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90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包括:电池座架(1),电池座架(1)上开设有数个用于放置锌银电池(2)的孔座(11);可调支撑架(3),若干个可调支撑架(3)平行设置于电池座架(1)两端之间;滴灌装置(4),数个滴灌装置(4)分别可拆卸安装于各个可调支撑架(2)上;其中,每个滴灌装置(4)的下端位于相对应孔座(11)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能够将电解液有序可靠地注入电池组内,实现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达到提高加注效率,同时解决了电解液溅出灼伤人、烧坏衣服、腐蚀电池极柱的情况发生。发生。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注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主要是用于电动力水下航行体锌银电池电解液的加注作业,属于水下航行体锌银电池电解液的加注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众多水下航行体的动力由电池提供,其中一种常用的电池为二次动力电池,二次动力电池也称之为人工激活干式荷电锌银电池,根据工艺要求及相关使用要求,每只单体电池均要加注一定重量的专用电解液,例如某型号的动力电池需要加注的电解液重量为364g
±
3g。
[0003]注液激活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将电池置于工作台上,打开注液口;接着将注液漏斗放置在注液口上;最后操作人员分数次将专用电解液注入电池中。
[0004]采用当前的电解液加注方法存在问题:(1)工作量大,加注时间长,需要的操作人员多。需要五个工作人员分工合作,两人开启电解液瓶盖,三人给电池加注电解液,一直不间断的工作一个上午的时间才能完成工作。(2)加注效率低。由于电池内部的空气短时间内不能排完,所以电解液要分多次加注,这期间工作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电解液注入的情况,以免溢出。虽然每次加注工作大家都非常谨慎、认真,但都会发生电解液溢出的情况,一旦溢出后要用硼酸水对电池清洗擦拭;(3)电解液易溅出,灼伤人体、烧坏衣服、腐蚀电池极柱。在加注电解液时,电池内部的空气排出后会产生气泡,气泡破裂会导致电解液溅出,另外人为操作不慎也会导致电解液溅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可知,每次电解液的加注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液体溅出而灼到人、烧坏衣服、腐蚀电池极柱的事情况。
[0005]因此,需研制一种安全可靠、效率高效的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能够将电解液有序可靠地注入电池组内,实现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达到提高加注效率,同时解决了电解液溅出灼伤人、烧坏衣服、腐蚀电池极柱的情况发生。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的改进,包括:
[0009]电池座架(1),电池座架(1)上开设有数个用于放置锌银电池(2)的孔座(11);
[0010]可调支撑架(3),若干个可调支撑架(3)平行设置于电池座架(1)两端之间;
[0011]滴灌装置(4),数个滴灌装置(4)分别可拆卸安装于各个可调支撑架(3)上;
[0012]其中,每个滴灌装置(4)的下端位于相对应孔座(11)的正上方。
[001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电池座架(1)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孔座(11)横向纵向等距开设有于电池座架(1)上。
[0014]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座架(1)的两端均连接有数个用于安装可调支撑架(3)的支撑安装座(12),两端的支撑安装座(12)彼此呈对称设置,其中,每端电池座架(1)的支撑安装座(12)等距设置。
[0015]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支撑架(3)包括:
[0016]可调竖杆(31),可调竖杆(31)的上段等距或不等距开设有数个竖杆调节孔;
[0017]可调横杆(32),可调横杆(32)上等距开设有数组用于安装滴灌装置(4)的滴灌装置安装孔(321);
[0018]调节套筒(33),调节套筒(33)对称设置于可调横杆(32)的两端,调节套筒(33)上开设有固定孔;
[0019]调节插销(34),调节插销(34)用于调节可调横杆(32)高度。
[0020]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滴灌装置(4)包括滴管组件和连接座(41),滴管组件对称设置在连接座(41)的两侧,其中,连接座(41)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可调横杆(32)适配连接的凸起部,在凸起部上开设有与滴灌装置安装孔(321)相对应的连接孔。
[0021]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滴管组件包括:
[0022]漏斗(42);
[0023]尖锥(43),尖锥(43)设置于漏斗(42)内,且尖锥(43)的一端高于漏斗(42)的开口端;
[0024]滴管(44),滴管(44)连通连接设置于漏斗(42)的下端;
[0025]流量调节阀(45),流量调节阀(45)设置于漏斗(42)和滴管(44)之间,用于控制漏斗(42)内电解液的流量。
[0026]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在滴管(44)的上还连通连接设有滴壶(46),滴壶(46)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观察电解液的流量。
[0027]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斗(42)的截面呈平行梯形状,在漏斗(42)内部还设有过滤网。
[0028]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滴管(44)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观察电解液的流量。
[0029]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安装座(1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可调支撑架(3)的支撑安装座口,在支撑安装座口一侧还可贯通开设有锁紧孔,锁紧孔内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的端部连接有防滑护垫。
[0030]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已经制作完成的该一种装置加以安装作为备用。
[0031]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将待加注电解液的锌银电池(2)安装到电池座架(1)上的孔座(11)内,直至孔座(11)内都装满锌银电池(2);
[0032]然后,操作人员将装有滴灌装置(4)的可调支撑架(3)安装到电池座架(1)两端相对应的支撑安装座(12)内,调节可调横杆(32)高度,使滴管(44)下端插入锌银电池注液孔内,并用调节插销(34)锁定可调横杆(32),再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剩下的几个可调支撑架(3);
[0033]紧接着,操作人员打开电解液瓶盖,露出出口上的密封堵,将电解液瓶倒置过来,出口对准漏斗(42)上的尖锥(43)刺破密封堵,电解液从滴灌装置(4)慢慢地滴入锌银电池内;使用同样的方法,将电解液置于其它漏斗(42)内,灌装到其余锌银电池(2)内;
[0034]最后,电解液加注完成后,把可调支撑架(3)拆下,将加满电解液的锌银电池(2)拿出来进行后续的工作,再把整套加注装置用硼酸水清洗擦拭干净并恢复原样,用塑料纸包裹住并放置好,以待下次使用。
[0035]在使用过程中,尖锥(43)刺破倒置过来电解液密封堵后,电解液从上至下依序经过漏斗(42)、流量调节阀(45)、滴管上段、滴壶(46)、滴管下段慢慢地滴入锌银电池注液孔内。
[003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37]1、本技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座架(1),电池座架(1)上开设有数个用于放置锌银电池(2)的孔座(11);可调支撑架(3),若干个可调支撑架(3)平行设置于电池座架(1)两端之间;滴灌装置(4),数个滴灌装置(4)分别可拆卸安装于各个可调支撑架(3)上;其中,每个滴灌装置(4)的下端位于相对应孔座(11)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座架(1)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孔座(11)横向纵向等距开设有于电池座架(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座架(1)的两端均连接有数个用于安装可调支撑架(3)的支撑安装座(12),两端的支撑安装座(12)彼此呈对称设置,其中,每端电池座架(1)的支撑安装座(12)等距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架(3)包括:可调竖杆(31),可调竖杆(31)的上段等距或不等距开设有数个竖杆调节孔;可调横杆(32),可调横杆(32)上等距开设有数组用于安装滴灌装置(4)的滴灌装置安装孔(321);调节套筒(33),调节套筒(33)对称设置于可调横杆(32)的两端,调节套筒(33)上开设有固定孔;调节插销(34),调节插销(34)用于调节可调横杆(32)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银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张传达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五〇试验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