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及其快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84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该天线综控单元包括壳体、集成设置于壳体内腔组成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主控板、信标机、第一功分器、切换开关、滤波器、中继放大器、第二功分器、电源、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以及设置在壳体前端面的第一混合连接器;切换开关、第二功分器、电源、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以及主控板分别与第一混合连接器信号连接;第一混合连接器能够通过插装的方式与天线伺服执行机构信号连接。该天线综控单元不需要对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各单元单独进行安装、防护,也不需在安装时对各单元进行繁琐的走线和固定,天线综控单元能够进行整体安装,整体防护。整体防护。整体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及其快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卫星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及其快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天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天线的组成从功能上划分,主要包括由主控板、信标机、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和切换开关等连接构成的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以及天线伺服执行机构。
[0003]市面上常见的天线,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中的主控板、信标机、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和切换开关等组成单元多为单独外购的成品件,应用时每个单元独立安装,分散布局。这种布局方式有以下几个缺点:
[0004](一)每个单元分散布局,需单独安装和拆卸,且拆装时需要插拔航插,无法实现快速拆装;
[0005](二)分散布局的单元之间通过线缆连接,需要考虑走线和线缆固定等问题,比较繁琐;
[0006](三)多数外购单元不具备防护性,为了满足天线的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等要求,还需对每个单元单独进行额外防护性设计,造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线综控单元,解决了天线的主控板、信标机、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和切换开关等组成单元分散布局导致的无法快速拆装、需要繁琐的走线和线缆固定、需要对每个单元单独进行额外防护性设计的问题。
[0008]该天线综控单元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其组成包括壳体、集成设置于壳体内腔组成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主控板、信标机、第一功分器、切换开关、滤波器、中继放大器、第二功分器、电源、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以及设置在壳体前端面的第一混合连接器;
[0010]所述切换开关、第二功分器、电源、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以及主控板分别与第一混合连接器信号连接;
[0011]所述第一混合连接器能够通过插装的方式与天线伺服执行机构信号连接。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件;
[0013]所述紧固件固接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面,用于将所述天线综控单元与天线的安装结构固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松不脱螺钉。
[001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后端面的边线设置有凸起;
[0016]所述凸起设置有通孔,所述松不脱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后压铆于所述凸起。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滑块;
[0018]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面,用于将所述天线综控单元与天线的安装结构滑
动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后端面还设置有把手。
[0020]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快装结构,能够对上述天线综控单元进行快速拆装。
[0021]该天线综控单元快装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2]一种用于上述天线综控单元的快装结构,其组成包括前支撑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后支撑板和底支撑板;
[0023]所述前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所述右支撑板、所述后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支撑板的前端、左端、右端和后端,组成容室;且所述前支撑板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混合连接器插接的第二混合连接器;所述底支撑板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轨;所述后支撑板设置有能够供所述天线综控单元的壳体穿过的开口;
[0024]安装所述综控单元时,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的滑动配合,将所述综控单元从所述开口推入所述容室,使所述第一混合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混合连接器插接,所述松不脱螺钉与所述后支撑板螺纹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凹槽;
[0026]所述天线综控单元安装于所述快装结构时,所述凸起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且所述松不脱螺钉旋入所述凹槽的螺纹孔。
[0027]进一步地,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的前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平行的长圆孔;
[0028]所述前支撑板通过螺钉紧固于所述长圆孔。
[0029]进一步地,所述底支撑板还延伸至所述前支撑板的前方,并在延伸部设置有圆孔;
[0030]所述圆孔用于安装方位转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快装结构与天线的云台转动连接。
[0031]有益效果:
[0032]1、天线综控单元包括集成设置在壳体内腔组成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主控板、信标机、第一功分器、切换开关、滤波器、中继放大器、第二功分器、电源、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以及设置在壳体前端面的第一混合连接器,第一混合连接器与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且能够通过插装的方式与天线伺服执行机构信号连接。如此,不需要对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各单元单独进行安装、防护,也不需在安装时对各单元进行繁琐的走线和固定,天线综控单元能够进行整体安装,整体防护,而且,拆装时无需插拔航插,只需通过第一混合连接器进行插接,能够进一步提升拆装速度。
[0033]2、通过使用松不脱螺钉对天线综控单元进行紧固,如此,无需借用任何工具而只需用手拧动松不脱螺钉就能对天线综控单元进行快速的拆装。
[0034]3、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把手,能够方便天线综控单元的拆装。
[0035]4、安装天线综控单元时,通过滑块与滑轨的滑动配合,将综控单元从后支撑板的开口推入容室,使第一混合连接器与第二混合连接器插接,松不脱螺钉与后支撑板螺纹连接,而且,在拆下综控单元时,只需要拧动松不脱螺钉,拉动把手,抽拉出综控单元即可,如此,无需插拔航插,也无需借用其它工具就能快速地将综控单元拆装。
[0036]5、天线综控单元安装于快装结构时,综控单元后端面的凸起抵接于后支撑板上凹槽的底面,且松不脱螺钉旋入凹槽的螺纹孔,如此,凹槽既起到了对综控单元进行限位的作
用,又起到了与松不脱螺钉螺纹配合,进而固定综控单元的作用。
[0037]6、前支撑板通过螺钉紧固于左支撑按和右支撑板上设置的长圆孔,如此,能够通过调整螺钉在长圆孔中的位置,灵活调整前支撑板的位置,以使综控单元推入容室时,第一混合连接器与第二混合连接器能够刚好插接。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天线综控单元单元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天线综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图1中天线综控单元的底部和前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图1中天线综控单元与快装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42]图5为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3]其中,1-壳体,101-第一混合连接器,102-松不脱螺钉,103-凸起,104-把手,105-滑块,2-快装结构,201-前支撑板,202-左支撑板,203-右支撑板,204-后支撑板,205-底部支撑板,206-第二混合连接器,207-滑轨安装板,208-开口,209-凹槽,210-长圆孔,211-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45]实施例一:
[004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如图1~图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集成设置于壳体内腔组成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主控板、信标机、第一功分器、切换开关、滤波器、中继放大器、第二功分器、电源、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以及设置在壳体前端面的第一混合连接器;所述切换开关、第二功分器、电源、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以及主控板分别与第一混合连接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混合连接器能够通过插装的方式与天线伺服执行机构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固接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面,用于将所述天线综控单元与天线的安装结构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松不脱螺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面的边线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有通孔,所述松不脱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后压铆于所述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面,用于将所述天线综控单元与天线的安装结构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天线综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面还设置有把手。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综控单元的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板、左支撑板、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向征韩宝磊赵亭军金晶刘羽桂晓明张森枝李新龙姚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