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氧鼻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67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给氧鼻罩,其中,所述给氧鼻罩包括鼻罩主体、固定带以及给氧管,所述鼻罩主体仿形设置以罩设于患者鼻部,且所述鼻罩主体的边沿环设有气囊,以通过所述气囊贴附于患者面部,形成位于所述鼻罩主体内侧的给氧腔,所述鼻罩主体对应于患者鼻孔的位置开设有过孔;所述固定带安装于所述鼻罩主体,以将所述鼻罩主体固定于患者头部;所述给氧管连通所述过孔以对所述给氧腔内给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鼻导管长时间使用压迫且摩擦鼻中隔以及人中部位,引起患者不适甚至造成表皮破损的问题。损的问题。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氧鼻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给氧鼻罩。

技术介绍

[0002]鼻导管是目前国内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给氧工具,主要使用方式为将鼻导管插入鼻孔前庭经鼻给氧,依从性好,插入较浅,患者易接受。但,由于老年人皮肤末梢功能退化、感觉迟缓,或患者由于疾病原因神志处于意识模糊状态,难以自主发觉并表达需求,而临床护士也存在工作繁忙琐碎、不易关注细节的情况,在使用鼻导管时,鼻导管可能长期压迫、摩擦鼻中隔以及人中部位,引起患者的不适甚至造成表皮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给氧鼻罩,旨在解决现有鼻导管长时间使用压迫且摩擦鼻中隔以及人中部位,引起患者不适甚至造成表皮破损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给氧鼻罩,其中,所述给氧鼻罩包括鼻罩主体、固定带以及给氧管,所述鼻罩主体仿形设置以罩设于患者鼻部,且所述鼻罩主体的边沿环设有气囊,以通过所述气囊贴附于患者面部,形成位于所述鼻罩主体内侧的给氧腔,所述鼻罩主体对应于患者鼻孔的位置开设有过孔;所述固定带安装于所述鼻罩主体,以将所述鼻罩主体固定于患者头部;所述给氧管连通所述过孔以对所述给氧腔内给氧。
[0005]可选地,所述气囊设置有充气口,以使得所述气囊的充气量可调节设置。
[0006]可选地,所述充气口处延伸设置有一充气管。
[0007]可选地,所述过孔对应于患者鼻孔设置有两个,且所述给氧管对应连通两个所述过孔。
[0008]可选地,所述给氧管的侧部开设有给氧口,且所述给氧口连通所述过孔,以使得所述给氧管横向设置避开患者口部。
[0009]可选地,所述鼻罩主体上设置有透明区域。
[0010]可选地,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鼻罩主体,另一端悬置,以使得位于所述鼻罩主体两侧的两个对应的所述固定带环绕患者头部后连接固定。
[0011]可选地,所述鼻罩主体的两侧开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给氧腔的透气孔。
[0012]可选地,所述透气孔处设置有滤网。
[0013]可选地,所述鼻罩主体的内侧对应于患者鼻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护垫。
[00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仿形设置一所述鼻罩主体罩设于患者鼻部,再通过所述给氧管给所述鼻罩主体内侧的所述给氧腔内给氧,以免除将所述给氧管插入鼻孔,在保持甚至提高给氧效率的基础上,避免了所述给氧管接触鼻中隔,同时,所述给氧管固定于所述鼻罩主体,也不再接触压迫患者人中部位,而所述鼻罩主体边沿设置有所述气囊,通过柔性的所述气囊贴附于患者鼻部周围,避免了所述鼻罩主体的压迫与摩擦。综上,所述给氧鼻罩的给氧方式相较于鼻导管插入鼻孔给氧,减小了患者的不适且避免了摩擦造成患者
表皮磨损的情况,同时,设置为鼻罩结构避免了对患者口部的遮挡,不影响患者饮食以及与他人正常交流,满足给氧需求的同时更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给氧鼻罩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附图标号说明:
[0018][0019][002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3]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鼻导管是目前国内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给氧工具,主要使用方式为将鼻导管插入鼻孔前庭经鼻给氧,依从性好,插入较浅,患者易接受。但,由于老年人皮肤末梢功能退化、
感觉迟缓,或患者由于疾病原因神志处于意识模糊状态,难以自主发觉并表达需求,而临床护士也存在工作繁忙琐碎、不易关注细节的情况,在使用鼻导管时,鼻导管可能长期压迫、摩擦鼻中隔以及人中部位,引起患者的不适甚至造成表皮磨损。
[0025]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给氧鼻罩,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给氧鼻罩的一实施例,以下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所述给氧鼻罩进行说明。
[0026]请参阅图1,所述给氧鼻罩100包括鼻罩主体1、固定带3以及给氧管4,所述鼻罩主体1仿形设置以罩设于患者鼻部,且所述鼻罩主体1的边沿环设有气囊2,以通过所述气囊2贴附于患者面部,形成位于所述鼻罩主体1内侧的给氧腔,所述鼻罩主体1对应于患者鼻孔的位置开设有过孔11;所述固定带3安装于所述鼻罩主体1,以将所述鼻罩主体1固定于患者头部;所述给氧管4连通所述过孔11以对所述给氧腔内给氧。
[002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仿形设置一所述鼻罩主体1罩设于患者鼻部,再通过所述给氧管4给所述鼻罩主体1内侧的所述给氧腔内给氧,以免除将所述给氧管4插入鼻孔,在保持甚至提高给氧效率的基础上,避免了所述给氧管4接触鼻中隔,同时,所述给氧管4固定于所述鼻罩主体1,也不再接触压迫患者人中部位,而所述鼻罩主体1边沿设置有所述气囊2,通过柔性的所述气囊2贴附于患者鼻部周围,避免了所述鼻罩主体1的压迫与摩擦。综上,所述给氧鼻罩100的给氧方式相较于鼻导管插入鼻孔给氧,减小了患者的不适且避免了摩擦造成患者表皮磨损的情况,同时,设置为鼻罩结构避免了对患者口部的遮挡,不影响患者饮食以及与他人正常交流,满足给氧需求的同时更具实用性。
[0028]具体地,所述气囊2设置有充气口21,以使得所述气囊2的充气量可调节设置。所述气囊2可以是固定尺寸设置,即生产过程中完成充气密封,如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氧鼻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鼻罩主体,所述鼻罩主体仿形设置以罩设于患者鼻部,且所述鼻罩主体的边沿环设有气囊,以通过所述气囊贴附于患者面部,形成位于所述鼻罩主体内侧的给氧腔,所述鼻罩主体对应于患者鼻孔的位置开设有过孔;固定带,安装于所述鼻罩主体,以将所述鼻罩主体固定于患者头部;以及,给氧管,连通所述过孔以对所述给氧腔内给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氧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设置有充气口,以使得所述气囊的充气量可调节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氧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处延伸设置有一充气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氧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对应于患者鼻孔设置有两个,且所述给氧管对应连通两个所述过孔。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容邓苏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