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36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包括软管(1),所述软管(1)沿输液方向依次安装有防脱穿刺器(2)、过滤止流滴斗(3)、流量微调器(4)、精密过滤器(5)、静脉针(6),防脱穿刺器(2)上部位置设有防脱环(7),过滤止流滴斗(3)内部安装有过滤膜片(8),过滤止流滴斗(3)在过滤膜片(8)下方放置有止流浮球(9),防脱穿刺器(2)、静脉针(6)上套接有防护套(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穿刺器的脱落、防止流量调节器的松动、防止过滤器堵塞、防止滴空,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操作时间。操作时间。操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耗材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在临床上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而且方便实惠,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给医疗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如瓶塞刺穿器会出现脱落的现象,导致输液器掉落造成输液器被污染;流量调节器容易松动,特别是在冬季被压扁的输液管和调速器容易自动复位,造成输液流量瞬间变大、滴数不准,给患者带来痛苦,需要医护人员增加巡逻次数,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药液中存在的一些微粒需要经过过滤器过滤,否则会给患者带来危害,而现有的过滤器常出现被堵住的现象;输液器在药液滴完后需要立即关闭,但是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繁忙,患者粗心大意,经常会出现滴空的现象。
[0003]申请号为202020016803.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该专利通过过滤盒的内部安装的转轴、挡板、过滤块、调节板实现过滤块被堵塞后切换另一个过滤块的功能,从而解决过滤块被堵的情况。但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过滤器的过滤能力最重要的是过滤面积,该专利为了实现切换过滤块功能将整个过滤面分成了6个过滤块,这就导致单个过滤块的过滤能力被极大的减少,输液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切换过滤块,达到的效果却与相同圆面积下的过滤器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包括软管,软管沿输液方向依次安装有防脱穿刺器、过滤止流滴斗、流量微调器、精密过滤器、静脉针,防脱穿刺器上部位置设有防脱环,过滤止流滴斗内部安装有过滤膜片,过滤止流滴斗在过滤馍片下方放置有止流浮球,防脱穿刺器、静脉针上套接有防护套,过滤止流滴斗上方的软管上设有胶塞注药口,流量微调器两侧的内壁上设有导槽、锯齿台,导槽、锯齿台上卡接有滑块。
[0006]进一步的,过滤膜片的过滤孔径为5

10μm,精密过滤器的过滤孔径≤5μm。
[0007]进一步的,防脱穿刺器还包括卡盘,卡盘位于防脱穿刺器的中间位置,防脱环位于卡盘上方,防脱环外直径大于防脱穿刺器的外直径,卡盘下方的防脱穿刺器通过软管并联有空气过滤器。
[0008]进一步的,流量微调器的两端和上顶面为敞口装,流量微调器的上顶面为倾斜状,导槽位于流量微调器内壁的中间位置,锯齿台位于导槽的上方,流量微调器外壁上设有流量刻度。
[0009]进一步的,滑块上顶面设有防滑凸起,滑块上顶面的两侧设有位置标示,滑块下底面为弧状。
[0010]进一步的,滑块两侧设有耳板,耳板下底面为锯齿状,耳板的锯齿状结构与锯齿台相匹配,滑块两侧在耳板下方位置设有凸柱,滑块的下方通过凸柱卡接在导槽内,滑块的上方通过耳板卡接在锯齿台上。
[0011]进一步的,导槽从流量微调器的一端以平行于流量微调器下底面的角度延伸至中部后再以平行于流量微调器上顶面的角度延伸至流量微调器的另一端。
[0012]进一步的,过滤止流滴斗下端为圆锥形,止流浮球直径大于软管直径。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防脱穿刺器刺入瓶塞后,防脱环卡在瓶塞上方,有效的阻止了防脱穿刺器的脱落。
[0015]2.耳板的锯齿状底部与锯齿台啮合,调节流量时需要一定的力度才能向前或向后推动,有效的防止流量微调器松动,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
[0016]3.流量微调器上设有流量刻度,根据输液的流量要求推动滑块,使位置指示位于某一流量刻度即可,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节约操作时间。
[0017]4.过滤膜片将药液中的大颗粒过滤,再通过精密过滤器过滤小颗粒,减轻了精密过滤器的过滤负担,有效防止堵塞。
[0018]5.止流浮球在药液中能够漂浮,并被过滤膜片挡住,防止飘到上方堵塞软管,当滴空时止流浮球下落,堵住下方的软管,有效避免滴空造成的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流量微调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滑块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软管;2.防脱穿刺器;3.过滤止流滴斗;4.流量微调器;5.精密过滤器;6.静脉针;7.防脱环;8.过滤膜片;9.止流浮球;10.防护套;11.胶塞注药口;12.导槽;13.锯齿台;14.滑块;15.卡盘;16.空气过滤器;17.流量刻度;18.防滑凸起;19.位置标示;20.凸柱;21.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

