端作为第一节点,其他各个配电高压智能终端作为生成节点;S12,根据各个配电高压智能终端之间的线路距离,确定第一节点与相邻生成节点之间的线路距离,生成有第二节点集合;S13,确定第二节点与相邻生成节点之间的距离,生成有第三节点集合,依次类推构成拓扑结构树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电高压智能终端的故障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S21,终端主机接收配电主站下发的故障类型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对应的故障类型进行分类编号处理;S22,对相同的故障类型下的历史数据进行小波变换,根据变换数据生成时频图信息,并对时频图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生成初始训练输入数据;S23,对初始训练输入数据进行范围阈值比对,比对通过后得到最终的训练输入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冲标,陈金威,姚骏,陈伟,赵彦旻,钱辰雯,沈克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善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