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07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加强板及两组加强支架;加强板固定设置在后背门内板的底部边框上,且与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相接;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后背门锁锁舌的避让孔;两组加强支架组对称设置在加强板的左右两侧,且加强支架组固定连接在后背门内板与后背门外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加强板和两组加强支架组分别连接后背门外板的锁区部位与后背门内板的锁区部位,增大了对后背门外板的支撑强度,可避免后背门外板凹陷变形,且提升了后背门内板锁区部位的安装强度,提升了后背门锁的使用寿命。提升了后背门锁的使用寿命。提升了后背门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背门系统是影响消费感官的部件之一,后背门由后背门内板和后背门外板构成,后背门内板上装配有后背门锁和后背门锁加强件,后背门锁加强件用于提升后背门锁的安装点刚度。
[0003]现有技术中,后背门锁与后背门外板之间的距离较远,后背门锁加强件对后背门外板的支撑刚度不足,易造成后背门外板对应的后背门锁区处的部位凹陷,同时还会导致后背门锁区刚度不足,降低后背门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背门外板凹陷及后背门锁区刚度不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包括:
[0006]加强板,固定设置在后背门内板的底部边框上,且与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相接;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后背门锁锁舌的避让孔;以及
[0007]两组加强支架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加强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加强支架组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背门内板与后背门外板之间。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支架组包括:
[0009]第一加强支架,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后侧面,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后端固定在所述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以及
[0010]第二加强支架,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后侧面,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后端固定在所述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
[0011]其中,在车身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支架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内侧。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包括:
[0013]前竖向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后侧面,且位于所述后背门内板上的门锁安装孔的外围;
[0014]后竖向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所述后竖向固定部上设有第一涂胶槽,所述第一涂胶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后背门外板;在车身左右方向上,所述后竖向固定部位于所述前竖向固定部的外侧;以及
[0015]第一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前竖向固定部及所述后竖向固定部。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竖向固定部包括:
[0017]第一抵接板,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外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抵接板的上端位于所述
门锁安装孔的上方;
[0018]第二抵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抵接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外侧面抵接;以及
[0019]中间连接板,成型于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之间;所述中间连接板向车身后方凸起。
[00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一中间连接部上还设有第一加强筋。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包括:
[0022]前横向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后侧面;
[0023]后横向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所述后横向固定部上设有第二涂胶槽;所述第二涂胶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后背门外板;在车身上下方向上,所述后横向固定部位于所述前横向固定部的上方;以及
[0024]第二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前横向固定部及所述后横向固定部。
[002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间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所述第二中间连接部上还设有第二加强筋。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板包括:
[0027]中间板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底部边框上,中间部位开设有所述避让孔;
[0028]前翻边,成型于所述中间板体的前侧边,且向车身上方翻折;所述前翻边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后侧面抵接,且所述前翻边位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门锁安装孔的下方;以及
[0029]后翻边,成型于所述中间板体的后侧边,且向车身下方翻折;所述后翻边与所述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抵接,所述后翻边上设有第三涂胶槽,所述第三涂胶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后背门外板。
[003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还包括:
[0031]两个侧翻边,分别成型于所述中间板体的左右两侧;所述侧翻边向车身外侧翻折,且所述侧翻边与所述后背门内板的底部边框的上侧面抵接;
[0032]其中,所述侧翻边上设有第三加强筋,所述前翻边上设有第四加强筋。
[0033]本技术提供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加强板固定在后背门内板的底部门框上,且与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相接,两组加强支架组固定在后背门内板和后背门外板之间,加强板和两组加强支架组分别连接后背门外板的锁区部位与后背门内板的锁区部位,增大了对后背门外板的支撑强度,可避免后背门外板凹陷变形,且提升了后背门内板锁区部位的安装强度,提升了后背门锁的使用寿命。
[003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
[0035]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可提升后背门锁区的安装强度,提升后背门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与后背门内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图1中圆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的第一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的第二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
[0043]1、加强板;11、中间板体;111、避让孔;12、前翻边;121、第四加强筋;13、后翻边;131、第三涂胶槽;14、侧翻边;141、第三加强筋;
[0044]2、第一加强支架;21、前竖向固定部;211、第一抵接板;212、第二抵接板;213、中间连接板;22、后竖向固定部;221、第一涂胶槽;23、第一中间连接部;231、第一减重孔;232、第一加强筋;
[0045]3、第二加强支架;31、前横向固定部;32、后横向固定部;321、第二涂胶槽;33、第二中间连接部;331、第二减重孔;332、第二加强筋;
[0046]4、后背门内板;41、门锁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强板(1),固定设置在后背门内板(4)的底部边框上,且与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相接;所述加强板(1)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后背门锁锁舌的避让孔(111);以及两组加强支架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加强支架组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背门内板(4)与后背门外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组包括:第一加强支架(2),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支架(2)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后背门内板(4)的后侧面,所述第一加强支架(2)的后端固定在所述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以及第二加强支架(3),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支架(3)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后背门内板(4)的后侧面,所述第二加强支架(3)的后端固定在所述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其中,在车身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支架(2)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3)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2)包括:前竖向固定部(21),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背门内板(4)的后侧面,且位于所述后背门内板(4)上的门锁安装孔(41)的外围;后竖向固定部(22),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背门外板的前侧面;所述后竖向固定部(22)上设有第一涂胶槽(221),所述第一涂胶槽(221)的槽口朝向所述后背门外板;在车身左右方向上,所述后竖向固定部(22)位于所述前竖向固定部(21)的外侧;以及第一中间连接部(23),连接所述前竖向固定部(21)及所述后竖向固定部(2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竖向固定部(21)包括:第一抵接板(211),与所述后背门内板(4)的外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抵接板(211)的上端位于所述门锁安装孔(41)的上方;第二抵接板(212),位于所述第一抵接板(211)的下方,且与所述后背门内板(4)的外侧面抵接;以及中间连接板(213),成型于所述第一抵接板(211)与所述第二抵接板(212)之间;所述中间连接板(213)向车身后方凸起。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背门锁区加强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春波黄仁田王美玲李欢朝王霄田朝赵红兴娄楚伦朱家修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