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体结构及家具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217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柜体结构及家具柜,包括:支撑体、柜体本体和驱动装置;柜体本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撑体,柜体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存放空间;驱动装置包括丝杆和驱动组件,丝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体,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丝杆传动配合,且柜体本体上设置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母座。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丝杆转动,可使螺母座相对丝杆移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使得柜体本体相对支撑体进行升降动作,不仅丝杆对螺母座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且螺母座和丝杆之间采用螺旋传动,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声小,可获得很大的减速比,产生较大的推力,并可实现自锁,稳定性较好。定性较好。定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柜体结构及家具柜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柜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柜体结构及家具柜。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家具柜(例如:厨房收纳柜、浴室化妆柜等)设置有电动卷扬机,以将具有存放空间的柜体本体进行升降,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
[0003]申请号为202020643180.6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布日为2021

05

07,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吊柜,根据该专利的记载:“现有的橱柜上所用的电动升降吊柜结构一般采用不锈钢绳牵拉方式,即由不锈钢绳牵拉由不锈钢制成的移动柜体上下移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规格较少,难以适应橱柜定制化规格多变的需要,而且稳定性较差。”[0004]申请号为202122302574.2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布日为2022

04

19,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收纳柜,根据该专利的记载:“市面上的升降柜大多采用电机、卷筒及吊绳实现柜子的升降。现有升降柜的主要缺陷在于:
[0005](1)吊绳本身容易出现打结、卡死的情况;
[0006](2)使用过程中,卷筒受力不均匀,从而影响电机功率及寿命。
[0007]上述缺陷意味着现有升降柜的使用寿命不长、性能不稳定且维修率高。”[0008]此外,申请号为202220012816.6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布日为2022

05

24,具体公开了一种卷绳卷收用收卷外机,根据该专利的记载:“现有的卷扬机在使用时,其收卷外机不具备对缆绳的定位作用,容易出现卷绳混乱的现象,影响了卷绳的效率与收卷后的整齐度,同时卷扬机对卷绳固定后,易出现转轴打滑的现象,影响了卷绳机在使用时的安全性”[0009]由此可见,采用电动卷扬机的升降方式,不仅柜体本体在移动时存在晃动现象,且伸缩绳索易出现滑动的情况,从而影响柜体本体的升降行程,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柜体结构,所述柜体结构传动可靠,稳定性较好。
[0011]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柜体结构的家具柜。
[001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柜体结构,包括:支撑体、柜体本体和驱动装置;柜体本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柜体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存放空间;驱动装置包括丝杆和驱动组件,所述丝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传动配合,且所述柜体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螺母座。
[00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柜体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丝杆转动,可使螺母座相对丝杆移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使得柜体本体相对支撑体进行升降动作,不仅丝杆对螺母座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且螺母座和丝杆之间采用螺旋传动,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声小,可获得很大的减速比,产生较大的推
力,并可实现自锁,稳定性较好。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体;传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丝杆传动配合;其中,所述丝杆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采用上述结构,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配合,进而驱动丝杆转动,以带动螺母座沿丝杆移动,从而柜体本体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支撑体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柜体结构具有伸出状态或者收拢状态,结构可靠,运行较为平稳。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沿所述安装组件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传动杆的端部和所述螺母座皆伸入至所述安装腔内;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和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丝杆和所述安装组件的相对位置,所述安装组件和所述传动杆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传动杆和所述安装组件的相对位置。采用上述结构,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在传动杆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配合并传动至丝杆后,使得螺母座能够在安装腔内稳定地沿着丝杆移动,移动稳定性较好,通过安装组件的安装腔,对螺母座和丝杆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使得传动杆和丝杆在运行时结构稳定性较好,牢固可靠,耐用性较好。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壳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安装壳体设置有第一腔室以及皆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二腔室以及皆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对应所述第一开口布置,所述第二通道对应所述第二开口布置,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配合形成所述安装腔;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和所述丝杆之间,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和所述传动杆之间。用上述结构,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在传动杆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配合并传动至丝杆后,使得螺母座能够在安装腔内稳定地沿着丝杆移动,移动稳定性较好,通过安装组件的安装腔,对螺母座和丝杆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使得传动杆和丝杆在运行时结构稳定性较好,牢固可靠,耐用性较好。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凸台,沿所述第一通道侧壁周向设置;两个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相对两侧;环形凸起,设置于所述丝杆,所述环形凸起的两侧与所述丝杆侧壁分别形成有卡接槽;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接槽一一对应卡接,所述限位件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一凸台二者上同向的一侧面,以限制所述丝杆相对所述第一通道移动。通过上述设置,通过两个限位件之间的间隔,限位件的端面抵接于环形凸起和第一凸台二者上同向的一侧面,配合第一凸台和环形凸起卡接固定,使得丝杆的端部安装于该安装壳体的安装腔内时形成限位,有助于丝杆安装的稳定性,装配便捷。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凹槽和第二凸台,所述限位凹槽沿所述第二通道侧壁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传动杆侧壁周向设置,所
述第二凸台与所述限位凹槽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传动杆相对所述第二通道移动。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传动杆上下移动,有利于提高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配合的稳定性,结构紧凑,稳定性较好,设计合理,生产成本较低。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组件和所述螺母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螺母座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采用上述结构,运行时,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在传动杆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配合并传动至丝杆后,并通过设置有导向结构,使得螺母座能够在安装腔内稳定地沿着丝杆移动,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0);柜体本体(2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0),所述柜体本体(20)上设置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存放空间(21);驱动装置(30),包括丝杆(31)和驱动组件(32),所述丝杆(3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0),所述驱动组件(32)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31)传动配合,且所述柜体本体(20)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31)螺纹连接的螺母座(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2)包括:驱动电机(321),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0);传动杆(322),与所述驱动电机(321)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321)能够驱动所述传动杆(322)转动,所述传动杆(322)与所述丝杆(31)传动配合;其中,所述丝杆(31)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3),所述传动杆(3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3)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0)上设置有安装组件(40),所述安装组件(40)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丝杆(31)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沿所述安装组件(4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传动杆(322)的端部和所述螺母座(22)皆伸入至所述安装腔内;其中,所述安装组件(40)和所述丝杆(31)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限位结构(50),所述第一限位结构(50)用于限制所述丝杆(31)和所述安装组件(40)的相对位置,所述安装组件(40)和所述传动杆(322)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二限位结构(60),所述第二限位结构(60)用于限制所述传动杆(322)和所述安装组件(40)的相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40)包括:安装壳体(41),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0),所述安装壳体(41)设置有第一腔室(411)以及皆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411)的第一开口(412)、第二开口(413);固定座(4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411)内,所述固定座(42)设置有第二腔室(421)以及皆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421)的第一通道(422)、第二通道(423),所述第一通道(422)对应所述第一开口(412)布置,所述第二通道(423)对应所述第二开口(413)布置,所述第一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雅牌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