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洗衣机及金属异物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58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筒洗衣机及金属异物检测方法,滚筒洗衣机包括,衣物投放口和机门;金属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机门的玻璃窗上,用于在开机门状态检测是否有金属物品经过玻璃窗附近区域;投放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衣物投放口处,用于检测是否具有向衣物投放口内投放衣物的动作;报警模块,用于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有金属物品经过玻璃窗附近区域的金属触发信号,和从衣物投放口投放衣物的投放触发信号后,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排除洗衣机本身金属环境对金属异物检测的影响,并配合投放检测模块,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衣物中是否有金属异物,并报警提示用户及时取出异物。警提示用户及时取出异物。警提示用户及时取出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洗衣机及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洗衣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及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衣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家中必备的家电之一,大多数人都将洗衣机作为洗衣服的主要工具。由于人们生活节奏比较快,洗衣时经常忘记检查衣物口袋,而衣物中的手机、充电宝、口红、车钥匙、蓝牙耳机等金属物件跟随衣物被扔进洗衣机中,导致物品损坏,甚至损坏洗衣机。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滚筒洗衣机的外壳上设置金属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金属衣物被投入到洗涤筒中。但由于当前大部分滚筒洗衣机,尤其是高端滚筒洗衣机的外壳多为金属件,强金属环境对于金属检测的干扰非常强烈,因此,金属探测类产品移植到洗衣机上,经过大量测试发现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非常容易出现漏检或者误报警的情况。
[0004]因此,需要在保证屏蔽洗衣机本身金属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升金属物品异物的检测识别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通过将金属检测装置设置在机门的玻璃窗,可以排除洗衣机本身金属环境对金属异物检测的影响,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衣物中是否有金属异物,并配合投放检测模块检测到衣物经过玻璃窗被投放到衣物投放口中后,洗衣机可控制进行金属异物报警,提示用户及时取出异物。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的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包括,
[0009]衣物投放口和封闭所述衣物投放口的机门;
[0010]金属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机门的玻璃窗上,用于在开机门状态检测是否有金属物品经过玻璃窗附近区域;
[0011]投放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衣物投放口处,用于检测是否具有向衣物投放口内投放衣物的动作;
[0012]报警模块,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0013]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金属检测装置、投放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接收有金属物品经过玻璃窗附近区域的金属触发信号,和从衣物投放口投放衣物的投放触发信号后,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0014]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玻璃窗的外周边缘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检测装置包括环形线圈模块,用于发射检测金属的电磁场;
[0016]所述环形线圈模块环绕设置在所述玻璃窗的外周边缘上,用于感应在玻璃窗附近区域具有金属运动产生的金属触发信号。
[0017]进一步地,所述投放检测装置包括,
[0018]红外发射模块,设置在所述衣物投放口的边缘处;
[0019]红外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衣物投放口的边缘处,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信号;
[0020]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关于所述衣物投放口的中心对称设置,用于在衣物经过衣物投放口时隔断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之间的信号传递,产生红外触发信号。
[0021]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关于所述衣物投放口的中心上下或左右对称设置,位于所述金属检测装置的外周。
[0022]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报警模块,和/或,显示报警模块,和/或NFC报警模块。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滚筒洗衣机的金属异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机门打开;
[0025]S2、控制金属检测装置工作;
[0026]S3、若获取到金属检测装置产生金属触发信号,判断金属触发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等于预设的投放开启阈值A1时,则控制投放检测模块工作;
[0027]S4、判断获取的金属触发信号的强度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报警阈值A2,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其中A1<A2;
[0028]S5、获取投放检测模块是否也产生投放触发信号,若是,判定有衣物进入衣物投放口,则进行金属异物报警。
[0029]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获取到金属检测装置产生金属触发信号时,判断检测的金属触发信号的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投放开启阈值A1,若是,则控制投放检测模块工作;若否,则执行S2。
[0030]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判断获取的金属触发信号的强度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报警阈值A2,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若否,则执行S2。
[0031]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包括以下步骤:
[0032]S51、开始计时;
[0033]S52、获取投放检测模块是否也产生投放触发信号,若是,判定有衣物进入衣物投放口;
[0034]S53、判断记录的时间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时间T1,若是,则进行金属异物报警。
[003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步骤S53中,若否,则执行以下步骤:
[0036]S6、记录预设时间T2内的金属触发信号的数据并计算方差;
[0037]S7、分析金属触发信号数据的方差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值,若是,执行步骤S6,若否,则执行步骤S2。
[003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1)本专利技术的滚筒洗衣机,通过将金属检测装置设置在机门的玻璃窗,玻璃窗为非
金属件能够减轻对金属检测装置工作的干扰;机门打开后,衣物中的金属经过玻璃窗向衣物投放口移动时,金属检测装置可以排除洗衣机本身金属环境的影响,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衣物中是否有金属异物,并配合设置在衣物投放口边缘处的投放检测模块,检测到衣物经过玻璃窗被投放到衣物投放口中后,洗衣机控制进行金属异物报警,提示用户及时取出金属异物,减少误触发报警的现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0](2)由于衣物会先经过机门上的金属检测装置,再经过衣物投放口外周边缘的投放检测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在机门开启、金属检测装置工作后,若获取到金属检测装置产生金属触发信号,判断金属触发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等于预设的投放开启阈值A1时,则控制投放检测模块工作;然后判断获取的金属触发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等于预设的报警阈值A2时,若投放检测模块也产生投放触发信号,则进行金属异物报警,减少了干扰、检测迅速、提高了金属异物检测的准确性。通过设置A1<A2,金属触发信号的强度值大于等于预设的报警阈值A2,才会触发报警,可以防止衣物上的金属纽扣或金属拉链等小型金属配饰导致的触发,提高了滚筒洗衣机金属异物识别的准确性。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42]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衣物投放口和封闭所述衣物投放口的机门;金属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机门的玻璃窗上,用于在开机门状态检测是否有金属物品经过玻璃窗附近区域;投放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衣物投放口处,用于检测是否具有向衣物投放口内投放衣物的动作;报警模块,用于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金属检测装置、投放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接收有金属物品经过玻璃窗附近区域的金属触发信号,和从衣物投放口投放衣物的投放触发信号后,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玻璃窗的外周边缘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检测装置包括环形线圈模块,用于发射检测金属的电磁场;所述环形线圈模块环绕设置在所述玻璃窗的外周边缘上,用于感应在玻璃窗附近区域具有金属运动产生的金属触发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模块,设置在所述衣物投放口的边缘处;红外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衣物投放口的边缘处,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关于所述衣物投放口的中心对称设置,用于在衣物经过衣物投放口时隔断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之间的信号传递,产生红外触发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关于所述衣物投放口的中心上下或左右对称设置,位于所述金属检测装置的外周。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报警模块,和/或,显示报警模块,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东许升王永君赵爱玲尹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