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回收方法和聚甲醛制备方法以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21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气回收方法和聚甲醛制备方法以及装置,尾气进入一级吸收塔被第一吸收介质吸收,第一吸收介质包括三聚甲醛和来自一级吸收塔的第一循环液;由一级吸收塔输出的第一气相进入二级吸收塔的下段被第二吸收介质吸收,第二吸收介质包括来自二级吸收塔的下段的第二循环液和来自二级吸收塔的上段的第四循环液;由二级吸收塔下段输出的第二气相进入二级吸收塔上段被第三吸收介质吸收,第三吸收介质包括水和来自上段的第三循环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尾气中的三聚甲醛和甲醛的回收率(可高达98%~99.99%),同时减少整个吸收过程所用水量,节约能耗,减少废水等三废的排放,并能够提高聚甲醛制备过程中三聚甲醛等原料的转化率。料的转化率。料的转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回收方法和聚甲醛制备方法以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甲醛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回收方法和聚甲醛制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含有三聚甲醛和/或甲醛的尾气进行回收处理,不仅能够净化尾气,而且可以回收尾气中的三聚甲醛和/或甲醛等有效成分,提高原料利用率,对于实际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尾气处理工艺对于该类含有三聚甲醛和/或甲醛的尾气回收处理效率低,能耗大,三废排放严重,如何提高对该类尾气中的甲醛和三聚甲醛等目标成分的回收效率,减少三废排放,降低能耗,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气回收方法和聚甲醛制备方法及装置,适用于对聚甲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的回收利用,能够提高尾气中的甲醛和三聚甲醛等目标成分的回收效率,减少三废排放,降低能耗,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尾气回收方法,所述尾气含有三聚甲醛和/或甲醛,采用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进行回收,所述二级吸收塔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尾气回收方法包括:使所述尾气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并与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内的第一吸收介质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吸收介质对所述尾气进行吸收,分别得到第一液相和第一气相;所述第一液相至少部分作为第一循环液返回所述一级吸收塔内;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介质包括三聚甲醛和所述第一循环液;使所述第一气相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并与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下段的第二吸收介质接触,以使所述第二吸收介质对所述第一气相进行吸收,分别得到第二液相和第二气相;所述第二液相至少部分作为第二循环液返回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使所述第二气相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并与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的第三吸收介质接触,以使所述第三吸收介质对所述第二气相进行吸收,分别得到第三液相和第三气相;所述第三液相部分作为第三循环液返回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部分作为第四循环液返回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其中,所述第二吸收介质包括所述第二循环液和所述第四循环液;所述第三吸收介质包括水和所述第三循环液。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吸收介质与所述尾气的质量比为(45~60):1;和/或,所述一级吸收塔的操作条件为:压力为

0.005~0MPaG,温度为75~110℃;和/或,使所述尾气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并与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内的第一吸收介质接触的过程包括:使所述第一吸收介质对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的所述尾气进行淋洗;和/或,所述第一循环液通过第一冷却器冷却后再返回所述一级吸收塔内,所述第一冷却器包括用于冷却的冷媒,所述冷媒的温度为60~80℃。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的操作条件为:压力为

