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方温室气体热交换和除湿内循环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140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北方温室气体热交换和除湿内循环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主要由悬挂在温室纵向一侧一个或纵向均等距离悬挂若干个接近棚顶高点的轴流风机,通过送风立管通向设置在温室后墙根的一个或若干个主送风管,主送风管带有的若干个联通管与设在垂向于温室后墙的栽培床之间作业道上的等数的由鹅卵石和红砖铺设的通风道相连接,并且所有通风道均与温室后墙对应的前坡处设置的与温室纵向平行的循环总管相联通,以及循环总管内与所有通风道连接处设置的吸湿介质包构成热交换和除湿内循环系统,本系统一次性投资,很快收回成本,而且使用寿命长,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特别是由于室内气体内循环可创造较好的作物生产环境,温度平稳、湿度较低,非常有利于温室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潜力十分巨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潜力十分巨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潜力十分巨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北方温室气体热交换和除湿内循环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北方温室生产应用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北方温室气体热交换和除湿内循环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主要是反季节种植蔬菜的一种方式,通过在温室中进行反季节蔬菜的栽培来满足人们冬季对蔬菜的需求。不同的农作物对气温的生长环境都是不同的,以前只能靠天吃饭,但随着温室大棚的出现,农作物在寒冷的天气也可以自然生长成熟,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多种多样的果蔬,丰富了大众的餐桌,对农民来说,反季节的果蔬利润可观,这使温室大棚大面积推广使用。
[0003]温室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温室大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它的质量较轻,骨架材料使用少,而且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益更佳,对于环境的调控能力是十分巨大的,在全世界范围内,这种类型的温室大棚是很容易被接受的,几乎成为了当今发展的主流。在时间上,温度是随着太阳东升西落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在空间上,温度也会随着海拔和经纬度的不同而降低或升高,这些温度的不同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有着不同影响,而温室大棚包含覆盖骨架的透光材料和内部环境调控设备,可以在温室内形成独有的小气候,打造不同农作物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达到高效、高品质生产的功能。
[0004]温室采用的是吸热保温原理。一方面是大棚的材料可以采光吸热,二是其材料同时也有保持温度,防止热量散失的作用。这种透明覆盖材料不仅能够有效阻隔和反射大部分的辐射,还能够通过土壤、墙体蓄积更多的热量,从而达到维持温度的目的。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进入。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这样,温室和大棚就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能不断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因此阳光透过薄膜照射到温室内,温度被薄膜牢牢的锁住,所以温度比较高。地表本身也有温度的,由于薄膜的阻挡,外面的冷空气是进不来的,无法与室内的空气接触使之温度不会下降,薄膜的功能是只进阳光不进空气,所以室内的温度比室外气温要高的多。
[0005]温室可采用自然通风,依靠外部风压和温室内的温度差产生的热压促使温室内空气流动,空气受热体积变大质量减轻,呈现上升流动,到达顶部后像四周扩散,受冷后密度增加回到地面,周而复始,达到温室空气流动的目的。然而,温室内的温湿度会随着季节和昼夜变化发生比较大的改变,阳光充足时温室大棚内的气温将会很快升高,在高温环境中,温室内的气温可能飙升到50℃以上。到了晚上如果保温不好,还有可能会结冰,因此必须进行人工调控。从温度方面来说,棚内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正常生长,温度高于30度会增加大棚内的水分蒸发量,使得蔬菜出现萎蔫干枯现象,还会影响蔬菜的品质;温度至少要高于15度,温度过低就会延缓蔬菜的生长,甚至冻伤蔬菜苗。从湿度方面
来说,由于温室大棚是一个比较密闭的空间,空气流通较差,因此湿度一般都会比较大,尤其是阴雨天气时更为明显,湿度过高蔬菜容易烂根,还容易遭受到各种病毒的侵害,因此,温室必须要做好降湿工作,最好控制在75%左右。因此,保温降湿是温室生产的关键因素。
[0006]经过菜农们多年的实践总结,一般冬天温室大棚保暖的十种方法:
