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87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属于微胶囊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制备复合光致变色剂:将光致变色物质与复合溶剂混合;S02,原位聚合制备微胶囊:分别制备油相和水相,混合后,乳化,聚合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无醛光敏微胶囊,得到的微胶囊流动性好,光致变色循环次数高。光致变色循环次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胶囊
,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敏微胶囊以高分子材料为壁材,以光致变色物质的芯材,用壁材包裹芯材。在使用三聚氰胺

甲醛树脂和脲醛树脂作为壁材,破裂失效时会产生大量的醛类物质危害健康。
[0003]CN113667350A公开了一种稳定型无醛光敏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聚硅氧烷改性的聚脲

聚氨酯共聚物为壁材。目前研究的开发不同的壁材和芯材光敏微胶囊中,除了不产生醛类物质外,得到的微胶囊的性能也是重要的考察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壁材和芯材的光敏微胶囊,该微胶囊不产生醛类有害物质,而且性能良好。
[0005]本专利技术在于公开一种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01,制备复合光致变色剂:将光致变色物质与复合溶剂混合;
[0007]S02,原位聚合制备微胶囊:分别制备油相和水相,混合后,乳化,聚合反应。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溶剂为十六醇和硬脂酸丁酯,优选所述十六醇和硬脂酸丁酯的重量比为(35

43):(7

15),优选为4:1。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S02中,制备油相的原料包括S01得到的光致变色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优选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的重量比为(4.5

5):(1

1.5)。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S02中,制备水相的原料包括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四乙烯五胺和水,优选所述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和四乙烯五胺的重量比为(2

5):(10

12)。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S02中,所述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例为(0.5

1):(0.5

1)。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S01中,所述光致变色物质包括结晶紫内酯和双酚A。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S01中,取十六醇,加热至80

90℃,加入结晶紫内酯和双酚A,搅拌,加入加热至90

100℃的硬脂酸丁酯,搅拌0.5

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光致变色剂。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S02中,制备油相为取S01制备得到的光致变色剂,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混合。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S02中,制备水相为取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和四乙烯五胺溶于去离子水。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S02中,所述混合为200

400rpm搅拌20

40min。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为800

1200rpm剪切乳化3

7min。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反应为升温至85

95℃,200

400rpm搅拌聚合反应4

8h。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结晶紫内酯为电子给予体,以双酚A为电子接受体,以特定比例的十六醇和硬脂酸丁酯为光致变色溶剂,得到的芯材,光致变色性能好,循环变色次数高。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将特定比例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与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和四乙烯五胺制备壁材,得到的微胶囊粒径分布集中,且流动性好。
[0021]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无醛光敏微胶囊,得到的微胶囊性能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3]若非特别指出,实施例和对比例为组分、组分含量、制备步骤、制备参数相同的平行试验。其中,所述聚天门冬氨酸酯的NH当量为300。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26](1)制备光致变色剂
[0027]取十六醇(溶剂),加热至85℃,加入结晶紫内酯(电子给予体)和双酚A(电子接受体),搅拌1h,加入加热至95℃的硬脂酸丁酯,搅拌1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光致变色剂(微胶囊的芯材);
[0028]其中结晶紫内酯和双酚A及十六醇、硬脂酸丁酯的重量比例为1:1:40:10。
[0029](2)制备微胶囊
[0030]制备油相:取制备得到的光致变色剂,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搅拌均匀;
[0031]其中,所述光致变色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的重量比例为20:5:1。
[0032]制备水相:取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和四乙烯五胺溶于去离子水,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的浓度为2%(w/v),四乙烯五胺的浓度为10%(w/v)。
[0033]按1:1的体积比例,混合水相和油相,300rpm搅拌30min,1000rpm剪切乳化5min,升温至90℃,300rpm搅拌聚合反应6h,冷却至室温,去离子水洗涤、过滤、干燥后得到微胶囊。
[0034]实施例2
[0035]一种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36](1)制备光致变色剂
[0037]取十六醇(溶剂),加热至90℃,加入结晶紫内酯(电子给予体)和双酚A(电子接受体),搅拌1h,加入加热至95℃的硬脂酸丁酯,搅拌1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光致变色剂(微胶囊的芯材);
[0038]其中结晶紫内酯和双酚A及十六醇、硬脂酸丁酯的重量比例为1:1:35:15。
[0039](2)制备微胶囊
[0040]制备油相:取制备得到的光致变色剂,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搅拌均匀;
[0041]其中,所述光致变色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的重量比例为20:4.5: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制备复合光致变色剂:将光致变色物质与复合溶剂混合;S02,原位聚合制备微胶囊:分别制备油相和水相,混合后,乳化,聚合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溶剂为十六醇和硬脂酸丁酯,优选所述十六醇和硬脂酸丁酯的重量比为(35

43):(7

15),优选为4: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02中,制备油相的原料包括S01得到的光致变色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优选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天门冬氨酸酯的重量比为(4.5

5):(1

1.5)。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02中,制备水相的原料包括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四乙烯五胺和水,优选所述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和四乙烯五胺的重量比为(2

5):(10

12)。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稳定型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无醛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02中,所述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例为(0.5

1):(0.5

1)。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士杰余华猛王奕勋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永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