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特别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以及用于雾化保健药物、治疗药物等物质的电子设备可统称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以及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能的电池组件,而雾化器的结构一般包括外壳体以及雾化芯,其中,外壳体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气流通道以及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雾化芯一般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液体和发热体,雾化芯安装于气流通道的气流流通路径上并与储液腔相连通,雾化器的雾化过程一般如下:雾化液从储液腔流入至雾化芯的导液体与发热体相连接的区域,在发热体的加热作用下,发热体周围的雾化液被雾化而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当用户进行抽吸时,会在气流通道中形成抽吸气流,气溶胶跟随抽吸气流一起流出至雾化器外部而被用户所吸食。
[0003]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雾化芯所采用的发热体通常为实体的金属发热体,由于金属发热体是实心结构,因此金属发热体加热周围的雾化液所产生的气溶胶是无法穿过金属发热体而传输到气流通道中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液体,具有雾化表面;发热体,由致密导电陶瓷材料制成,所述发热体的表面上分布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气孔,且所述发热体设有多个所述通气孔的其中一个表面与所述雾化表面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呈片状,且所述发热体沿其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各个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雾化表面紧密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包括第一导液部和第二导液部,所述第一导液部具有所述雾化表面且所述第一导液部的材料为多孔陶瓷,所述第二导液部的材料为纤维棉、无纺布或者混纺纤维,沿所述发热体的厚度方向,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一导液部、所述第二导液部依次层叠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部呈片状,且所述第一导液部的厚度为0.2mm~1mm;且/或,所述第二导液部呈片状或块状,所述第二导液部厚度为1mm~30m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包括第一导液部和第二导液部,所述第一导液部具有所述雾化表面且所述第一导液部的材料为多孔陶瓷,所述第二导液部的材料为纤维棉、无纺布或者混纺纤维,所述第一导液部背向所述发热体的一侧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导液部设于所述容纳槽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具有与所述雾化表面相对的进液壁面,所述进液壁面与所述雾化表面之间的厚度为0.2mm~1mm;且/或,所述第二导液部呈片状或块状,沿所述发热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导液部厚度为1mm~30mm。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围合设置并形成中空贯通的透气通道,所述雾化表面为所述导液体的一端端面,所述发热体上还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2mm~10mm,多个所述通气孔环绕所述透气孔设置,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透气通道对应连通设置。8.如权利要求2
‑
7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包括第一正极线脚和第一负极线脚,所述发热体还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正极线脚与所述第一端部电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线脚与所述第二端部电连接;或者,所述发热体还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金属涂层,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二金属涂层;或者,所述雾化芯还包括第一正极线脚和第一负极线脚,所述发热体还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金属涂层,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二金属涂层,所述第一正极线脚与所述第一金属涂层相焊接,所述第一负极线脚与所述第二金属涂层相焊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雾化表面为所述导液体的内壁面,所述发热体围合设置并形成中空贯通的通气道,且所述发热体具有相对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各个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外周表面和所述内周表面,所述外周表面与所述雾化表面紧密接触。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涛,彭争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