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留置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69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4
一种防脱落留置导尿管,包括导尿管身,所述导尿管身前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穿入尿道的前段头,所述前段头外侧设置有扁形球囊,所述扁形球囊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头,所述导尿管身异于前段头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孔与冲洗孔,所述前段头内部环管身位置设置有一或两根不锈钢丝线,所述前段头距离管尖10mm位置设置有两排宽1mm、长5mm的侧槽,所述侧槽边缘为倒圆角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脱落留置导尿管,由于在导尿管身上设置有可充气或注射盐水的扁形球囊,可避免导尿管从尿道脱落,前段头上设置的侧槽可防止前端孔堵住时,侧孔还能进行疏导尿液,且本导尿管具有较好的密闭性,使导尿可在无菌的情况下进行,极大降低了尿道感染的概率。染的概率。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留置导尿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防脱落留置导尿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包括:尿潴留,需严格计算排尿量的重大疾病,尤其是手术时间被延长或泌尿外科手术后的患者。留置导尿管是尿失禁的最终治疗措施,尤其是当合并有皮肤损伤,骶骨或会阴部位存在压疮的情况下则更是如此。根据适应症的不同,可短期或长期(>30天)使用导尿管。如果需要在膀胱内长期置入引流管,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方法(CISC)要优于留置导尿管的方法,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可以使用CISC方法。
[0003]留置导尿是临床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其目的为引流尿液,准确记录尿量,做泌尿系统相关检查,防止术中误伤,降低术后切口张力,泌尿系手术后用于膀胱冲洗,保持会阴部干燥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指留置尿管期间或拔除导尿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其发生率仅次于肺部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主要为导尿管导致的逆行感染。在2017年06月01日开始实施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规范》中提出:1.应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2.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因此,急需一种功能性全面的留置导尿管应用于临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留置导尿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留置导尿期间术中误伤导致尿道感染以及导尿管脱落的技术性缺陷。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防脱落留置导尿管,包括导尿管身,所述导尿管身前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穿入尿道的前段头,所述前段头外侧设置有扁形球囊,所述扁形球囊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头,所述导尿管身异于前段头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孔与冲洗孔。
[0007]优选地,所述前段头内部环管身位置设置有一或两根不锈钢丝线,所述前段头距离管尖10mm位置设置有两排宽1mm、长5mm的侧槽,所述侧槽边缘为倒圆角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前段头以及导尿管身构成的管体为锥体结构,前端狭窄,向后变大,渐变角度为2
°

[0009]优选地,所述导尿管身内部设置有单向的隔膜。
[0010]优选地,所述扁形球囊边缘设置有可充气的耳朵,所述耳朵与扁形球囊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导尿管身在排液孔处设有一个带卡扣的固定夹。
[0012]优选地,所述导尿管身内部设置有钢丝绳。
[0013]优选地,所述导尿管身的管体材质采用聚氨酯。
[0014]优选地,所述导尿管身的后端设置有两个密封塞,用于密封冲洗孔和排液孔的盖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防脱落留置导尿管,由于在导尿管身上设置有可充气或注射盐水的扁形球囊,可避免导尿管从尿道脱落,前段头上设置的侧槽可防止前端孔堵住时,侧孔还能进行疏导尿液,且本导尿管具有较好的密闭性,使导尿可在无菌的情况下进行,极大降低了尿道感染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防脱落留置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前段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导尿管身1,前段头2,扁形球囊3,充气头4,排液孔5,冲洗孔6,侧槽7,隔膜8,耳朵9,固定夹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如图1所示,一种防脱落留置导尿管,包括导尿管身1,所述导尿管身1前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穿入尿道的前段头2,所述前段头2外侧设置有扁形球囊3,所述扁形球囊3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头4,所述扁形球囊3可通过充气或是注入盐水使之膨胀撑起,所述导尿管身1异于前段头2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孔5与冲洗孔6,所述导尿管身1的后端设置有两个密封塞,用于密封冲洗孔6和排液孔5的盖合。所述前段头2内部环管身位置设置有一或两根不锈钢丝线,所述前段头1距离管尖10mm位置设置有两排宽1mm、长5mm的侧槽7,所述侧槽7边缘为倒圆角结构。所述前段头2以及导尿管身1构成的管体为锥体结构,前端狭窄,向后变大,渐变角度为2
°
。所述导尿管身1内部设置有单向的隔膜8。所述扁形球囊3边缘设置有可充气的耳朵9,所述耳朵9与扁形球囊3连通。所述导尿管身1在排液孔5处设有一个带卡扣的固定夹10。所述导尿管身1内部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导尿管身1的管体材质采用聚氨酯。
[0023]以下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导尿管身1的前端头2内部环管身有一两根不锈钢丝线包在内部,这样能让头部更硬,更容易穿入尿道,且因为不锈钢包在内部,不会金属导致感染发炎。这样头端更硬便于医生或护士更好操作,可以节约手术时间。导尿管身1内部设置的钢丝绳材质柔软,防止在后期导尿中过硬的头端引起患者不适;
[0025]如图2所示,所述前段头1距离管尖10mm的位置周围共有2排宽1mm、长5mm的侧槽7,侧槽7边缘,进行倒圆角设计,可以更光滑有效让尿液排出,防止前端孔堵住时,侧槽7还能进行疏导尿液;
[0026]如图2所示,整个管体为锥形结构,前端狭窄,然后逐渐变大,渐变角度为2
°
,角度轻微变化,可以在置管时缓解患者的不适与疼痛;
[0027]整个管体材质采用聚氨酯,增加柔韧性,聚氨酯材质柔软防止折弯堵塞,排液孔5位置用带银涂层,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
[0028]管体内部有做隔膜8,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通过排液孔5侵入;
[0029]隔膜8是单向,类似单向阀,阀门可以通过膀胱尿液的压力进行单向打开,在给患者管路注射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混合物清洗时,可以有效的防止管路口的细菌带入;
[0030]所述扁形球囊3边缘设置有可充气的耳朵9(适用于部分老年妇女因阴道松弛情况下很容易脱落的情况),当注射进入10ml生理盐水时,中间部分刚好撑起,普通病人可以进行固定。部分特殊老年人,可以注入15ml的生理盐水,这样边上的耳朵刚好支撑起来,增加接触面积起到固定,更能防止导尿管从患者身上脱落;
[0031]现临床导尿管与引流袋接口处,因患者翻身等情况容易出现脱落,将尿液洒到床上。目前市面上这样的接头一般在15N左右。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尿管在后端排液孔5处设有一个带有卡扣的固定夹10,当引流袋接入导尿管后,将固定夹用力按下卡住接头位置。这样能形成30N的强度,能更有效的防止引流袋脱落,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约医生的时间;
[0032]本实施例带有2个密封塞,用于密封冲洗孔和排液孔。在更换引流袋或者未进行冲洗时,可以将管路口密封,有效防止细菌浸入。
[0033]综合本技术的结构可知,本技术的防脱落留置导尿管,由于在导尿管身上设置有可充气或注射盐水的扁形球囊,可避免导尿管从尿道脱落,前段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管身,所述导尿管身前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穿入尿道的前段头,所述前段头外侧设置有扁形球囊,所述扁形球囊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头,所述导尿管身异于前段头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孔与冲洗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落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头内部环管身位置设置有一或两根不锈钢丝线,所述前段头距离管尖10mm位置设置有两排宽1mm、长5mm的侧槽,所述侧槽边缘为倒圆角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落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头以及导尿管身构成的管体为锥体结构,前端狭窄,向后变大,渐变角度为2
°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剑谢秀丽傅可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骨伤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