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55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包括呈“8”字状的贴环和设置在贴环上方的导管,贴环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第一绕管帽和第二绕管帽;贴环上纵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孔,贴环通过方形孔插设有松紧带,松紧带延伸至贴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拉带和下拉带;下拉带外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贴,固定贴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下夹座和上夹座,下夹座和上夹座相铰接,下夹座和上夹座之间共同开设有夹孔,用以外置导管初始段的置入。此装置设计合理,该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PICC导管外置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的移位、漏液,且避免了在对PICC导管外置部分形成固定的前提下,造成皮肤的张力性损伤的情况,提升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ICC置管术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是现在临床化疗病人中很常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在操作的时候一般是经过肘部的静脉穿刺,将PICC导管经过插管鞘置入到上腔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方便化疗药物等输注,有利于保护外周的静脉,能够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0003]PICC置管患者在导管留置期间应进行规范的PICC导管护理,以保证导管安全,防止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特别是对导管外露部分的正确固定,能有效的防范与之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而导管留置时存在以下问题:1.导管移位:PICC导管留置期间,可因导管固定不正确等原因,使导管外露部分发生移动,导管脱出或吞入体内,并因此可引发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如果导管吞入体内超过3cm,尖端会进入心房,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前区不适等,而且也会因体外导管进入体内,增加血流感染的几率;2.导管体外部分破损漏液:聚脲胺脂类导管体外部分较硅胶类导管材质柔软性差,如果贴膜下导管摆放形状或位置不当、贴膜固定不牢,会造成导管发生错位形成夹角,久而久之引起导管破损,发生输液渗漏;3.皮肤损伤:透明敷料粘贴过紧或拉伸透明敷料后进行粘贴,可导致透明敷料下皮肤张力变化,造成透明敷料边缘部位出现红斑、水泡,产生皮肤张力性损伤;4.穿刺点出血或渗液严重:对体质较差,肿瘤晚期营养不良、血小板低的患者,如果贴膜固定不牢,输液接头末端固定位于关节处,可因活动反复牵拉导管,造成穿刺点出血或渗液加重,增加感染的风险。
[0004]临床使用过程中,上述的缺陷仍然会导致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较短,且易产生并发症不利于病人使用。为此,亟需提出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PICC导管外置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的移位、漏液,且避免了在对PICC导管外置部分形成固定的前提下,造成皮肤的张力性损伤的情况,提升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利于患者使用。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包括呈“8”字状的贴环和设置在贴环上方的导管,所述贴环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第一绕管帽和第二绕管帽;所述贴环上纵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孔,所述贴环通过方形孔插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延伸至贴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拉带和下拉带;所述下拉带外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贴,所述固定贴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下夹座和上夹座,所述下夹座和上夹座相铰接,所述下夹座和上夹座之间共同开设有夹孔,用以外置导管初始段的置入;处于边侧的两个所述松紧带上均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呈“U”形状,用以输液接头末端的固定,所述固定夹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固定夹通过收纳槽的顶端栓接有粘贴带;所
述贴环、上拉带、下拉带、固定贴以及松紧带的下表面均涂膜有医用胶,所述贴环、上拉带、下拉带、固定贴以及松紧带对应医用胶的一面粘贴有离型纸。
[0007]优选的,所述松紧带延伸至贴环两侧的长度相同,所述松紧带延伸至贴环外侧的端部上表面与上拉带、下拉带均相平齐。
[0008]优选的,所述贴环、松紧带对应方形孔的部分共同开设有穿孔,所述贴环通过穿孔穿插有固定杆,所述贴环与固定杆相熔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管帽和第二绕管帽的截面均呈“土”字状,所述第一绕管帽和第二绕管帽上开设有上环槽和下环槽,所述上环槽与下环槽与导管相匹配。
[0010]优选的,所述贴环靠近位于上侧的固定夹的上表面安装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截面呈“T”字状,所述辅助杆与贴环形成的槽孔与导管相匹配。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贴的主体呈蝶形状,所述固定贴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透气孔,所述固定贴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毛细孔。
[0012]优选的,所述松紧带对应贴环内部的两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拉槽,所述拉槽呈半圆形状,用以适应所述松紧带撑开、收缩后的形变。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贴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转槽,所述下夹座下表面中部安装有卡销,所述卡销与转槽相转动连接。
[0014]优选的,上夹座远离铰接侧的下端安装有卡杆,所述下夹座远离铰接侧的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和卡槽均为等腰梯形状,所述卡杆与卡槽相充盈配合。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夹为乳胶材质制成,位于两侧的所述粘贴带内、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医用胶,医用胶外贴覆有离型纸。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能够根据穿刺位置进行固定位置的变化,并通过贴环、松紧带的可形变功能,形成与皮肤之间的紧密贴附,避免皮肤产生张力性损伤,对于输液接头末端处于关节处时,能够在固定夹的保护下,避免弯曲手臂产生的输液接头末端移位现象,进而不会造成对导管的反复牵拉,避免渗液现象;
[0018]2、同时,分散型的结构形式,能够提升整个固定装置的散热、透气性能,从而提升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松紧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绕管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夹上的粘贴带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夹座与下夹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导管走向示意图。
[0027]图中:1、贴环;2、上拉带;3、下拉带;4、松紧带;5、拉槽;6、固定杆;7、第一绕管帽;8、第二绕管帽;9、固定夹;10、辅助杆;11、粘贴带;12、固定贴;13、穿孔;14、方形孔;15、上环
槽;16、下环槽;17、收纳槽;18、导管;19、下夹座;20、上夹座;21、透气孔;22、毛细孔;23、夹孔;24、底座;25、转槽;26、卡销;27、卡杆;2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9]实施例1
[0030]如附图1

7所示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包括呈“8”字状的贴环1和设置在贴环1上方的导管18,贴环1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第一绕管帽7和第二绕管帽8;贴环1上纵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孔14,贴环1通过方形孔14插设有松紧带4,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拉带2和下拉带3;下拉带3外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贴12,固定贴12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下夹座19和上夹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8”字状的贴环(1)和设置在贴环(1)上方的导管(18),所述贴环(1)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间隔分布的第一绕管帽(7)和第二绕管帽(8);所述贴环(1)上纵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孔(14),所述贴环(1)通过方形孔(14)插设有松紧带(4),所述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拉带(2)和下拉带(3);所述下拉带(3)外侧的中部连接有固定贴(12),所述固定贴(12)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所述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相铰接,所述下夹座(19)和上夹座(20)之间共同开设有夹孔(23),用以外置导管初始段的置入;处于边侧的两个所述松紧带(4)上均设置有固定夹(9),所述固定夹(9)呈“U”形状,用以输液接头末端的固定,所述固定夹(9)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17),所述固定夹(9)通过收纳槽(17)的顶端栓接有粘贴带(11);所述贴环(1)、上拉带(2)、下拉带(3)、固定贴(12)以及松紧带(4)的下表面均涂膜有医用胶,所述贴环(1)、上拉带(2)、下拉带(3)、固定贴(12)以及松紧带(4)对应医用胶的一面粘贴有离型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两侧的长度相同,所述松紧带(4)延伸至贴环(1)外侧的端部上表面与上拉带(2)、下拉带(3)均相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环(1)、松紧带(4)对应方形孔(14)的部分共同开设有穿孔(13),所述贴环(1)通过穿孔(13)穿插有固定杆(6),所述贴环(1)与固定杆(6)相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导管防滑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彦潼廖晗宇樊晓意陈思胡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