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27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山桐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构件、下安装板、滚轮与把手,所述施肥构件的两侧上端位置处均设置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肥料导管,所述肥料导管的内部一端社会中有内滑管,所述上安装板的下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安装有打洞构件,所述肥料导管的另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粉碎构件,所述打洞构件包括进土管,所述进土管的内部设置有挖洞螺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通过打洞构件打洞,通过施肥构件施肥,通过粉碎构件掩埋,能把肥料掩埋到土壤内,降低肥料的挥发速度,打洞的方式可完成定点施肥,提高施肥的精准度。提高施肥的精准度。提高施肥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山桐子种植
,具体是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桐子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植物,木材松软,可供建筑、家具、器具等的用材,山桐子是一种生长中速的用材和油料树种,树干通直,果实成串下挂似葡萄,入秋红艳夺目,可山地造林,也可作为庭园绿化树种,山桐子种植为确保其生长茂盛,需要施肥装置进行施肥。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9628077U),该专利技术当肥料从进料口进入反应室混合的时候,刮刀在电机转轴的作用下转动,起到辅助搅拌杆并加速肥料混合的作用,待施肥完成后,由进水管内向第一通水管内注水,水流通过第二通水管处由出水喷头流出,但是,上述施肥装置直接把肥料撒到土壤上,且肥料暴露在空气中,挥发较快,造成肥料浪费,非定点操作无法达到精准施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构件、下安装板、滚轮与把手,所述下安装板位于施肥构件的两侧下端位置处,所述滚轮位于下安装板的下侧外端位置处,所述把手位于下安装板的上侧一端位置处,所述施肥构件的两侧上端位置处均设置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肥料导管,所述肥料导管的内部一端社会中有内滑管,所述上安装板的下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安装有打洞构件,所述肥料导管的另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粉碎构件。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洞构件包括进土管,所述进土管的内部设置有挖洞螺旋杆,所述进土管的上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侧对应挖洞螺旋杆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进土管的一侧上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粉碎构件包括粉碎罩,所述粉碎罩的内部设置有粉碎叶,所述粉碎罩的外侧对应粉碎叶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粉碎罩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施肥构件包括肥料罐,所述肥料罐的上侧设置有加料口,所述肥料罐的下侧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内部设置有出料螺旋杆,所述导料管的下侧对应出料螺旋杆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导料管的一侧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洞构件通过电动伸缩杆安装于上安装板的下侧位置处,所述打洞构件的输出端与内滑管的输出端相贯通,所述内滑管的输出端与
肥料导管的输入端相贯通,所述内滑管的上端滑插于肥料导管的内部位置处,所述肥料导管的输出端与粉碎构件的输入端相贯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挖洞螺旋杆通过第一电机转动于进土管的内部位置处,所述进土管通过挖洞螺旋杆与内滑管相贯通。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叶通过第三电机转动于粉碎罩的内部,所述粉碎罩通过进料口与肥料导管相贯通。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螺旋杆通过第二电机转动于导料管的内部位置处,所述肥料罐与出料管通过导料管相贯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通过打洞构件打洞,通过施肥构件施肥,通过粉碎构件掩埋,能把肥料掩埋到土壤内,降低肥料的挥发速度,最大化的利用肥料内的营养元素,节约肥料,打洞的方式可完成定点施肥,提高施肥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中打洞构件的透视图;
