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31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所述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包括主体和修复组件,主体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填充体,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间隔设于巷道内,且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均隔断巷道,填充体设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间的间隔空间内,修复组件包括供浆站和输浆管,供浆站包括供水池和供浆池,输浆管一端与供水池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顶部与间隔空间连通以向间隔空间供水,在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外表面有水渗出后,输浆管与供水池断开,并与供浆池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的修复组件可及时发现永久密闭墙主体内的裂缝隐患并进行修复,避免裂缝持续扩大,永久密闭墙的封堵作用失效。失效。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开采中,采空区通常积存有大量的瓦斯与遗煤,极易发生遗煤自燃和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采空区的周围通常设置永久密闭墙以封堵采空区,从而防止巷道中的风流漏入采空区,引发安全事故。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煤矿巷道顶部存在矿压,矿压波动导致的围岩活动会使永久密闭墙产生裂隙,致使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漏风,无法正常封堵采空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及不足,提供一种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所述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的修复组件可及时发现永久密闭墙主体内的裂缝隐患并进行修复,避免裂缝持续扩大,永久密闭墙的封堵作用失效。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填充体,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间隔设于巷道内,且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均隔断所述巷道,所述填充体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间的间隔空间内;修复组件,所述修复组件包括供浆站和输浆管,所述供浆站包括供水池和供浆池,所述输浆管一端与所述供水池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墙体或所述第二墙体的顶部与所述间隔空间连通以向所述间隔空间供水,在所述第一墙体或所述第二墙体的外表面有水渗出后,所述输浆管与所述供水池断开,并与所述供浆池连通。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包括主体和修复组件,主体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填充体,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间隔设于巷道内,且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均隔断巷道,填充体设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间的间隔空间内,修复组件包括供浆站和输浆管,供浆站包括供水池和供浆池,输浆管一端与供水池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顶部与间隔空间连通以向间隔空间供水,在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外表面有水渗出后,输浆管与供水池断开,并与供浆池连通,即在本申请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中,修复组件可通过与供水池连接的输浆管向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间的间隔空间内供水,当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填充体存在裂隙时,水流可从裂隙流出至第一墙体或者第二墙体的外表面,从而完成对主体是否产生裂隙的检测,在确定主体产生裂隙后,将输浆管切换至与供浆池连通,从而向主体的裂隙输入浆液,完成对主体裂隙的修复,由此相较于传统技术,本申请增设的修复组件可及时发现永久密闭墙主体内的裂缝隐患并进行修复,避免裂缝持续扩大,永久密闭墙的封堵作用失效。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修复组件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与所述间隔空间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墙体或所述第二墙体的底部伸出。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池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可观测所述供水池流入所
述输浆管的水流的压力值。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浆池内的液体为粉煤灰浆液或者膨胀砂浆中的一种。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浆池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可周期性地搅拌所述供浆池内的液体。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浆池通过气动注浆泵与所述输浆管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还包括监控组件,所述监控组件包括摄像头、数据处理模块和报警器,所述摄像头可采集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外表面的图像信息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在所述图像信息异常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可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警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池和所述供浆池均通过电动阀与所述输浆管连通,所述电动阀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可控制所述电动阀的启闭。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还包括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包括张拉杆和连接在所述张拉杆两端的螺母,所述张拉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所述螺母抵紧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外表面。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固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锚固件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主体;11、第一墙体;12、第二墙体;13、填充体;
[0019]2、修复组件;21、供浆站;211、供水池;212、供浆池;213、压力表;214、电动阀;22、输浆管;23、排气管;
[0020]3、锚固件;31、张拉杆;3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包括主体1和修复组件2。
[0023]具体地,主体1包括第一墙体11、第二墙体12和填充体13,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间隔设于巷道内,且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均隔断巷道,填充体13设于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间的间隔空间内,修复组件2包括供浆站21和输浆管22,供浆站21包括供水池211和供浆池212,输浆管22一端与供水池211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一墙体11或第二墙体12的顶部与间隔空间连通以向间隔空间供水,在第一墙体11或第二墙体12的外表面有水渗出后,输浆管22与供水池211断开,并与供浆池212连通。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围岩活动的影响下,第一墙体11、第二墙体12和填充体13都有可能产生裂隙,且不同强度的围岩活动所造成的裂隙的开裂程度是不同的,强度较小的围岩活动所造成的裂隙的开裂程度较小,不易被作业人员发现,而在本申请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中增设了修复组件2,修复组件2可通过与供水池211连接的输浆管22向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间的间隔空间内供水,当第一墙体11、第二墙体12和填充体13存在裂隙时,
水流可从裂隙流出至第一墙体11或者第二墙体12的外表面,由此完成对主体1是否产生裂隙的检测,在确定主体1产生裂隙后,将输浆管22切换至与供浆池212连通,从而向主体1的裂隙输入浆液,完成对主体1裂隙的修复,避免主体1裂缝持续扩大,永久密闭墙封堵作用失效。
[0025]可以理解的是,水的流动性相比其他液体较好,且在本申请中,水流从主体1的顶部流向主体1的底部,从而可全面地检测出主体1中所存在的裂隙,提升了修复组件2对裂缝检测的可靠性,另外在水流的润滑作用下,浆液可更充分地与裂隙表面接触,从而提升裂隙修补的质量。
[0026]需要说明的是,对主体的裂缝监测可以是周期性的检测,也可以是在矿井内发生爆破等破坏性较大的作业后再进行裂缝检测,由此可及时发现永久密闭墙安全隐患,提升矿井工作人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包括主体和修复组件,主体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填充体,第一墙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填充体,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间隔设于巷道内,且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均隔断所述巷道,所述填充体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间的间隔空间内;修复组件,所述修复组件包括供浆站和输浆管,所述供浆站包括供水池和供浆池,所述输浆管一端与所述供水池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墙体或所述第二墙体的顶部与所述间隔空间连通以向所述间隔空间通入水流,在所述第一墙体或所述第二墙体的外表面有水渗出后,所述输浆管与所述供水池断开,并与所述供浆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组件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与所述间隔空间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墙体或所述第二墙体的底部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池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可观测所述供水池流入所述输浆管的水流的压力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浆池内的液体为粉煤灰浆液或者膨胀砂浆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修复型井下永久密闭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小斌白水全杨亚伟王磊张帅张浪张小刚彭然李浩杰李伟李枝荣姚海飞王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