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47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壳体、进风口、过滤器、导风组件、风轮、风轮电机,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过滤器和风轮依次设置在壳体内,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围绕设置在风轮的外周,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壳体的侧壁设有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风轮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风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自壳体顶部进风、自侧面多面出风的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减小净化器体积,适合多种空气净化场景,同时出风方向与进风方向垂直,形成大范围环流,覆盖室内空间,提高净化效率。提高净化效率。提高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已经广泛地用在家庭、办公室和医院中,以改善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单通道的净化方式,即出风口仅有一个,净化效果较低,且只有一种工作模式,即立式或卧式,使用场景有局限性,应用场景单一。
[0003]CN206449750U公开了多出风口空气净化器,其本体上端为出风部分,下端为进风部分,出风部分的四壁设有侧出风口,出风部分的上盖上设置有上出风口。上述空气净化器整体体积大,在风机的上方进行出风的分配,进风方向和部分出风方向水平,净化效果低。
[0004]CN105214403A公开了多出风口空气净化器,其壳体上设有多个独立的进出风结构,以及多个设置在壳体内的贯流风机,在相邻设置的贯流风机与进风口之间均安装有过滤装置。上述空气净化器虽然体积减小,但是其一,需要多个风机,其二,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相邻,净化效果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净化器净化器体积大和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壳体、进风口、过滤器、导风组件、风轮、风轮电机,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过滤器和风轮依次设置在壳体内,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围绕设置在风轮的外周,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壳体的侧壁设有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风轮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风轮。
[0008]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有四个。
[0009]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方形。
[0010]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包括沿周向分布设置的涡轮扇叶,涡轮扇叶的外侧相互连接。
[0011]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涡轮扇叶的内侧围成安装风轮电机的空间。
[0012]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包括弧形导风壁,所述导风壁与风轮的距离沿出风方向逐渐扩大。
[0013]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弧形导风壁两侧的第一闭合壁和第二闭合壁,第一闭合壁和第二闭合壁不与弧形导风壁连接的一侧分别连接在壳体的内壁,其中一个导风板的第一闭合壁和其相邻的导风板的第二闭合壁之间形成所述出风通道。
[0014]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有进风网。
[0015]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所述进风网的中间设为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在
所述开口的上方,所述盖板和所述进风网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盖板的投影面覆盖所述开口。
[0016]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壁挂结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过滤器和风轮依次设置在壳体内,导风组件的多个导风板围绕设置在风轮的外周,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形成自壳体顶部进风、自侧面多面出风的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减小净化器体积,适合多种空气净化场景,同时出风方向与进风方向垂直,形成大范围环流,覆盖室内空间,提高净化效率。
[0019]2、四个导风板形成四个出风通道,壳体的截面设置为方形,外形美观。
[0020]3、风轮电机安装在风轮的内侧,进一步减小整机体积。
[0021]4、导风板包括弧形导风壁,导风壁与风轮的距离沿出风方向逐渐扩大,利用伯努利原理,提高风速,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
[0022]5、导风板还包括第一闭合壁和第二闭合壁,进一步提高风速。
[0023]6、进风口设置进风网和盖板,盖板的投影面覆盖进风网的开口,外形美观,避免杂物掉落,也提高了进风面积。
[0024]7、壳体的底面设置壁挂结构,使净化器可立式使用也可卧式使用,
[0025]满足多种工作模式需要,使用方便灵活。
[002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净化器的主视图。
[0028]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净化器的侧视图。
[0029]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净化器带部分剖面的立体图。
[0030]图4是图2中A

A方向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净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进风口、过滤器2、导风组件、风轮4、风轮电机5。
[0033]本实施例的整体外形上,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的侧壁为方形筒状结构,壳体1的顶面为进风口,设有进风网11和盖板12,进风网11上设有进风孔,如图3所示,进风网11的中间设为开口,所述盖板12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上方,盖板12和进风网11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盖板12的投影面覆盖所述开口,外形美观,避免杂物掉落,也提高了进风面积。壳体1的四个侧面分别设为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出风格栅13,壳体1的底面设为底座14,底座14的底面设有壁挂结构15。本实施例形成自壳体1顶部进风、自侧面多面出风的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减小净化器体积,适合多种空气净化场景,同时出风方向与进风方向垂直,形成大范围环流,覆盖室内空间,提高净化效率。净化器可立式使用也可卧式使用,满足多种工作模式需要,使用方便灵活。
[0034]本实施例的净化器的内部结构上,结合图3、图4和图5,过滤器2和风轮4依次设置
在壳体1内,导风组件包括四个导风板3,四个导风板3围绕设置在风轮4的外周,相邻两个导风板3之间形成出风通道,风轮电机5驱动连接所述风轮4。
[0035]具体的,所述风轮4包括沿周向分布设置的涡轮扇叶41,涡轮扇叶41的外侧相互连接,涡轮扇叶41的内侧围成安装风轮电机5的空间,使净化器结构紧凑,进一步减小净化器体积,
[0036]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导风板3包括弧形导风壁31,所述导风壁31与风轮4的距离沿出风方向逐渐扩大。所述导风板3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弧形导风壁31两侧的第一闭合壁32和第二闭合壁33,第一闭合壁32和第二闭合壁33不与弧形导风壁31连接的一侧分别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其中一个导风板3的第一闭合壁和其相邻的导风板3的第二闭合壁之间形成所述出风通道。在风轮4作用下,自进风口的风经过过滤器2过滤净化后自风轮4的侧面出风,在导风板3的作用下,分流成四股分别自出风口_1、出风口_2、出风口_3、出风口4出风。
[0037]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进风口、过滤器、导风组件、风轮、风轮电机,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过滤器和风轮依次设置在壳体内,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围绕设置在风轮的外周,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壳体的侧壁设有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风轮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风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有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包括沿周向分布设置的涡轮扇叶,涡轮扇叶的外侧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涡轮扇叶的内侧围成安装风轮电机的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面出风的空气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文俞定经吴荣炜王跃能赵超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