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包括安置主框架、灯头防护机构和外框加固机构,所述安置主框架的前端设置有灯头防护机构,且安置主框架的两侧分布有外框加固机构,所述安置主框架包括灯筒、卡合架、绑带、魔术贴和磁吸板,且灯筒的底端设置有卡合架。该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操作者可通过将此灯筒底端贴合于作业设备或工具上,通过卡合架配合绑带相互连接固定,也可通过此灯筒两侧磁吸板与金属材质的设备贴合,让此灯筒固定于设备表面,起到辅助照明作用,此照明器通过多种安置方式,可在多种井下作业环境和设备上使用,还可以绑固于作业人员手臂等部位,便于携带,使用更加轻便和快捷,提升作业安全性。提升作业安全性。提升作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井下作业设备辅助照明装置
,具体为一种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矿井下作业系指常年在矿山井下从事各种劳动,不包括临时性的工作,如医务人员下矿井进行治疗和抢救等,如矿井下开采、探测及井下工程等工作内容,而井下作业设备则是主要用于矿井下作业的施工工具设备等,如安全帽、探测仪等,一般配合照明装置进行使用,以保证矿井下视野的明亮和安全,便于施工等作业的安全进行。
[0003]现有矿井下作业时,其使用的照明设备多为头戴式探照灯或手电筒等,而在作业检测人员携带工具较多,如井下探测仪或铁锹工具等,在一手持手电,一手持多样工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作业,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包括安置主框架、灯头防护机构和外框加固机构,所述安置主框架的前端设置有灯头防护机构,且安置主框架的两侧分布有外框加固机构,所述安置主框架包括灯筒、卡合架、绑带、魔术贴和磁吸板,且灯筒的底端设置有卡合架,所述卡合架的底端两侧分布有绑带,且绑带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所述灯筒的外壁贴合有磁吸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灯筒与卡合架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磁吸板沿着灯筒两侧外壁对称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绑带与卡合架两端相连接,且绑带设置有两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灯头防护机构包括灯头罩、防滑槽、防护镜片、螺纹槽和密封胶圈,且灯头罩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所述灯头罩的内部设置有防护镜片,且防护镜片的四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灯头罩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胶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灯头罩通过螺纹槽与安置主框架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螺纹槽沿着灯头罩四周外壁等距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框加固机构包括玻纤层板、胶质层和不锈钢框架,且玻纤层板的四周外壁设置有胶质层,所述胶质层的四周外壁设置有不锈钢框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玻纤层板沿着安置主框架两端对称分布,且安置主框架与胶质层和不锈钢框架之间相粘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操作者可通过将此灯筒底端贴合于作业设备或工具上,通过卡合架配合绑带相互连接固定,也可通过此灯筒两侧磁吸板与金属材质的设备贴合,让此灯筒固定于设备表面,起到辅助照明作
用,此照明器通过多种安置方式,可在多种井下作业环境和设备上使用,还可以绑固于作业人员手臂等部位,便于携带,使用更加轻便和快捷,提升作业安全性。
[0013]在此照明器应用于井下作业时,通过灯头罩与防护镜片组合,可避免照明器照明灯部分集尘,从而影响照明亮度,且可随时替换。
[0014]通过玻纤层板为两端结构的内壁夹层,配合胶质层将两组不锈钢框架与照明器两端固定,形成稳定结构,对整体照明器提供防护和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灯头防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外框加固机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安置主框架;101、灯筒;102、卡合架;103、绑带;104、魔术贴;105、磁吸板;2、灯头防护机构;201、灯头罩;202、防滑槽;203、防护镜片;204、螺纹槽;205、密封胶圈;3、外框加固机构;301、玻纤层板;302、胶质层;303、不锈钢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包括:安置主框架1的前端设置有灯头防护机构2,且安置主框架1的两侧分布有外框加固机构3,安置主框架1包括灯筒101、卡合架102、绑带103、魔术贴104和磁吸板105,且灯筒101的底端设置有卡合架102,卡合架102的底端两侧分布有绑带103,且绑带103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104,灯筒101的外壁贴合有磁吸板105,灯筒101与卡合架1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磁吸板105沿着灯筒101两侧外壁对称分布,绑带103与卡合架102两端相连接,且绑带103设置有两组,在此照明器使用中,操作者可通过将此灯筒101底端贴合于作业设备或工具上,如铁锹柄上,将其卡合架102与其贴合后,再将两组绑带103环绕通过魔术贴104相互连接固定,完成固定,也可以通过此灯筒101两侧外壁设置的磁吸板105与金属材质的设备贴合,让此灯筒101固定于设备表面,起到辅助照明作用,此照明器通过多种安置方式,可在多种井下作业环境和设备上使用,还可以绑固于作业人员手臂等部位,便于携带,使用更加轻便和快捷,提升作业安全性。
[0020]如图2所示,一种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灯头防护机构2包括灯头罩201、防滑槽202、防护镜片203、螺纹槽204和密封胶圈205,且灯头罩201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202,灯头罩20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镜片203,且防护镜片203的四周设置有螺纹槽204,灯头罩20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胶圈205,灯头罩201通过螺纹槽204与安置主框架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螺纹槽204沿着灯头罩201四周外壁等距分布,在此照明器应用于井下作业时,通过灯头罩201与防护镜片203组合,可避免照明器照明灯部分集尘,从而影响照明亮度,若防护镜片203表面过于脏乱,可通过拧转灯头罩201将其从照明器拆下,再将卡合的防护镜片203拆除清洗或替换,便于使用,再按照同样方式安装拧紧,操作便捷且密封胶圈205可保持良好的安置稳定和密封性。
[0021]如图3所示,一种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外框加固机构3包括玻纤层板301、胶质层302和不锈钢框架303,且玻纤层板301的四周外壁设置有胶质层302,胶质层302的四周外壁设置有不锈钢框架303,玻纤层板301沿着安置主框架1两端对称分布,且安置主框架1与
胶质层302和不锈钢框架303之间相粘接,在此照明器使用中,可通过玻纤层板301为两端结构的内壁夹层,配合胶质层302将两组不锈钢框架303与照明器两端固定,形成稳定结构,对整体照明器提供防护和结构稳定。
[0022]综上,该照明器及井下作业设备在使用时,首先使用中,操作者可通过将此灯筒101底端贴合于作业设备或工具上,如铁锹柄上,将其卡合架102与其贴合后,再将两组绑带103环绕通过魔术贴104相互连接固定,完成固定,也可以通过此灯筒101两侧外壁设置的磁吸板105与金属材质的设备贴合,让此灯筒101固定于设备表面,进行辅助照明使用,而防护镜片203表面若过于脏乱,可通过拧转灯头罩201将其从照明器拆下,再将卡合的防护镜片203拆除清洗或替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器,包括安置主框架(1)、灯头防护机构(2)和外框加固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主框架(1)的前端设置有灯头防护机构(2),且安置主框架(1)的两侧分布有外框加固机构(3),所述安置主框架(1)包括灯筒(101)、卡合架(102)、绑带(103)、魔术贴(104)和磁吸板(105),且灯筒(101)的底端设置有卡合架(102),所述卡合架(102)的底端两侧分布有绑带(103),且绑带(103)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104),所述灯筒(101)的外壁贴合有磁吸板(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筒(101)与卡合架(1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磁吸板(105)沿着灯筒(101)两侧外壁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03)与卡合架(102)两端相连接,且绑带(103)设置有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防护机构(2)包括灯头罩(201)、防滑槽(202)、防护镜片(203)、螺纹槽(204)和密封胶圈(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邴辉,何宇枫,郑学东,邴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联顺辉天津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