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02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皮肤临床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包括主箱,主箱底部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喷雾排件,主箱中设置有动力件、控位板、双控件和L型气管,动力件的一侧连接有控位板,控位板固定在主箱的内壁上,双控件的一侧连通有L型气管,喷雾排件包括波浪折管和喷雾单元,波浪折管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雾单元,L型气管底端和波浪折管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病人患病皮肤上方设置多个可持续变向调节的喷雾单元,这样药雾气流供给后,会有多股药雾气流冲击患病皮肤,且气流方向可以发生偏斜,增加药雾流垂直冲击皮肤表面的几率,辅助提升皮肤毛孔吸收药雾的效果。药雾的效果。药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肤临床治疗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时,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实现医疗,药雾落在皮肤上,药雾中的热气可以使皮肤毛孔张开,这样药雾容易进入皮肤中,传统技术上单个喷雾头对着皮肤吹,会出现理疗不均的情况,药雾气流中心理疗效果好,因为药雾集中冲击,所以将原来的单个喷雾头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喷雾头来实现药雾均匀理疗,这样的方式仍然存在不足,多股药雾气流是定向吹向皮肤,依然存在不均的情况,此外由于人体皮肤呈现为曲面,所以为了使药雾气流垂直出现皮肤,需要喷雾头在吹出气流时变向,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包括主箱,所述主箱底部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喷雾排件,主箱中设置有动力件、控位板、双控件和L型气管,所述动力件的一侧连接有控位板,控位板固定在主箱的内壁上,双控件的一侧连通有L型气管,所述喷雾排件包括波浪折管和喷雾单元,波浪折管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雾单元,L型气管底端和波浪折管对接,双控件一端凸出到主箱外部,所述动力件包括主板架、盘件、橡胶输送带和动力件,所述主板架的一侧连接有盘件和橡胶输送带,盘件的底端接触有橡胶输送带,橡胶输送带下方传动控制动力件,盘件和双控件传动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双控件包括双控装置、J型管和雾化器,所述双控装置一端连接有雾化器,双控装置另一端和盘件传动连接,L型气管一端和双控装置对接,双控装置和雾化器之间连通有J型管。
[0006]优选的,所述盘件包括凸轮体、转盘、第一L型板、第一轴、L型齿条、发条弹簧、方筒座、L型副板和L型顶柱,所述转盘轴心处贯穿有第一轴,第一轴的一端活动套接在主板架上开设的通孔中,第一轴的另一端被L型顶柱支撑,L型顶柱底端固定在主板架上,方筒座滑动套在L型顶柱上,方筒座的一侧固定有L型齿条,L型齿条和第一轴上固定套的齿轮啮合,第一L型板的一端固定在L型顶柱上,第一L型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凸轮体,凸轮体和双控装置传动连接,凸轮体给压控制L型齿条,第一轴外部固定套有发条弹簧,L型顶柱一侧固定有L型副板,L型副板一端和发条弹簧最外圈端部固定连接,主板架限位支撑橡胶输送带,橡胶输送带上的顶部橡胶带和转盘接触,橡胶输送带上的底部橡胶带和动力件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凸轮体包括凸轮、凸轮轴和第二齿轮,所述凸轮轴活动套接在第一L
型板一端开设的通孔中,凸轮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且另一端固定有凸轮,凸轮和L型齿条接触,第二齿轮和双控装置传动。
[0008]优选的,所述喷雾单元包括第一复位弹片、内筒、外环体、L型短板、软管和出气筒,所述软管的一端和波浪折管连通,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气筒,出气筒外部环设有内筒,内筒外部滑动套有外环体,外环体上固定环设有多个第一复位弹片,第一复位弹片弹性顶撑内筒的一侧边缘,L型短板一端固定在外环体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波浪折管上,内筒为球壳状的筒体,外环体的内侧壁为球面状。
[0009]优选的,所述出气筒包括金属球、方向柱、内架、第二弹簧、活塞柱和筒状气嘴,所述筒状气嘴顶部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柱,筒状气嘴一侧和软管连通,且活塞柱封堵控制软管的端口,方向柱的一端固定有金属球,方向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塞柱上,方向柱外部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支撑在活塞柱和内架之间,内架包括凹折板和凹折板外部固定的柱体,方向柱滑动穿过内架凹折板一端开设的通孔,内架的凹折板另一端固定在筒状气嘴上,内架的柱体固定在内筒的内壁上。
[0010]优选的,所述双控装置包括转输盒、流体扇和长蜗杆,所述转输盒包括圆柱壳、圆柱壳一端连通的方盒和圆柱盒另一端连通的方筒,转输盒的方盒和L型气管连通,J型管的一端贯穿转输盒的方筒一侧壳体,转输盒的圆柱壳中设置有流体扇,流体扇中部贯穿长蜗杆,且长蜗杆贯穿转输盒的壳体,长蜗杆一端的螺旋齿和第二齿轮啮合。
