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交-直-交变换器及其综合协调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90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相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相交



交变换器及其综合协调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质量
,具体涉及一种单相交



交变换器及其综合协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单相交



交变换器输入侧为整流器,变换器无论在整流或逆变状态,交流侧的电流均可以控制成为与电压同频率的正弦电流,从而使得变换系统具有非常高的功率因数。然而正弦波动的电流和电压会产生两倍频于电网电压频率的脉动功率,该脉动功率会在直流侧产生二次电压纹波。直流侧电压的二次纹波通过电压控制环向输入电流注入三次谐波,向单相逆变输出电压注入三次谐波和单次负序谐波。现有抑制直流侧二次电压波动抑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改进控制算法,防止二次纹波进入控制环路,抑制网侧低次谐波的产生;一类是通过增加硬件滤波电路,消除直流侧二次纹波,抑制网侧低次谐波的产生。
[0003]然而控制算法在目前的工程应用中很少采用,原因是控制算法不仅存在补偿精度问题,还会不同程度的导致电压环路的带宽变窄,降低控制环路的响应速度。同时,控制算法只能阻止直流侧产生的二次纹波进入控制环路,向前端交流输入侧引入其他次谐波,并不能直接抑制直流侧的二次波动电压,直流侧的二次波动电压依然存在。传统的硬件滤波采用大电容或LC谐振电路体积大、寿命短,影响系统可靠性,降低系统功率密度。有源功率解耦APD(active power decoupling)在滤除二次纹波的同时可以减少电感、电容、系统体积,降低成本并提高功率密度。
[0004]现有的APD电路都应用在两电平电路中,然而在多电平变换器电路中,存在上下电压失衡的问题,需要加入电压均衡电路,均压方式存在软件均压和硬件均压两种方式,软件均压控制方法是通过调整冗余矢量的作用时间来抵消或者消除中点电位的偏移,实现中点电位的平衡,软件均压控制方法虽然能减小逆变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提高功率密度,但会使得控制算法变得复杂,较难实现,降低控制环路的响应速度。硬件均压主要存在电感均压和电容均压,由于电容元件电流可以突变,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加入电阻元件限流,而加入限流电阻之后将造成变换器效率下降,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大多使用电感均压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抑制单相交



交直流母线电压的二次纹波和实现两电容电压均衡的单相交



交变换器及其综合协调控制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提供一种单相交



交变换器,包括在n电平电路单相

单相变换器的单相整流器和单相逆变器之间设置有个对称半桥解耦电路;
[0008]对称半桥解耦电路包括设置在单相整流器和单相逆变器之间串联的两个支撑电
容,两个支撑电容之间设置有滤波电感,且滤波电感与单相整流器连接。
[0009]提供一种单相交



交变换器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法,包括直流侧二次纹波抑制协调控制策略;直流侧二次纹波抑制协调控制策略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10]S1:采样得到直流电压u
dc
,根据给定直流电压u'
dc
作差计算得到直流电压偏差值Δu
dc

[0011]S2:将直流电压偏差值Δu
dc
输入二倍频带通滤波器,得到直流侧二次纹波电压u
dc2

[0012]S3:通过将直流侧二次纹波电压u
dc2
移相四分之一周期,得到虚构控制变量
[0013][0014]S4:采集输出电压u
o
,输出电压u
o
通过单相锁相环得到输出侧相位ω
o
t;
[0015]通过变换矩阵将虚构控制变量和输出侧相位ω
o
t变换计算得到静止坐标系的基本分量i;
[0016][0017]其中,θ为单相

单相变换器直流侧两个电容的相位角;为静止坐标系的基本分量i的虚拟正交量;
[0018]S5:采集电感电流i
f
,根据静止坐标系的基本分量i计算得到电感参考电流i

f
=i
×
k
p
,其中,k
p
为系数;通过电感参考电流i'
f
与电感电流i
f
作差得到偏差电感电流Δi
f
;PR控制器根据偏差电感电流Δi
f
设置PR调制波控制消除偏差电感电流Δi
f

[0019]S6:将PR调制波与单相整流器控制器的第二桥臂调制信号相加作为单相整流器第二桥臂调制波;根据第二桥臂调制波生成得到PWM波,单相整流器第二桥臂的开关管根据PWM波对单相交



