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82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在洗鼻器喷头处放置一圈用于与鼻孔内接触的环形接触感应器;在洗鼻器喷头处安装水压感应器;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是否均接触到,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的压力值是否达到0.02兆帕;控制端发送驱动信号至动力端,洗鼻器喷水并通过水压感应器生成实时水压数据P;检测实时水压数据P是否位于0.12~0.28mPa内,若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1mPa的强度增加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若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2mPa的强度减弱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采用用于与鼻孔内接触的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洗鼻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洗鼻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清洗鼻腔的医疗器械,可以分为电动洗鼻器和手动洗鼻器两种,其中电动洗鼻器又可以分为电动脉冲洗鼻器、手持电动洗鼻器和电动气水式洗鼻器等种类。
[0003]申请号为“CN202310080878.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头喷雾洗鼻器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医护领域。包括:主机用于提供动力驱动清洗液喷出;清洗头与主机固定,所述清洗头用于放置清洗液,所述清洗头内的清洗液在导流机构的作用下分成均匀的两股清洗雾喷出。通过设置清洗头,清洗头包括有清洗液容器,清洗液容器的内部设置压力舱,压力舱直接与主机连接,并且配合两个文丘里管和吸水管的使用。可以将清洗液分成两个同等压力大小的雾状气柱从洗鼻头的两个出气口内排出,达到对双侧鼻腔同时清洗,清洗力度相同,能够提高清洗效率。
[0004]申请号为“CN201621405388.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洗鼻器,包括气源装置、喷液装置、吸杂物装置,所述气源装置包括主体壳、设置在所述主体壳内的气泵、设置在所述主体壳内驱动所述气泵的电机、设置在所述主体壳上的进气口一和出气口一,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储液杯、储液杯盖、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储液杯盖上,所述储液杯盖上设有进气口二,所述进气口二与所述出气口一通过气管连接,所述吸杂物装置包括杂物杯、杂物杯盖、吸嘴,所述吸嘴设置在所述杂物杯盖上,所述杂物杯盖上设有出气口二,所述出气口二与所述进气口一通过气管连接。本技术动力平稳,出液平稳;吸杂物装置,可以将鼻腔内杂物吸出,经过反复冲洗和吸出,冲洗更彻底;使用舒适,大人小孩均适用。
[0005]上述专利文献结合现有技术揭示了现有的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0006]市面上的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存在舒适度差的问题,无法针对不同的使用者达到同样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其能解决舒适度差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0步骤:在洗鼻器喷头处放置一圈用于与鼻孔内接触的6

10个环形接触感应器;
[0011]S20步骤:在洗鼻器喷头处安装水压感应器;
[0012]S30步骤: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是否均接触到,若是,执行下一步;
[0013]S40步骤: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的压力值是否达到0.02兆帕,若是,发送可使用信号至控制端并执行下一步;
[0014]S50步骤:控制端发送驱动信号至动力端,洗鼻器喷水并通过水压感应器生成实时水压数据P;
[0015]S60步骤:检测实时水压数据P是否位于0.12~0.28mPa内,若否,调整动力端输出值;
[0016]S70步骤:检测使用人是否发出加强或减弱指令,若是,执行下一步;
[0017]S80步骤:若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1mPa的强度增加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若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2mPa的强度减弱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
[0018]进一步地,在所述S10步骤中,在“在洗鼻器喷头处放置一圈用于与鼻孔内接触的6

10个环形接触感应器”时,沿洗鼻器喷头与鼻孔接触部分环绕设置6

10个环形接触感应器。
[0019]进一步地,在所述S20步骤中,在“在洗鼻器喷头处安装水压感应器”时,水压感应器安装到位后,测试水压感应器是否正常,若是,反馈信号值控制端。
[0020]进一步地,在所述S30步骤中,在“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是否均接触到”时,使接触感应器的方向沿侧上方设置。
[0021]进一步地,在所述S40步骤中,在“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的压力值是否达到0.02兆帕,若是,发送可使用信号至控制端并执行下一步”时,若形接触感应器的压力值超过0.04兆帕,发送压力过大的报警信号。
[0022]进一步地,在所述S50步骤中,在“控制端发送驱动信号至动力端,洗鼻器喷水并通过水压感应器生成实时水压数据P”时,收集并汇总实时水压数据P,生成水压数据表。
[0023]进一步地,在所述S60步骤中,在“检测实时水压数据P是否位于0.12~0.28mPa内,若否,调整动力端输出值”时,在发送调整动力端输出值之前,保障环形接触感应器的压力值达到0.02兆帕。
[0024]进一步地,在所述S70步骤中,在“检测使用人是否发出加强或减弱指令,若是,执行下一步”时,设定加强或减弱指令按键。
[0025]进一步地,在所述S80步骤中,在“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1mPa的强度增加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时,当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时,记录当前数值并设定为常规数值。
[0026]进一步地,在所述S80步骤中,在“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2mPa的强度减弱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时,当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时,记录当前数值并设定为常规数值。
[002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在洗鼻器喷头处放置一圈用于与鼻孔内接触的6

10个环形接触感应器;在洗鼻器喷头处安装水压感应器;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是否均接触到,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的压力值是否达到0.02兆帕,若是,发送可使用信号至控制端并执行下一步;控制端发送驱动信号至动力端,洗鼻器喷水并通过水压感应器生成实时水压数据P;检测实时水压数据P是否位于0.12~0.28mPa内,若否,调整动力端输出值;检测使用人是否发出加强或减弱指令,若是,执行下一步;若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1mPa的强度增加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若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2mPa的强度减弱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采用用于与鼻孔内接触的6

10个环形接触感应器与实时水压数据P的结合,使洗鼻器的前端压力与水压达到相匹配的比例,解决了舒适度差的问题。
[0029]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中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步骤:在洗鼻器喷头处放置一圈用于与鼻孔内接触的6

10个环形接触感应器;S20步骤:在洗鼻器喷头处安装水压感应器;S30步骤: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是否均接触到,若是,执行下一步;S40步骤:检测环形接触感应器的压力值是否达到0.02兆帕,若是,发送可使用信号至控制端并执行下一步;S50步骤:控制端发送驱动信号至动力端,洗鼻器喷水并通过水压感应器生成实时水压数据P;S60步骤:检测实时水压数据P是否位于0.12~0.28mPa内,若否,调整动力端输出值;S70步骤:检测使用人是否发出加强或减弱指令,若是,执行下一步;S80步骤:若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1mPa的强度增加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若使用人发出加强指令,以0.02mPa的强度减弱直至使用人发出停止指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步骤中,在“在洗鼻器喷头处放置一圈用于与鼻孔内接触的6

10个环形接触感应器”时,沿洗鼻器喷头与鼻孔接触部分环绕设置6

10个环形接触感应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0步骤中,在“在洗鼻器喷头处安装水压感应器”时,水压感应器安装到位后,测试水压感应器是否正常,若是,反馈信号值控制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鼻器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0步骤中,在“检测环形接触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衍邱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美康迪医疗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