[0011]优选的,所述动力件包括波浪曲柱、Z型板、滚轮集成、长闭环板、磁铁和底片,所述长闭环板固定在橡胶输送带的底部橡胶带上,长闭环板的下方连接有滚轮集成,滚轮集成的下方连接有两个Z型板,两个Z型板之间穿过波浪曲柱,波浪曲柱的端部固定在主板架上,Z型板底端固定有底片,底片上固定有多个磁铁,滚轮集成在波浪曲柱上移动,滚轮集成和长闭环板平行分布,滚轮集成沿着长闭环板方向移动,长闭环板和波浪曲柱之间垂直分布,长闭环板沿着波浪曲柱方向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滚轮集成包括第二轮、凹折曲板、第四弹片、凹折滑板和第一轮,所述凹折曲板的两个端部内翻,且端部设置有凹折滑板,凹折滑板滑动插在凹折曲板端部开设的滑槽中,凹折滑板限位控制第一轮,两个第一轮配合夹持波浪曲柱,凹折曲板上固定有两个第四弹片,每个第四弹片对应弹性顶撑一个凹折滑板,长闭环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排第二轮,两排第二轮限位长闭环板,且第二轮固定在凹折曲板上,Z型板顶端固定在凹折曲板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病人患病皮肤上方设置多个可持续变向调节的喷雾单元,这样药雾气流供给后,会有多股药雾气流冲击患病皮肤,且气流方向可以发生偏斜,增加药雾流垂直冲击皮肤表面的几率,辅助提升皮肤毛孔吸收药雾的效果。
[0015]2.可以根据医疗需求在底片上摆放磁铁,如果多个磁铁集中摆放,引起的多个喷雾单元对外喷雾也会集中,既控制指定区域内的喷雾单元工作,这样根据病人的皮肤面积来控制喷雾的范围,避免造成药雾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喷雾排件位置示意图。
[0018]图3为喷雾排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双控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盘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喷雾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出气筒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双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动力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图10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主板架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主箱1、喷雾排件2、动力件3、控位板4、双控件5、L型气管6、波浪折管7、喷雾单元8、主板架10、盘件11、橡胶输送带12、动力件13、双控装置14、J型管15、雾化器16、凸轮体17、转盘18、第一L型板19、第一轴20、L型齿条21、发条弹簧22、方筒座23、L型副板24、L型顶柱25、凸轮26、凸轮轴27、第二齿轮28、第一复位弹片29、内筒30、外环体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包括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底部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喷雾排件(2),主箱(1)中设置有动力件(3)、控位板(4)、双控件(5)和L型气管(6),所述动力件(3)的一侧连接有控位板(4),控位板(4)固定在主箱(1)的内壁上,双控件(5)的一侧连通有L型气管(6),所述喷雾排件(2)包括波浪折管(7)和喷雾单元(8),波浪折管(7)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雾单元(8),L型气管(6)底端和波浪折管(7)对接,双控件(5)一端凸出到主箱(1)外部,所述动力件(3)包括主板架(10)、盘件(11)、橡胶输送带(12)和动力件(13),所述主板架(10)的一侧连接有盘件(11)和橡胶输送带(12),盘件(11)的底端接触有橡胶输送带(12),橡胶输送带(12)下方传动控制动力件(13),盘件(11)和双控件(5)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控件(5)包括双控装置(14)、J型管(15)和雾化器(16),所述双控装置(14)一端连接有雾化器(16),双控装置(14)另一端和盘件(11)传动连接,L型气管(6)一端和双控装置(14)对接,双控装置(14)和雾化器(16)之间连通有J型管(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件(11)包括凸轮体(17)、转盘(18)、第一L型板(19)、第一轴(20)、L型齿条(21)、发条弹簧(22)、方筒座(23)、L型副板(24)和L型顶柱(25),所述转盘(18)轴心处贯穿有第一轴(20),第一轴(20)的一端活动套接在主板架(10)上开设的通孔中,第一轴(20)的另一端被L型顶柱(25)支撑,L型顶柱(25)底端固定在主板架(10)上,方筒座(23)滑动套在L型顶柱(25)上,方筒座(23)的一侧固定有L型齿条(21),L型齿条(21)和第一轴(20)上固定套的齿轮啮合,第一L型板(19)的一端固定在L型顶柱(25)上,第一L型板(19)的另一端连接有凸轮体(17),凸轮体(17)和双控装置(14)传动连接,凸轮体(17)给压控制L型齿条(21),第一轴(20)外部固定套有发条弹簧(22),L型顶柱(25)一侧固定有L型副板(24),L型副板(24)一端和发条弹簧(22)最外圈端部固定连接,主板架(10)限位支撑橡胶输送带(12),橡胶输送带(12)上的顶部橡胶带和转盘(18)接触,橡胶输送带(12)上的底部橡胶带和动力件(1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体(17)包括凸轮(26)、凸轮轴(27)和第二齿轮(28),所述凸轮轴(27)活动套接在第一L型板(19)一端开设的通孔中,凸轮轴(27)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28),且另一端固定有凸轮(26),凸轮(26)和L型齿条(21)接触,第二齿轮(28)和双控装置(14)传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喷射角度的皮肤临床雾化治疗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单元(8)包括第一复位弹片(29)、内筒(30)、外环体(31)、L型短板(32)、软管(33)和出气筒(34),所述软管(33)的一端和波浪折管(7)连通,软管(33)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气筒(34),出气筒(34)外部环设有内筒(30),内筒(30)外部滑动套有外环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璇刘俞希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