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液面波动干扰的液位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97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液面波动干扰的液位计,属于液位计技术领域。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导管和浮球,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分别固定在导管的两端,导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干簧管开关,干簧管开关包括第一接电簧片、第二接电簧片和中间簧片,中间簧片的两端同时接触第一接电簧片的内端、第二接电簧片的内端时干簧管开关闭合;浮球内具有一个位于套管外侧的永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应对液面波动对检测造成的干扰等优点。检测造成的干扰等优点。检测造成的干扰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液面波动干扰的液位计


[0001]本技术属于液位计
,涉及一种防液面波动干扰的液位计。

技术介绍

[0002]浮球式干簧管液位计由磁浮球、干簧管传感器、开关三大部分组成。当磁浮球随液位变化而沿导管上下浮动至干簧管传感器处时,干簧管的两个簧片会被磁钢这一外部磁场磁化,从而使两个磁化后的簧片相互接触导通,当磁钢这一外部磁场远离干簧管传感器时,干簧管的两个簧片会逐渐退磁断开。
[0003]在液面波动小或几乎不存在液面波动时,上述干簧管液位计可以精准指示液位信息,但是,当液面波动较大时,由于磁浮球在导管上跳动的位置与实际液面存在较大误差,常常难以准确的指示液位信息,如果机动车油箱水箱等液位检测的场景、进液容器因液流冲击造成液面波动的场景等等。
[0004]解决液面波动对干簧管式液位计的液位干扰,常常采用旁通的方式,即利用一个套管将导管、磁浮球包裹,然后将套管内腔与实际检测液的容腔之间通过一根旁通管相连,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小实际检测环境中的液位波动对套管7内液位的干扰,但这种方式也带来了套管7和旁通管6内积垢的问题,加大了液位计的维护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液面波动干扰的液位计,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液面波动对液位计触发的干扰。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液面波动干扰的液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导管和浮球,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分别固定在导管的两端,所述导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干簧管开关,所述干簧管开关包括第一接电簧片、第二接电簧片和中间簧片,所述中间簧片的两端同时接触第一接电簧片的内端、第二接电簧片的内端时干簧管开关闭合;所述浮球内具有一个位于套管外侧的永磁条。
[0007]所述浮球上具有允许导管相对浮球摆动的内孔,所述导管相对浮球摆动的幅度为:浮球的中心线与导管轴线之间的倾角在

20~20
°
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浮球的重心位于浮球中心线的一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孔包括两个大径部和一个位于两个大径部之间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直径与导管的外径适配,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大于定位部的直径。
[0010]本方案中,将传统的双簧片常开式结构改为三簧片常开结构,只有在中间簧片同时接触第一接电簧片和第二接电簧片时液位计才导通,由于浮球可相对导管摆动,当液面发生波动时,浮球难以较长时间的保持与导管同轴,第一接电簧片、第二接电簧片和中间簧片三者不能被同时磁化,液位计不导通,只有液位波动消失或减弱时,浮球相对导管摆动消失或减弱,第一接电簧片、第二接电簧片和中间簧片三者才能够保持与永磁条同时被磁化的距离,从而使三者在被磁化时,第一接电簧片的端部和第二接电簧片的端部同时与中间
簧片的两端接触,液位计导通。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无液面波动状态浮球移动至永磁条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存在液面波动状态浮球移动至永磁条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中a图是浮球靠近干簧管之前时干簧管的触发状态示意图;图5中b图是浮球部分靠近干簧管时干簧管的触发状态示意图;图5中c图是浮球全部覆盖干簧管时干簧管的触发状态示意图;图5中d图浮球相对导管发生倾斜时干簧管的触发状态示意图。
[0016]图中,11、上连接座;12、下连接座;2、导管;3、浮球;41、第一接电簧片;42、第二接电簧片;43、中间簧片;44、永磁条;5、内孔;51、大径部;52、定位部;6、旁通管;7、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如图2和图3所示的抗液面波动干扰的液位计,包括上连接座11、下连接座12、导管2和浮球3,上连接座11和下连接座12分别固定在导管2的两端,导管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干簧管开关,干簧管开关包括第一接电簧片41、第二接电簧片42和中间簧片43,中间簧片43的两端同时接触第一接电簧片41的内端、第二接电簧片42的内端时干簧管开关闭合;浮球3内具有一个位于套管外侧的永磁条44。
[0019]浮球3上具有允许导管2相对浮球3摆动的内孔5,导管2相对浮球3摆动的幅度为:浮球3的中心线与导管2轴线之间的倾角在

