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式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50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留置式吸痰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管道,主管道与现有技术中的气管插管采用同样的材质制成,其通气内径与现有技术中的气管插管一致,同时主管道的管壁处沿其长度向开设有多组等距排布的吸痰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主管道的管壁内开设有吸痰腔,并且在主管道的外壁处开设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吸痰孔,因吸痰孔为等距排布且环形设置的,那么在转接头连接外接负压吸引管时,直接抽取无需旋转,同时设计的气囊袋在充气膨胀后可以卡在气管处,实现留置的功能,该设计深切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中的病患反复插管造成不适的因素,并且采用了吸痰腔以及吸痰孔等简单设计来解决此问题,具有创造性的意义。具有创造性的意义。具有创造性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置式吸痰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留置式吸痰管。

技术介绍

[0002]吸痰管用于置入患者体内,外端与负压吸引管、吸引器连通,进而将患者体内的痰液吸出,现有技术中对于吸痰的操作为:将吸痰管插入患者体内后与负压吸引管、吸引器连接,然后一边旋转吸痰管一边吸引,直至吸痰管离开病患的口腔,此为一次性吸引,再次吸引痰液需要重新插入吸痰管,而多次插管势必造成患者身体不适。
[0003]基于上述事实,从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设计一款用于危重患者的留置式吸引管,其具有以下优点:1、解决了现有的吸痰需要重复插管,造成病患不适的问题;2、无需在吸痰时旋转管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留置式吸痰管,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管壁内构造有吸痰腔,所述主管道的管壁处沿其长度向开设有多组等距排布的吸痰孔,每组吸痰孔数量设置为多个且环形排布;转接头,其连接安装在主管道的端部,与主管道以及吸痰腔连通,用于将外界负压吸引管与吸痰腔导通;气囊袋,固定套设于主管道的另一端侧,且外壁处连通有送气管件,用于膨胀气囊袋后支撑于人体气管处。
[0005]进一步地,所述送气管件包括与气囊袋固定连通的进出气管,所述进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包括与进出气管固定连通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远离进出气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帽,所述第一筒体内还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盖帽之间设置有位于第一筒体内的轻质弹簧,还包括侧面与第一筒体连通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用于气囊袋的供气或泄气。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筒体的端部固定有扩径筒,所述扩径筒内与所述第二筒体连通固定且内部固定有橡胶塞。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包括与主管道端部固定连通的第一接口、与吸痰腔连通且固定在主管道外壁处的换接管,所述换接管外还连通固定有第二接口。
[0009]进一步地,沿所述主管道的长度向等距设置有多组支撑块,每组支撑块数量设置为多个且环形排布,支撑块固定于吸痰腔的两个内壁之间,用于支撑吸痰腔。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的外壁上构造有刻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的插入端构造有圆弧过渡角。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主管道的管壁内开设有吸痰腔,并且在主管道的外壁处开设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吸痰孔,因吸痰孔为等距排布且环形设置的,那么在转接头连接外接负压吸引管时,直接抽取无需旋转,同时设计的气囊袋在充气膨胀后可以卡在气管处,实现留置的功能,该设计深切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中的病患反复插管造成不适的因素,并且采用了吸痰腔以及吸痰孔等简单设计来解决此问题,具有创造性的意义。
[0013]本专利技术设计有活塞以及轻质弹簧,当气囊袋内充盈气体卡于气管中时,为了避免长期的迫压人体气管内壁,而出现人体气管内壁的创伤,那么设计有活塞可以在气管微微收缩时挤压气囊袋的时候,活塞推动轻质弹簧收缩,起到个跟随避让的作用,然在人体气管舒缓开来后,在轻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膨胀保证了气囊袋的不易滑落的性质,该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时不时移动气囊袋的位置来避免造成气管内壁的创伤的举措,具有更加精进的作用,是一个动态跟随人体气管浮动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001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第二接口用于连通外接负压吸引管,进而将痰液抽出,同时这里的第一接口用于连接呼吸机的呼吸管,进而使得危重患者可以连接呼吸机,使得设计成一个集呼吸插管,吸痰插管两者功能为一身的新型吸痰管。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B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C