3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包括软管1,软管1沿输液方向依次安装有防脱穿刺器2、过滤止流滴斗3、流量微调器4、精密过滤器5、静脉针6,防脱穿刺器2上部位置设有防脱环7,过滤止流滴斗3内部安装有过滤膜片8,过滤止流滴斗3在过滤膜片8下方放置有止流浮球9,防脱穿刺器2、静脉针6上套接有防护套10,过滤止流滴斗3上方的软管1上设有胶塞注药口11,流量微调器4两侧的内壁上设有导槽12、锯齿台13,导槽12、锯齿台13上卡接有滑块14。过滤膜片8的过滤孔径为5

10μm,精密过滤器5的过滤孔径≤5μm。防脱穿刺器2还包括卡盘15,卡盘15位于防脱穿刺器2的中间位置,防脱环7位于卡盘15上方,防脱环7外直径大于防脱穿刺器2的外直径,卡盘15下方的防脱穿刺器2通过软管1并联有空气过滤器
16。流量微调器4的两端和上顶面为敞口装,流量微调器4的上顶面为倾斜状,导槽12位于流量微调器4内壁的中间位置,锯齿台13位于导槽12的上方,流量微调器4外壁上设有流量刻度17。滑块14上顶面设有防滑凸起18,滑块14上顶面的两侧设有位置标示19,滑块14下底面为弧状。滑块14两侧设有耳板21,耳板21下底面为锯齿状,耳板21的锯齿状结构与锯齿台13相匹配,滑块14两侧在耳板21下方位置设有凸柱20,滑块14的下方通过凸柱20卡接在导槽12内,滑块14的上方通过耳板21卡接在锯齿台13上。导槽12从流量微调器4的一端以平行于流量微调器4下底面的角度延伸至中部后再以平行于流量微调器4上顶面的角度延伸至流量微调器4的另一端。过滤止流滴斗3下端为圆锥形,止流浮球9直径大于软管1直径。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防脱穿刺器2刺入瓶塞后,防脱环7卡在瓶塞上方,有效的阻止了防脱穿刺器2的脱落;耳板21的锯齿状底部与锯齿台13啮合,调节流量时需要一定的力度才能向前或向后推动,有效的防止流量微调器4松动,同时流量微调器4上设有流量刻度17,根据输液的流量要求推动滑块14,使位置指示19位于某一流量刻度即可;在过滤止流滴斗3中加入过滤膜片8,将药液中的大颗粒过滤,再用精密过滤器5过滤小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1),所述软管(1)沿输液方向依次安装有防脱穿刺器(2)、过滤止流滴斗(3)、流量微调器(4)、精密过滤器(5)、静脉针(6),防脱穿刺器(2)上部位置设有防脱环(7),过滤止流滴斗(3)内部安装有过滤膜片(8),过滤止流滴斗(3)在过滤膜片(8)下方放置有止流浮球(9),防脱穿刺器(2)、静脉针(6)上套接有防护套(10),过滤止流滴斗(3)上方的软管(1)上设有胶塞注药口(11),流量微调器(4)两侧的内壁上设有导槽(12)、锯齿台(13),导槽(12)、锯齿台(13)上卡接有滑块(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片(8)的过滤孔径为5

10μm,精密过滤器(5)的过滤孔径≤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穿刺器(2)还包括卡盘(15),卡盘(15)位于防脱穿刺器(2)的中间位置,防脱环(7)位于卡盘(15)上方,防脱环(7)外直径大于防脱穿刺器(2)的外直径,卡盘(15)下方的防脱穿刺器(2)通过软管(1)并联有空气过滤器(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雪锋张良利窦华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侨牌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