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059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涤物处理装置,其能够适当地防止带轮带从带槽脱落且肃静性优异。关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洗涤物处理装置,从动带轮(13)具有带槽(70)。带槽(70)具有:底面(70A),其与带轮带(15B)抵接;第1面(70B),其在后侧相对于底面(70A)连续地形成、且以与轴心(O1)分离的方式延伸;第2面(70C),其在前侧相对于底面(70A)连续地形成、且以与轴心(O1)分离的方式延伸并与底面(70A)及第1面(70B)一起对带轮带(15B)进行收容;中间面(70D);以及第3面(70E)。中间面(70D)与第1面(70B)连接、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并绕轴心(O1)延伸。第3面(70E)在底面(70A)的相反侧相对于中间面(70D)连续、且以与轴心(O1)分离的方式延伸。分离的方式延伸。分离的方式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洗涤物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涤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本特开2018-13426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作为现有的洗涤物处理装置的滚筒式洗涤机。该滚筒式洗涤机具备电动马达、滚筒、驱动带轮、从动带轮、带轮带及壳体。滚筒在内部收容洗涤物且能够旋转。驱动带轮由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从动带轮与滚筒连接,并能够与滚筒一起进行旋转。带轮带绕挂于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并将驱动带轮的动力传递至从动带轮。壳体对电动马达、滚筒、驱动带轮、从动带轮及带轮带进行收容。
[0003]通常,作为驱动带轮及从动带轮的至少一方的特定带轮具有围绕轴心而形成的带槽。通常,带槽具有底面、第1面及第2面。底面与带轮带抵接。第1面在与轴心平行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相对于底面连续地形成,并以与轴心分离的方式延伸。第2面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相对于底面连续地形成,并以与轴心分离的方式延伸、且与底面及第1面一起对带轮带进行收容。此时,带轮带在具有恒定张力的状态下收容于带槽。
[0004]关于该滚筒式洗涤机,驱动带轮由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由此使得从动带轮旋转并使得滚筒旋转。由此,能够进行收容至滚筒内的洗涤物的洗涤。
[0005]但是,关于上述现有的滚筒式洗涤机,带轮带必然会产生挠曲。而且,带轮带因张力降低而以挠曲状态旋转,从而有可能超过带槽的第1面、第2面而从带槽脱落。如果滚筒因洗涤物的量、位置的偏移而振动,则上述趋势会变得显著。在该情况下,会导致滚筒式洗涤机无法发挥其功能。
[0006]在防止带轮带脱落时,考虑了进一步延长第1面及第2面,以便即使在带轮带挠曲的情况下也不会超过第1面、第2面。但是,在该情况下,当滚筒式洗涤机进行动作时,容易因带轮带与第1面及第2面相互摩擦而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定性的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防止带轮带从带槽脱落、且肃静性优异的洗涤物处理装置。
[0008]该课题由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方式记述于从属技术方案中。
[0009]本专利技术的洗涤物处理装置具备:
[0010]电动马达;
[0011]滚筒,其在内部收容洗涤物并能够旋转;
[0012]处理单元,其能够旋转以便对所述洗涤物进行处理;
[0013]驱动带轮,其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
[0014]从动带轮,其与作为所述滚筒及所述处理单元的至少一方的旋转体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旋转体一起旋转;
[0015]带轮带,其绕挂于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且将所述驱动带轮的动力传递至所述从动带轮;以及
[0016]壳体,其对所述电动马达、所述滚筒、所述处理单元、所述驱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及所述带轮带进行收容,
[0017]所述驱动带轮及所述从动带轮的至少一方设为特定带轮,
[0018]所述特定带轮具有围绕轴心而形成的带槽,
[0019]所述带槽具有:底面,其与所述带轮带抵接;第1面,其在与所述轴心平行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相对于所述底面连续地形成、且以与所述轴心分离的方式延伸;以及第2面,其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相对于所述底面连续地形成、且以与所述轴心分离的方式延伸并与所述底面及所述第1面一起对所述带轮带进行收容,
[0020]其中,
[0021]所述带槽还具有:
[0022]中间面,其形成为与所述第1面及所述第2面的至少一方连接、且以与收容至所述第1面及所述第2面的所述带轮带分离的方式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绕所述轴心延伸;以及
[0023]第3面,其在所述底面的相反侧相对于所述中间面连续、且以与所述轴心分离的方式延伸而防止所述带轮带的脱落。
[0024]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洗涤物处理装置,即便带轮带产生挠曲而使得带轮带超过了中间面,第3面也能够防止带轮带的脱落。具体而言,第3面与超过了中间面的带轮带抵接,由此使得带轮带返回至底面、第1面及第2面之间而防止带轮带的脱落。
