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排保护盖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11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排保护盖。该铜排保护盖用于对接插件的接线端子与铜排的连接处进行绝缘防护,接插件的接线端子与铜排通过螺栓紧固连接,铜排保护盖包括第一绝缘保护盖和第二绝缘保护盖,其中,第一绝缘保护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一连接部,第一盖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与螺栓的凸出部分插接;第二绝缘保护盖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第一绝缘保护盖和第二绝缘保护盖相扣合形成防护腔,防护腔用于安装接插件的接线端子、铜排以及螺栓。上述铜排保护盖,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降低了因安装不当而损坏的风险,提高了组装效率,且安装牢固,工作可靠性较高。工作可靠性较高。工作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排保护盖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铜排保护盖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与接插件一般通过铜排进行连接,铜排通过螺栓与接插件的接线端子连接固定并实现电力传输。由于铜排与接插件的连接处带电,裸露在外会导致电池包的短路风险升高,因此,一般使用绝缘保护套包裹铜排与接插件连接处的带电体,传统的绝缘保护套具有弹性变形能力,安装时将绝缘保护套掰开,然后套装铜排与接插件的连接处,利用其弹性变形能力固定,这种结构的绝缘保护套安装和拆卸较为困难,影响生产效率,并且由于安装和拆卸均需掰开绝缘保护套使其发生变形,操作力度过大容易掰坏绝缘保护套,损坏率较高。
[000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铜排保护盖及电池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铜排保护盖,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降低了因安装不当而损坏的风险,提高了组装效率,且安装牢固,工作可靠性较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铜排保护盖,用于对接插件的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铜排保护盖,用于对接插件(200)的接线端子与铜排(300)的连接处进行绝缘防护,所述接插件(200)的接线端子与所述铜排(300)通过螺栓(400)紧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保护盖(100)包括:第一绝缘保护盖(110),包括第一盖体(111)和第一连接部(112),所述第一盖体(11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111),所述第一固定槽(1111)与所述螺栓(400)的凸出部分插接;第二绝缘保护盖(120),包括第二连接部(122),所述第二连接部(1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保护盖(110)和所述第二绝缘保护盖(120)相扣合形成防护腔,所述防护腔用于安装所述接插件(200)的接线端子、所述铜排(300)以及所述螺栓(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保护盖(120)还包括第二盖体(121),所述第二盖体(12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槽(1211),所述第二固定槽(1211)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1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槽(1111)与所述螺栓(400)的头部插接,所述第二固定槽(1211)与所述螺栓(400)的尾部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排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1211)内设有凸台(123),所述凸台(12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槽(1211)内以调节所述第二固定槽(1211)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11)的内壁上还设有限位组件(113),所述限位组件(113)与所述接插件(200)的外壳抵接,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绝缘保护盖(110)沿垂直于所述螺栓(400)的长度方向的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保护盖(120)还包括第二盖体(121),所述第二盖体(121)上设有插槽(1212),所述插槽(1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红饶焰雷宝华佘超粤陈智伟陈朝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