0.01~0MPaG,温度为40~70℃;和/或,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的所述第一气相与所述第二吸
收介质逆流接触。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的操作条件为:压力为0~0.01MPaG,温度为30~60℃;和/或,所述水与所述尾气的质量比为(1~3):1;和/或,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的所述第二气相与所述第三吸收介质逆流接触;和/或,所述第二气相与稀释气混合后再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气相与所述稀释气混合后通过风机输送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和/或,所述第二气相与所述稀释气的质量比为1:(0.5~5);和/或,所述稀释气包括氮气。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一级吸收塔内为空腔结构,和/或,所述二级吸收塔内设置有塔板或填料。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聚甲醛制备方法,包括:使包括三聚甲醛的原料进入聚合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甲醛和尾气;按照上述尾气回收方法对所述尾气进行回收,所述回收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一液相部分作为第一循环液返回所述一级吸收塔内,部分作为原料返回所述聚合反应器进行所述聚合反应。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聚合反应的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压力为0.001~0.02MPaG,反应停留时间为2~60min。
[0012]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所述二级吸收塔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段、以及位于所述上段下方的下段;所述一级吸收塔包括第一气相出口、第一液相出口、与所述第一液相出口连通的第一循环液入口;所述二级吸收塔的所述下段包括第一气相入口、第二气相出口、第二液相出口、与所述第二液相出口连通的第二循环液入口,所述第一气相入口与所述一级吸收塔的所述第一气相出口连通;所述二级吸收塔的所述上段包括第二气相入口、第三液相出口、与所述第三液相出口连通的第三循环液入口,所述第二气相入口与所述上段的所述第二气相出口连通,所述第三液相出口与所述上段的所述第二循环液入口连通。
[0013]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聚甲醛制备装置,包括聚合反应器和上述尾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一级吸收塔的所述第一液相出口与所述聚合反应器连通,和/或,所述一级吸收塔包括尾气入口,所述聚合反应器包括与所述一级吸收塔的所述尾气入口连通的尾气出口。
[0014]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串联的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对尾气进行回收,二级吸收塔设计为两段(即上段和下段),尾气先进入一级吸收塔,被一级吸收塔内的第一吸收介质吸收,然后由一级吸收塔输出的第一气相先进入二级吸收塔的下段,被第二吸收介质吸收,由二级吸收塔下段输出的第二气相再进入二级吸收塔上段,被第三吸收介质吸收。其中,在一级吸收塔中引入三聚甲醛,与第一循环液作为第一吸收介质,在不引入水的情况下对尾气进行吸收;二级吸收塔的下段以二级吸收塔下段产生的第二循环液、以及来自二级吸收塔上段的第四循环液作为第二吸收介质;二级吸收塔的上段引入水,与第三循环液作为第三吸收介质。
[0015]在上述回收过程中,通过一级吸收塔的吸收,能够高选择性地吸收尾气中的三聚甲醛和/或甲醛,并能够使尾气中的三聚甲醛和/或甲醛被大部分吸收,降低二级吸收塔的三聚甲醛和/或甲醛的蒸气压,使得需要经二级吸收塔吸收的总气量大大减少,减少二级吸
收塔的吸收过程所需的水量,同时,二级吸收塔设计为上下两段,经一级吸收塔吸收后的尾气(即第一气相)依次经二级吸收塔下段和上段吸收,各吸收过程协同配合,可以大大减少经二级吸收塔吸收后产生的第三气相的总气量,显著提高三聚甲醛和甲醛的回收率(可高达98%~99.99%),与此同时,整个吸收过程所用水量大大减少,节约能耗,并减少产生的废水量等三废的排放,从而减少三废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尾气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聚甲醛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一级吸收塔;2:二级吸收塔;21:下段;22:上段;3:聚合反应器;4:精制单元;5:废气处理单元;100: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含有三聚甲醛和/或甲醛,采用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进行回收,所述二级吸收塔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尾气回收方法包括:使所述尾气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并与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内的第一吸收介质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吸收介质对所述尾气进行吸收,分别得到第一液相和第一气相;所述第一液相至少部分作为第一循环液返回所述一级吸收塔内;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介质包括三聚甲醛和所述第一循环液;使所述第一气相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并与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下段的第二吸收介质接触,以使所述第二吸收介质对所述第一气相进行吸收,分别得到第二液相和第二气相;所述第二液相至少部分作为第二循环液返回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使所述第二气相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并与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的第三吸收介质接触,以使所述第三吸收介质对所述第二气相进行吸收,分别得到第三液相和第三气相;所述第三液相部分作为第三循环液返回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部分作为第四循环液返回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其中,所述第二吸收介质包括所述第二循环液和所述第四循环液;所述第三吸收介质包括水和所述第三循环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介质与所述尾气的质量比为(45~60):1;和/或,所述一级吸收塔的操作条件为:压力为

0.005~0MPaG,温度为75~110℃;和/或,使所述尾气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并与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内的第一吸收介质接触的过程包括:使所述第一吸收介质对进入所述一级吸收塔的所述尾气进行淋洗;和/或,所述第一循环液通过第一冷却器冷却后再返回所述一级吸收塔内,所述第一冷却器包括用于冷却的冷媒,所述冷媒的温度为60~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的操作条件为:压力为

0.01~0MPaG,温度为40~70℃;和/或,进入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段的所述第一气相与所述第二吸收介质逆流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上段的操作条件为:压力为0~0.01MPaG,温度为30~6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继骆彩萍张昭贺鑫平袁助王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