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46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补光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柱的外部连接有控制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连接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两侧固定有旋转孔洞板,所述支撑柱与环形滑动块连接,所述环形滑动块与细钢绳连接,所述细钢绳经过所述支撑柱顶端的定滑轮,所述细钢绳最终连接与所述固定柱内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环形滑动块对称两侧与两个灯板框的一端连接,所述灯板框的另一端与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孔洞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补光灯适用于户外补光,实现均匀光照和无线控制的效果,伸展时活动范围小,调节方便,装卸灵活。卸灵活。卸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植物补光灯
,具体涉及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

技术介绍

[0002]LED植物补光灯是专门为植物提供光能的人工光源,LED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可调节性强等优点。在太阳光中,波长为400~700nm的辐射称为植物的光合有效辐射,而其中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人工植物补光灯中常使用红光和蓝光LED作为主要补光光源。在户外环境中会存在光照强度不够的问题,因此LED植物补光灯在户外环境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0003]在LED植物补光灯中往往存在光照不均匀的问题,另外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随着植株的不断增高,补光灯具的光强会越来越高,影响植物的生长。在灯管形补光灯中存在中间光照强,两端光照弱的情况,导致补光不均匀。另外,应用于户外的补光灯具往往采用固定的结构,导致在更换灯具时操作麻烦,装卸不便。
[0004]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具往往采用电源线直接通电,固定光强的方式为植物进行补光,还存在无法远程控制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包括方形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有固定柱,固定柱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柱的外部连接有控制箱,所述固定柱上方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两侧对称连接有旋转孔洞板,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有定滑轮和视觉装置,所述旋转孔洞板分别与两根拉杆一端连接,所述两根拉杆另一端与灯板框顶端连接,所述灯板框一端与环形滑动块连接,所述环形滑动块圈套住所述支撑柱,所述环形滑动块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定滑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着所述钢丝绳。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滑动块包括两个连接板、第一转孔、系绳扣、两个突起柱,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与所述环形滑动块外侧对称,所述第一转孔开凿于连接板右侧端,所述系绳扣固定于环形滑动块的正前方,所述突起柱突出于环形滑动块内侧,所述环形滑动块在所述支撑柱表面上下移动,所述钢丝绳连接系绳扣。
[0009]优选的,所述灯板框包括连接座、灯板槽、灯板、连接柱、第二转孔,所述灯板框为三角柱状,所述连接座固定于灯板框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孔开凿于连接座上,所述连接柱固定于灯板框另一端背面边角位置,所述灯板槽开凿于灯板框的正面,所述灯板槽内放置有灯板,所述第一转孔与第二转孔连接相通。
[0010]优选的,所述灯板上两端的灯珠呈现密集排布,中间部分呈疏散排布,所述灯板平行放置于灯板槽呈现斜向放置,使得出光范围更广。
[0011]优选的,所述拉杆包括圆柱杆、第一圆环扣、第二圆环扣,所述第一圆环扣位于圆柱杆一端,所述第二圆环扣位于圆柱杆另一端,第一圆环扣与第二圆环扣开孔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圆环扣与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拉杆一段连接于支撑柱顶端,一端连接于灯板框顶端。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旋转孔洞板、支撑杆、定滑轮基座、定滑轮、视觉装置,所述旋转孔洞板对称排布在支撑杆顶端两侧,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定滑轮基座,所述定滑轮基座固定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基座旁固定有视觉装置,所述视觉装置用于反馈植物的长势情况,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支撑杆一侧。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包括驱动装置、控制箱,所述驱动装置一部分位于固定柱内部,所述固定柱侧面固定有控制箱,所述方形固定底座在固定柱下方,用于固定固定柱。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包括无线通信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单片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WiFi模块,所述驱动控制模块采用电机驱动模块和LED驱动电源,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和灯板光强,所述单片机用于处理数据信息和调控外部设备。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顶部开设有小孔,所述小孔用于通过钢丝绳。
[0016]基于上述的户外LED植物补光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的控制方法,包括:
[0017]S1:视觉装置拍摄植物长势情况,反馈信息给单片机;
[0018]S2:单片机根据拍摄信息调控驱动控制模块控制驱动装置;
[0019]S3:驱动装置受控拉动或释放钢丝绳控制灯板框的伸展或收缩;
[0020]S4:无线通信模块将设备的状态信息通过云端发送给用户端;
[0021]S5:用户端发送指令通过云端控制灯具设备;
[0022]S6:结束控制。
[0023]相对于现有的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WiFi无线通信控制技术,解决户外灯具不能远程控制的问题,实现远程控制监测的目的;
[0025]控制箱通过控制驱动装置达到伸展或收缩灯框,解决现有户外灯具固定,无法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自动调节的问题,达到根据植物长势调节灯板高度和角度的目的,并且在完全收缩状态时有利于灯具的装卸;
[0026]本专利技术的灯板框呈三角柱状,两侧均装上灯板,解决现有平面灯具照射范围小的问题,达到增大了灯具的照射范围的效果;灯板灯珠呈现非均匀排布,采用两头密中间疏的排布方式,解决现有灯板出光不均匀的问题,达到更好的出光均匀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形滑动块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灯板框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灯具的工作流程图。
[0032]图中标记:支撑柱1、视觉装置11、定滑轮12、定滑轮基座13、旋转孔洞板14、滑槽
15、支撑杆16、拉杆2、第一圆环扣21、圆柱杆22、第二圆环扣23、灯板框3、灯板31、灯板槽32、连接柱33、连接座34、第二转孔35、灯珠36、环形滑动块4、系绳扣41、第一转孔42、连接板43、突起柱44、固定柱5、控制箱51、钢丝绳52、驱动装置53、方形固定底座54、小孔55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