20~20
°
之间;内孔5包括两个大径部51和一个位于两个大径部51之间的定位部52,定位部52的直径与导管2的外径适配,大径部51的直径大于定位部52的直径。
[0020]浮球3的重心位于浮球3中心线的一侧。传统液位计为环形磁铁,本方案采用无语导管2一侧的条状的永磁条44,浮球3外壳内填充低密度填充物后,浮球3整体的重心因永磁条44的偏置而发生偏移,即浮球3的重心位于其中心线的一侧,当液面发生波动时,远离重心的一侧容易被液面干扰而翘起,而靠近重心的一侧则不容易被液面干扰,如此,在液面波动下,浮球3难以稳定的维持与导管2同轴的状态,即便浮球3到达干簧管所在的导管2位置,也因难以使中间簧片43的两个触点同时接触第一接电簧片41和第二接电簧片42而实现液位计的导通,如图3所示,只有在液面波动减弱或消失时,液面位于浮球3中部位置,浮球3趋于与导管2同轴,如图4所示,此时,液位计可实现导通,输出液位达到某位置的信号。
[0021]图5解释了浮球3在导管2上移动的全过程中干簧管的各种状态,图a为浮球3尚未达到干簧管所在位置时,干簧管的第一接电簧片41和第二接电簧片42均处于断开状态,当浮球3移动至如图b所示位置时,浮球3上的永磁条44开始靠近第一接电簧片41,但是第二接电簧片42依然处于断开状态,浮球3继续移动至如图c所示状态时,永磁条44覆盖中间簧片43,第一接电簧片41和第二接电簧片42分别与中间簧片43的两端保持接触,液位计处于导通状态,当液面存在波动而造成浮球3相对导管2倾斜时,如图d所示,永磁条44的一端靠近
第一接电簧片41,而另一端则远离第二接电簧片42,虽然此时永磁条44覆盖了中间簧片43的外侧区域,但因距离较远而不具有促使第二接电簧片42磁化的磁场强度,而且液面波动会造成的浮球3相对导管2摆动持续发生,还存在浮球3相对导管2的纵向滑动,因而在这种状态下干簧管的第一接电簧片41、第二接电簧片42和中间簧片43三者没有被同时磁化的环境,始终保持断开状态。
[0022]在实际应用中,机动车等运动机构的液位检测在该运动机构停运时获取液位信息,在液位波动时不获取液位信息;在向某容器输入定量液体时,输入液体时不获取液位信息,在不会造成液面较大波动的液体缓慢消耗过程中实时获取液位信息,避免错误的液位信息使用场景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液面波动干扰的液位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座(11)、下连接座(12)、导管(2)和浮球(3),所述上连接座(11)和下连接座(12)分别固定在导管(2)的两端,所述导管(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干簧管开关,所述干簧管开关包括第一接电簧片(41)、第二接电簧片(42)和中间簧片(43),所述中间簧片(43)的两端同时接触第一接电簧片(41)的内端、第二接电簧片(42)的内端时干簧管开关闭合;所述浮球(3)内具有一个位于套管外侧的永磁条(44);所述浮球(3)上具有允许导管(2)相对浮球(3)摆动的内孔(5),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莉赵杨郭欢欢朱天硕龙芬刘小阳金燕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