[0007]1、增加大棚墙体厚度。可将温度提升2~3℃;增设防寒沟,围着大棚挖条防寒沟,用聚苯板填充;半地下式建设,搭建温室大棚时,使地上高1米,地下深0.5米;增加覆盖物,将顶部覆盖物增加到5cm左右。
[0008]2、增设防寒沟冬季给大棚保温可以在墙体外面增加防寒沟,挖一条长度与大棚相同,深度为0.8米,宽为0.4米的大沟,选取8cm后的聚苯板填充防寒沟,温度可以提升3~5℃。
[0009]3、冬季搭建温室大棚时,建议采用半地下式建设。地上高为1米,地下留有0.5米,棚内温度能够升高1℃,地下深度为1米时,最低可以将温度提升2℃。
[0010]4、增加覆盖物。温室大棚再冬季需要在顶部覆盖稻草,棉帘等保温物,正常厚度在2~3cm,可以在大棚支撑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到5cm左右,能够将温度有效提升3~5℃,达到保温效果。
[0011]5、覆盖地膜。冬季搭建大棚时,选用不渗水,不透气的塑料膜布作为地膜覆盖,能够将土壤温度提高2~3℃,进行有效的保温。地膜还能隔绝一部分土壤中的害虫,减少病害。
[0012]6、起垄栽培。冬季搭建大棚时,可以将土地挖沟起垄,再进行栽培,建议沟垄高度为15~20cm,宽度为30cm左右,地垄使植株根部表面积增大,接受更多的光照,提升吸收热量的能力。
[0013]7、全膜覆盖。冬季在搭建大棚时可以采用两垄三膜全覆盖,起沟做垄时,在沟垄上搭设模架,用塑料膜覆盖模架做成拱棚,用地膜两边的垄土压住边缘门,形成两垄三膜,可以有效提高温度。
[0014]8、更换架膜材料。寻常的大棚搭建时采用竹竿和竹片支撑膜布,冬季可以通过更换材料,增强大棚透光性,提升内部温度,进行保温。比如用铁丝代替竹竿,塑料绳代替竹片。
[0015]9、墙体涂黑。冬季可以将温室大棚的外墙体涂黑,利用黑色吸热的原理提升大棚内的温度,进行保温。白天阳光照射时吸收热量,等到夜晚温度下降,棚体上残余热度被逼进内部,达到保温效果。
[0016]10、行间覆盖酿热物。冬季为温室大棚保温可以在地垄行间里覆盖酿热物,比如树叶,枯草,锯末,秸秆等,达到白天蓄热,夜晚放热的效果,使温度最低可提升2~3℃,并且能够降低病害,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0017]相比农民在露天环境下种田,温室大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塑料膜封闭性强,棚内土壤和叶面的水分难以蒸发,因此,棚内湿度很大。温室是当今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常见方式。空气湿度对温室果蔬能否生长良好有重要影响。温室内空气湿度对果蔬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病害发生和生理失衡有显着影响。首先是影响果蔬的蒸腾作用。空气湿度高,作物蒸腾作用弱,植物输送矿质养分的能力降低,叶片的温度调节受阻,容易造成烫伤。其次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CO2无法进
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减慢甚至停止。第三是高湿度使水果和蔬菜变弱。高湿度会使叶片表面的水分凝结,导致叶细胞破裂,使植株虚弱。第四是湿度诱发细菌繁殖,干燥诱发害虫。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和幼苗细丝的发育都需要高湿度。在温室环境中,土壤蒸发、喷淋供水和植物蒸腾作用往往使温室内的水汽饱和。其次,温室内外温差大,经常出现结露现象。因此,湿度是温室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温室大棚去湿的方法一般是:
[0018]1.通风是降湿的重要方式,效果显著。但是水分蒸发吸热,大棚的温度必然会降低,所以要在温度适宜的季节和时间进行,比如初冬和早春的中午。尽量延长通风时间。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方温室气体热交换和除湿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气体循环子系统、热交换子系统和除湿子系统组成,所述气体循环子系统包括悬挂在温室纵向一侧一个或纵向均等距离悬挂若干个接近棚顶高点的轴流风机,通过送风立管通向设置在温室后墙根的一个或若干个主送风管,主送风管带有的若干个联通管与设在垂向于温室后墙的地面上的栽培床之间作业道上的等数的通风道相连接,并且所有通风道均与温室后墙对应的前坡处设置的与温室纵向平行的循环总管相联通;所述的热交换子系统是由在栽培床之间沿作业道下挖铺设的鹅卵石之上用红砖等建筑型材通过铺设两条等距支撑带和摆放在支撑带之上的盖砖构成的通风道以及所有通风道均汇总联通的由红砖等建筑型材在沿温室后墙对应的前坡处低于地面挖出的沟槽内铺设两条等距支撑带和摆放在支撑带之上并留有一定间隙的盖板构成的循环总管组成;所述除湿子系统既包括气体循环子系统、热交换子系统的全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也包括全部热交换子系统中的鹅卵石和红砖等建筑型材作为冷凝介质,通过冷凝作用去除热气中的大部分湿气,还包括所有通风道与循环总管连接处设置的吸湿介质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北方温室气体热交换和除湿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北方温室气体热交换和除湿内循环系统的构建方法是:A、建立气体循环子系统。选购合适功率的轴流风机,悬挂在温室纵向一侧的一个或若干个接近棚顶高点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梅周英张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梅河口市团结大棚棉被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