4,其示出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包括具有固定作用的固定柱5,固定柱5内安装有驱动装置53,固定柱5的外部连接有控制箱51,固定柱5上方安装有支撑柱1,支撑柱1顶端两侧对称连接有旋转孔洞板14,支撑柱1顶端固定有定滑轮12和视觉装置11,旋转孔洞板14分别与两根拉杆2一端连接,两根拉杆2另一端与灯板框3顶端连接,灯板框3一端与环形滑动块4连接,环形滑动块4圈套住支撑柱1,环形滑动块4连接有钢丝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有固定柱(5),固定柱(5)内安装有驱动装置(53),所述固定柱(5)的外部连接有控制箱(51),所述固定柱(5)上方安装有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顶端两侧对称连接有旋转孔洞板(14),所述支撑柱(1)顶端固定有定滑轮(12)和视觉装置(11),所述旋转孔洞板(14)分别与两根拉杆(2)一端连接,所述两根拉杆(2)另一端与灯板框(3)顶端连接,所述灯板框(3)一端与环形滑动块(4)连接,所述环形滑动块(4)圈套住所述支撑柱(1),所述环形滑动块(4)连接有钢丝绳(52),所述钢丝绳(52)绕过所述定滑轮(12),所述驱动装置(53)连接着所述钢丝绳(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动块(4)包括两个连接板(43)、第一转孔(42)、系绳扣(41)、两个突起柱(44),所述连接板(43)固定于与所述环形滑动块(4)外侧对称,所述第一转孔(42)开凿于连接板(43)右侧端,所述系绳扣(41)固定于环形滑动块(4)的正前方,所述突起柱(44)突出于环形滑动块(4)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框(3)包括连接座(34)、灯板槽(32)、灯板(31)、连接柱(33)、第二转孔(35),所述灯板框(3)为三角柱状,所述连接座(34)固定于灯板框(3)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孔(35)开凿于连接座(34)上,所述连接柱(33)固定于灯板框(3)另一端背面边角位置,所述灯板槽(32)开凿于灯板框(3)的正面,所述灯板槽(32)内放置有灯板(31),所述第一转孔(42)与第二转孔(35)连接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31)上两端的灯珠(36)呈现密集排布,中间部分呈疏散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外LED植物补光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鹏李鹤昕王大伟刘文斌凌静薇王姚睿石明明邹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