[0025]另外,关于该洗涤物处理装置,在例如中间面相对于第1面连续地形成的情况下,在防止带轮带的脱落时无需使第1面以与轴心分离的方式形成得过长。由此,关于该洗涤物处理装置,难以在进行动作时因带轮带与第1面及第2面相互摩擦而产生噪音。
[002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洗涤物处理装置能够适当地防止带轮带从带槽脱落、且肃静性优异。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假设以包括轴心在内的面将收容至底面、第1面及第2面的带轮带剖切的剖视图,并规定出剖视图中的包括带轮带的中心点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剖视图中的包括以最大程度与轴心分离的带轮带的外周点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外周线、以及位于中心线与外周线之间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间线,在该情况下,中间面包括中间线。
[0028]由此,带轮带在以自身的径向半径以上而挠曲的情况下首先会超过中间面,所以,能够适当地防止带轮带的脱落。另外,这样,能够适当地防止带轮带的脱落,并且在例如中间面以相对于第1面连续地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尽可能缩短第1面以与轴心分离的方式延伸的长度,所以,在进行动作时带轮带与第1面更加难以摩擦,从而还能够进一步抑制进行动作时的噪音的产生。
[0029]优选地,中间面以底面侧接近轴心的方式倾斜。在该情况下,挠曲后的带轮带与中间面抵接,从而利用中间面也能够使得带轮带返回至底面、第1面及第2面之间。由此,能够更加适当地防止带轮带的脱落。
[0030]优选地,中间面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小于带轮带的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的一半的长度。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挠曲后的带轮带在中间面处变得稳定,所以,能够防止带轮带无
法返回至底面、第1面及第2面之间。
[0031]本专利技术的洗涤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具备:
[0032]存储部,其存储有对洗涤物执行不同处理的多个运转模式、以及与各运转模式对应地分别设定的电动马达的设定转速;以及
[0033]控制部,其进行电动马达的动作控制、并且将从所有运转模式选择出的1个运转模式作为特定运转模式而执行。
[0034]而且,优选地,控制部在使电动马达以小于特定运转模式下的设定转速的转速而启动之后,使转速阶梯式地增加,直至达到设定转速为止。
[0035]在利用电动马达使驱动带轮急剧地旋转的情况下,从驱动带轮传递至从动带轮的动力急剧地发生变化,所以,带轮带更加容易挠曲。在这一点上,关于该洗涤物处理装置,控制部在执行特定运转模式时使电动马达以小于设定转速的转速而启动,然后,使转速阶梯式地增加直至达到设定转速为止,所以,能够适当地防止带轮带的挠曲。由此,该洗涤物处理装置能够更加适当地防止带轮带的脱落。
[0036]根据以下的记载及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该附图中举例示出的图解、以及说明书和整个该附图中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概念,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及优点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洗涤物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0038]图2是实施例1的洗涤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涤物处理装置,该洗涤物处理装置具备:电动马达(7);滚筒(5),其在内部收容洗涤物(C1)并能够旋转;处理单元(9),其能够旋转以便对所述洗涤物(C1)进行处理;驱动带轮(11A、11B),其由所述电动马达(7)驱动而旋转;从动带轮(13、14),其与作为所述滚筒(5)及所述处理单元(9)的至少一方的旋转体(9)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旋转体(9)一起旋转;带轮带(15B),其绕挂于所述驱动带轮(11A、11B)和所述从动带轮(13、14)、且将所述驱动带轮(11A、11B)的动力传递至所述从动带轮(13、14);以及壳体(3),其对所述电动马达(7)、所述滚筒(5)、所述处理单元(9)、所述驱动带轮(11A、11B)、所述从动带轮(13、14)及所述带轮带(15B)进行收容,所述驱动带轮(11A、11B)及所述从动带轮(13、14)的至少一方设为特定带轮(13、14),所述特定带轮(13、14)具有围绕轴心(O1)而形成的带槽(70、76),所述带槽(70、76)具有:底面(70A),其与所述带轮带(15B)抵接;第1面(70B),其在与所述轴心(O1)平行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相对于所述底面(70A)连续地形成、且以与所述轴心(O1)分离的方式延伸;以及第2面(70C、70F),其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相对于所述底面(70A)连续地形成、且以与所述轴心(O1)分离的方式延伸并与所述底面(70A)及所述第1面(70B)一起对所述带轮带(15B)进行收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槽(70、76)还具有:中间面(70D、70G),其形成为与所述第1面(70B)及所述第2面(70C、70F)的至少一方连接、且以与收容至所述第1面(70B)及所述第2面(70C、70F)的所述带轮带(15B)分离的方式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绕所述轴心(O1)延伸;以及第3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骏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