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连杰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036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包括立柱、支架、构件和螺栓,支架位于立柱的左侧和前侧,构件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于立柱,构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安装,立柱的表面设有加固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固连接装置,固定组件加工构件与立柱之间的牢固性,能够对螺栓限位,人行走或者设备运转下螺栓受到震动脱离,通过设置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能够实现对立柱的四角限位,使用过程中螺栓无法移动,顶起组件对支架的底部托起,实现对支架支撑,防止支架安装之后不稳定,能够对支架的底部限位,限制支架下移,解决了现有的螺栓长时间的使用会使螺纹有毛刺,有时间还会造成螺纹变形等问题。间还会造成螺纹变形等问题。间还会造成螺纹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0003]现有的装配连接方式采用铆钉连接、焊接或者单螺栓进行连接,螺栓连接需要使用构件,构件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立柱连接,而另一端通过螺栓将支架连接,但是现有的螺栓长时间的使用会使螺纹有毛刺,有时间还会造成螺纹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具备对建筑构件加固连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螺栓长时间的使用会使螺纹有毛刺,有时间还会造成螺纹变形等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包括立柱、支架、构件和螺栓,所述支架位于立柱的左侧和前侧,所述构件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于立柱,所述构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安装,所述立柱的表面设有加固连接装置;
[0006]所述加固连接装置包括顶起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构件的上方,所述顶起组件位于支架的下方,所述固定组件加工构件与立柱之间的牢固性,能够对螺栓限位,使用过程中螺栓无法移动,所述顶起组件对支架的底部托起,实现对支架支撑,防止支架安装之后不稳定;
[0007]所述顶起组件包括固定座、螺帽、第一螺杆、转轮以及设置在第一螺杆顶部的支撑台,所述固定座通过焊接安装于立柱的表面,且固定座位于支架的下方,所述螺帽安装于固定座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杆与螺帽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至固定座的外侧,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支撑台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与转轮固定连接;
[0008]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前板、后板、两个侧板、两个第二螺杆、两个转动块、两个第三螺杆以及与两个第三螺杆配合使用的扭块和接触块,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后端与后板的内部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前端贯穿至前板的外侧与转动块固定连接,且第二螺杆的前端依次贯穿至侧板和前板的外侧,所述两个侧板位于前板和后板之间,所述第三螺杆与侧板的内部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与扭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另一端与接触块固定连接,所述前板和后板分别位于立柱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位于立柱的两侧。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螺栓相适配。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形状呈六角边。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后板与第二螺杆啮合的孔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固连接装置,固定组件加工构件与立柱之间的牢固性,能够对螺栓限位,人行走或者设备运转下螺栓受到震动脱离,通过设置前板、后板和两个侧板能够实现对立柱的四角限位,使用过程中螺栓无法移动,顶起组件对支架的底部托起,实现对支架支撑,防止支架安装之后不稳定,能够对支架的底部限位,限制支架下移,解决了现有的螺栓长时间的使用会使螺纹有毛刺,有时间还会造成螺纹变形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立柱、支架、构件、螺栓和加固连接装置的装配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固定组件的立体图。
[0018]图中:1、立柱;2、支架;3、构件;4、螺栓;5、加固连接装置;51、顶起组件;511、固定座;512、螺帽;513、第一螺杆;514、支撑台;515、转轮;52、固定组件;521、后板;522、前板;523、第二螺杆;524、转动块;525、侧板;526、第三螺杆;527、接触块;528、扭块;6、通孔;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包括立柱1、支架2、构件3和螺栓4,支架2位于立柱1的左侧和前侧,构件3的一端通过螺栓4安装于立柱1,构件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4与支架2固定安装,立柱1的表面设有加固连接装置5;
[0022]加固连接装置5包括顶起组件51和固定组件52,固定组件52位于构件3的上方,顶起组件51位于支架2的下方,固定组件52加工构件3与立柱1之间的牢固性,能够对螺栓4限位,使用过程中螺栓4无法移动,顶起组件51对支架2的底部托起,实现对支架2支撑,防止支架2安装之后不稳定;
[0023]顶起组件51包括固定座511、螺帽512、第一螺杆513、转轮515以及设置在第一螺杆513顶部的支撑台514,固定座511通过焊接安装于立柱1的表面,且固定座511位于支架2的下方,螺帽512安装于固定座511的顶部,第一螺杆513与螺帽512啮合连接,第一螺杆513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至固定座511的外侧,第一螺杆513的一端与支撑台514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螺杆513的另一端与转轮515固定连接;
[0024]固定组件52包括前板522、后板521、两个侧板525、两个第二螺杆523、两个转动块524、两个第三螺杆526以及与两个第三螺杆526配合使用的扭块528和接触块527,两个第二
螺杆523的后端与后板521的内部啮合连接,两个第二螺杆523的前端贯穿至前板522的外侧与转动块524固定连接,且第二螺杆523的前端依次贯穿至侧板525和前板522的外侧,两个侧板525位于前板522和后板521之间,第三螺杆526与侧板525的内部啮合连接,第三螺杆526的一端与扭块528固定连接,第三螺杆526的另一端与接触块527固定连接,前板522和后板521分别位于立柱1的前侧和后侧,两个侧板525分别位于立柱1的两侧。
[0025]参考图3,前板522、后板521和两个侧板525的内部开设有凹槽7,凹槽7与螺栓4相适配。
[002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凹槽7,前板522、后板521和两个侧板525能够对螺栓4收纳,使螺栓4位于凹槽7内部,同时,凹槽7的长度限制螺栓4向外延伸。
[0027]参考图3,前板522、后板521和两个侧板52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2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防滑垫,增加前板522、后板521和两个侧板525与构件3的摩擦力,使固定组件52不易从构件3表面滑动。
[0029]参考图2和图3,转动块524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包括立柱(1)、支架(2)、构件(3)和螺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位于立柱(1)的左侧和前侧,所述构件(3)的一端通过螺栓(4)安装于立柱(1),所述构件(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4)与支架(2)固定安装,所述立柱(1)的表面设有加固连接装置(5);所述加固连接装置(5)包括顶起组件(51)和固定组件(52),所述固定组件(52)位于构件(3)的上方,所述顶起组件(51)位于支架(2)的下方,所述固定组件(52)加工构件(3)与立柱(1)之间的牢固性,能够对螺栓(4)限位,使用过程中螺栓(4)无法移动,所述顶起组件(51)对支架(2)的底部托起,实现对支架(2)支撑,防止支架(2)安装之后不稳定;所述顶起组件(51)包括固定座(511)、螺帽(512)、第一螺杆(513)、转轮(515)以及设置在第一螺杆(513)顶部的支撑台(514),所述固定座(511)通过焊接安装于立柱(1)的表面,且固定座(511)位于支架(2)的下方,所述螺帽(512)安装于固定座(511)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杆(513)与螺帽(51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513)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至固定座(511)的外侧,所述第一螺杆(513)的一端与支撑台(51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513)的另一端与转轮(5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52)包括前板(522)、后板(521)、两个侧板(525)、两个第二螺杆(523)、两个转动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连杰邵文娜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邹连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