C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主管道;2、吸痰腔;3、吸痰孔;4、转接头;401、第一接口;402、换接管;403、第二接口;5、气囊袋;6、送气管件;601、进出气管;602、三通管;6021、第一筒体;6022、盖帽;6023、活塞;6024、轻质弹簧;6025、第二筒体;6026、扩径筒;6027、橡胶塞;7、支撑块;8、刻度;9、圆弧过渡角。
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留置式吸痰管,用于解决现有吸痰需要重复插管,易造成病患不适,以及在吸痰时需要边吸边旋转,更加增加了病患的不适感的问题,并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

图7,包括主管道1,主管道1与现有技术中的气管插管采用同样的材质制成,其通气内径与现有技术中的气管插管一致,同时主管道1的管壁处沿其长度向开设有多组等距排布的吸痰孔3,每组吸痰孔3绕着主管道1的中轴线环形排布,主管道1的端部还固定连接有转接头4,转接头4与吸痰腔2连通,并用于将外界负压吸引管与吸痰腔2导通,主管道1端部侧壁的构造有凹陷部分,气囊袋5固定套设于此处,并且气囊袋5干瘪时会贴附填
满凹陷处,同时气囊袋5外连通固定有送气管件6,其用于膨胀气囊袋5后支撑于人体气管处,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吸痰孔3的总流量面积小于吸痰腔2单位时间内的流量面积。
[0018]本设计通过在主管道1的管壁内开设有吸痰腔2,并且在主管道1的外壁处开设有与吸痰腔2连通的吸痰孔3,因吸痰孔3为等距排布且环形设置的,那么在转接头4连接外接负压吸引管时,直接抽取无需旋转,同时设计的气囊袋5在充气膨胀后可以卡在气管处,实现留置的功能,该设计深切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中的病患反复插管造成不适的因素,并且采用了吸痰腔2以及吸痰孔3等简单设计来解决此问题,具有创造性的意义。
[0019]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2,送气管件6由进出气管601以及三通管602组成,三通管602包括与进出气管601固定连通的第一筒体6021,第一筒体6021远离进出气管60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帽6022,第一筒体6021内还滑动设置有活塞6023,活塞6023与盖帽6022之间设置有位于第一筒体6021内的轻质弹簧6024,还包括侧面与第一筒体6021连通的第二筒体6025,第二筒体6025用于气囊袋5的供气或泄气,同时第二筒体6025的端部固定有扩径筒6026,扩径筒6026内与第二筒体6025连通固定且内部固定有橡胶塞6027,本实施例中,因设计有活塞6023以及轻质弹簧6024,当气囊袋5内充盈气体卡于气管中时,为了避免长期的迫压人体气管内壁,而出现人体气管内壁的创伤,那么设计有活塞6023可以在气管微微收缩挤压气囊袋5的时候,活塞6023推动轻质弹簧6024收缩,起到个跟随避让的作用,然在人体气管舒缓开来后,在轻质弹簧6024的作用下,再次膨胀保证了气囊袋5的不易滑落的性质,该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式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的管壁内构造有吸痰腔(2),所述主管道(1)的管壁处沿其长度向开设有多组等距排布的吸痰孔(3),每组吸痰孔(3)数量设置为多个且环形排布;转接头(4),其连接安装在主管道(1)的端部,与主管道(1)以及吸痰腔(2)连通,用于将外界负压吸引管与吸痰腔(2)导通;气囊袋(5),固定套设于主管道(1)的另一端侧,且外壁处连通有送气管件(6),用于膨胀气囊袋(5)后支撑于人体气管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式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管件(6)包括与气囊袋(5)固定连通的进出气管(601),所述进出气管(601)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管(6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留置式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602)包括与进出气管(601)固定连通的第一筒体(6021),所述第一筒体(6021)远离进出气管(60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帽(6022),所述第一筒体(6021)内还滑动设置有活塞(6023),所述活塞(6023)与盖帽(6022)之间设置有位于第一筒体(6021)内的轻质弹簧(60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蒙徐翠凤吴小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