交变换器内的电容进行控制,补偿二次功率,抑制直流侧二次纹波。
[0020]进一步的,还包括基于DQ解耦的单相整流器特征次电流谐波抑制策略;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21]A1:提取得到单相整流器的输入电流谐波分量,将输入电流谐波分量坐标转换至自然坐标系并计算得到d轴输入电流二次谐波分量计算公式如下:
[0022][0023]其中,β为单相整流器控制d轴的输入电流二次谐波分量相角;u
d2
为单相整流器控制d轴的输入电流二次谐波分量幅值;φ
s
为输入电压电流相角差;U
s
为网侧电压有效值;I
s
为网侧电流有效值;为直流侧电压稳定值;ω为角频率;C为直流侧支撑电容;
[0024]A2:通过锁相环提取相位采用延迟模块对d轴输入电流二次谐波分量进行相移和幅值变换得到电流补偿信号;
[0025]A3:将电流补偿信号传输至单相整流器d轴,将电流补偿信号作为单相整流器d轴调制信号对输入电流谐波的畸变进行补偿。
[0026]进一步的,还包括基于DQ解耦的单相逆变器特征次电压谐波抑制策略;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27]B1:提取得到单相逆变器的单相电压谐波分量,将单相电压谐波分量坐标转换至自然坐标系并计算得到d轴单相电压二次谐波分量计算公式如下:
[0028][0029]其中,β
*
为单相逆变器控制d轴的单相电压二次谐波分量相角;u
d2*
为单相逆变器控制d轴的单相电压二次谐波分量幅值;m为逆变器调制度;U
s
为网侧电压有效值;I
s
为网侧电流有效值;为直流侧电压稳定值;ω为角频率;C为直流侧支撑电容;α为输出电压相角;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相交



交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n电平电路单相

单相变换器的单相整流器和单相逆变器之间设置有个对称半桥解耦电路;所述对称半桥解耦电路包括设置在单相整流器和单相逆变器之间串联的两个支撑电容,两个支撑电容之间设置有滤波电感,且所述滤波电感与单相整流器连接。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交



交变换器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侧二次纹波抑制协调控制策略;所述直流侧二次纹波抑制协调控制策略包括如下具体步骤:S1:采样得到直流电压u
dc
,根据给定直流电压u'
dc
作差计算得到直流电压偏差值Δu
dc
;S2:将直流电压偏差值Δu
dc
输入二倍频带通滤波器,得到直流侧二次纹波电压u
dc2
;S3:通过将直流侧二次纹波电压u
dc2
移相四分之一周期,得到虚构控制变量S4:采集输出电压u
o
,输出电压u
o
通过单相锁相环得到输出侧相位ω
o
t;通过变换矩阵将虚构控制变量和输出侧相位ω
o
t变换计算得到静止坐标系的基本分量i;其中,θ为单相

单相变换器直流侧两个电容的相位角;为静止坐标系的基本分量i的虚拟正交量;S5:采集电感电流i
f
,根据静止坐标系的基本分量i计算得到电感参考电流i

f
=i
×
k
p
,其中,k
p
为系数;通过电感参考电流i'
f
与电感电流i
f
作差得到偏差电感电流Δi
f
;PR控制器根据偏差电感电流Δi
f
设置PR调制波控制消除偏差电感电流Δi
f
;S6:将PR调制波与单相整流器控制器的第二桥臂调制信号相加作为单相整流器第二桥臂调制波;根据第二桥臂调制波生成得到PWM波,单相整流器第二桥臂的开关管根据PWM波对单相交



交变换器内的电容进行控制,补偿二次功率,抑制直流侧二次纹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交



交变换器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DQ解耦的单相整流器特征次电流谐波抑制策略;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1:提取得到单相整流器的输入电流谐波分量,将输入电流谐波分量坐标转换至自然坐标系并计算得到d轴输入电流二次谐波分量计算公式如下:其中,β为单相整流器控制d轴的输入电流二次谐波分量相角;u
d2
为单相整流器控制d轴
的输入电流二次谐波分量幅值;φ
s
为输入电压电流相角差;U
s
为网侧电压有效值;I
s
为网侧电流有效值;为直流侧电压稳定值;ω为角频率;C为直流侧支撑电容;A2:通过锁相环提取相位采用延迟模块对d轴输入电流二次谐波分量进行相移和幅值变换得到电流补偿信号;A3: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琼曾理王东韩鹏程王亚磊林静英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