[0016]图3为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中施肥构件的透视图;
[0017]图4为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中粉碎构件的透视图。
[0018]图中:1、施肥构件;2、下安装板;3、滚轮;4、把手;5、上安装板;6、肥料导管;7、内滑管;8、打洞构件;9、电动伸缩杆;10、粉碎构件;11、进土管;12、挖洞螺旋杆;13、出料口;14、压板;15、第一电机;16、肥料罐;17、加料口;18、导料管;19、出料螺旋杆;20、出料管;21、第二电机;22、粉碎罩;23、粉碎叶;24、第三电机;25、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构件1、下安装板2、滚轮3与把手4,下安装板2位于施肥构件1的两侧下端位置处,滚轮3位于下安装板2的下侧外端位置处,把手4位于下安装板2的上侧一端位置处,施肥构件1的两侧上端位置处均设置有上安装板5,上安装板5的内部设置有肥料导管6,肥料导管6的内部一端社会中有内滑管7,上安装板5的下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的下端安装有打洞构件8,肥料导管6的另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粉碎构件10,打洞构件8通过电动伸缩杆9安装于上安装板5的下侧位置处,打洞构件8的输出端与内滑管7的输出端相贯通,内滑管7的输出端与肥料导管6的输入端相贯通,内滑管7的上端滑插于肥料导管6的内部位置处,肥料导管6的输出端与粉碎构件10的输入端相贯通,首先,把肥料加入施肥构件1的内部,手持把手4,滚轮3在地面滚动把施肥装置推到施肥位置处,然后,打洞构件8运行,电动伸缩杆9运行下压打洞构件8,打洞构件8下压过程中内滑管7的上端在肥料导管6的内部滑动,打洞构件8对地面钻孔,把土旋入打洞构件8的内部,打洞构件8的内部肥料通过肥料导管6导入粉碎构件10的内部,粉碎构件10运行粉碎土块,并导出,移动到第二个打孔位,打洞构件8打孔,施肥构件1运行把肥料导入第一个孔内,进行第三个打孔位的打孔操作,粉碎构件10导出的土壤掩埋第一个施肥后的肥料孔,继续进行施肥操作。
[0020]在图1、2、4中:打洞构件8包括进土管11,进土管11的内部设置有挖洞螺旋杆12,进土管11的上侧设置有压板14,压板14的上侧对应挖洞螺旋杆12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5,进土管11的一侧上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13,粉碎构件10包括粉碎罩22,粉碎罩22的内部设置有粉碎叶23,粉碎罩22的外侧对应粉碎叶23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三电机24,粉碎罩22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25,挖洞螺旋杆12通过第一电机15转动于进土管11的内部位置处,进土管11通过挖洞螺旋杆12与内滑管7相贯通,粉碎叶23通过第三电机24转动于粉碎罩22的内部,粉碎罩22通过进料口25与肥料导管6相贯通,第一电机15运行带动挖洞螺旋杆12在进土管11的内部转动,电动伸缩杆9运行通过压板14下压进土管11,进土管11下压过程中内滑管7的上端在肥料导管6的内部滑动,挖洞螺旋杆12对地面钻孔,把土旋入进土管11的内部,通过出料口13导入内滑管7的内部,通过肥料导管6导入粉碎罩22的内部,第三电机24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构件(1)、下安装板(2)、滚轮(3)与把手(4),所述下安装板(2)位于施肥构件(1)的两侧下端位置处,所述滚轮(3)位于下安装板(2)的下侧外端位置处,所述把手(4)位于下安装板(2)的上侧一端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构件(1)的两侧上端位置处均设置有上安装板(5),所述上安装板(5)的内部设置有肥料导管(6),所述肥料导管(6)的内部一端社会中有内滑管(7),所述上安装板(5)的下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下端安装有打洞构件(8),所述肥料导管(6)的另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粉碎构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洞构件(8)包括进土管(11),所述进土管(11)的内部设置有挖洞螺旋杆(12),所述进土管(11)的上侧设置有压板(14),所述压板(14)的上侧对应挖洞螺旋杆(12)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5),所述进土管(11)的一侧上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13),所述粉碎构件(10)包括粉碎罩(22),所述粉碎罩(22)的内部设置有粉碎叶(23),所述粉碎罩(22)的外侧对应粉碎叶(23)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三电机(24),所述粉碎罩(22)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桐子种植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构件(1)包括肥料罐(16),所述肥料罐(16)的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蓁袁兵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