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占宁专利>正文

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96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象棋桌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由桌体组件和两个座椅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桌体组件包括底座,底座顶部有桌板,桌板上有棋盘,桌板内两侧均有抽屉,抽屉一侧有挡板和抽拉把手;座椅组件包括底柱,底柱外侧套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顶部有座垫,固定套筒两侧均有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固定块、限位块、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用的象棋桌。用的象棋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


[0001]本技术涉及象棋桌
,具体是指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

技术介绍

[0002]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首先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其次群众文化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活动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下象棋和广场舞。
[0003]目前下象棋多数都是由木板做的简易棋盘,如果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不方便携带和娱乐。传统下象棋的方法,都是坐在地上,然后摆个象棋盘,这样坐姿不舒适,影响下象棋的乐趣和体验感,且也影响城市美化建设的形象,少部分休息场所不设置象棋桌都是让象棋爱好者自带棋盘和象棋,使得下象棋非常的不方便,也使得群众文化中象棋爱好者减少,象棋这种娱乐项目也逐渐被淡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由桌体组件和两个座椅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桌板,所述桌板上设有棋盘,所述桌板内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抽屉,所述抽屉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底柱,所述底柱外侧套设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顶部设有座垫,所述固定套筒两侧均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套筒一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通过固定套筒侧壁的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与固定套筒之间通过多个弹簧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桌板上位于棋盘两侧均设有放置槽。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桌板内设有供抽屉安装的安装槽,所述抽屉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桌板内位于安装槽两侧均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套筒侧壁上设有供限位块通过的通孔。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柱上两侧均设有多个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块远离限位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可调节座垫的高度,从而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适用性强;同时群众在进行下象棋时,可以淘汰的棋子放置在放置槽内,避免丢失,同时在不使用时可将棋子放在抽屉内进行收纳,不用每次下象棋的时候再去携带,节省了很多麻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的桌体组件俯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的局部结构侧面剖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的图1中A部示意图。
[0016]如图所示:1、桌体组件;1.1、底座;1.2、桌板;1.3、棋盘;1.4、抽屉;1.5、挡板;1.6、抽拉把手;1.7、放置槽;1.8、滑块;2、座椅组件;2.1、底柱;2.2、固定套筒;2.3、座垫;2.4、限位件;2.4.1、固定块;2.4.2、限位块;2.4.3、弹簧;2.4.4、限位槽;2.4.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18]本技术提供了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由桌体组件1和两个座椅组件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顶部设有桌板1.2,所述桌板1.2上设有棋盘1.3,所述桌板1.2内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抽屉1.4,所述抽屉1.4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1.6;所述座椅组件2包括底柱2.1,所述底柱2.1外侧套设有固定套筒2.2,所述固定套筒2.2顶部设有座垫2.3,所述固定套筒2.2两侧均设有限位件2.4,所述限位件2.4包括设置在固定套筒2.2一侧的固定块2.4.1,所述固定块2.4.1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通过固定套筒2.2侧壁的限位块2.4.2,所述固定块2.4.1与固定套筒2.2之间通过多个弹簧2.4.3连接。
[0019]本技术中所述桌板1.2上位于棋盘1.3两侧均设有放置槽1.7。
[0020]本技术中所述桌板1.2内设有供抽屉1.4安装的安装槽,所述抽屉1.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8,所述桌板1.2内位于安装槽两侧均设有供滑块1.8滑动的滑槽。
[0021]本技术中所述固定套筒2.2侧壁上设有供限位块2.4.2通过的通孔。
[0022]本技术中所述底柱2.1上两侧均设有多个与限位块2.4.2相适配的限位槽2.4.4。
[0023]本技术中所述固定块2.4.1远离限位块2.4.2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2.4.5。
[0024]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首先群众分别坐在桌体组件1两侧的座垫2.3上,通过向外侧拉动拉环2.4.5,通过固定块2.4.1带动限位块2.4.2离开限位槽2.4.4,且弹簧2.4.3被压缩,此时可向上移动座垫2.3带动固定套筒2.2向上移动,当移动至合适群众高度时,松开拉环2.4.5,弹簧2.4.3的弹性势能使其恢复原状,使限位块2.4.2移动至限位槽2.4.4内对固定套筒2.2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实现对座垫2.3高度的调节,适用于不同身高的群众使用,适用性强;同时群众在进行下象棋时,可以淘汰的棋子放在放置槽1.7内,避免丢失,同时在不使用时可将棋子放在抽屉1.4内进行收纳,不用每次下象棋的时候再去携带,节省了很多麻烦,实用性强。
[0025]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
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方式,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群众文化用的象棋桌,由桌体组件(1)和两个座椅组件(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顶部设有桌板(1.2),所述桌板(1.2)上设有棋盘(1.3),所述桌板(1.2)内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抽屉(1.4),所述抽屉(1.4)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1.6);所述座椅组件(2)包括底柱(2.1),所述底柱(2.1)外侧套设有固定套筒(2.2),所述固定套筒(2.2)顶部设有座垫(2.3),所述固定套筒(2.2)两侧均设有限位件(2.4),所述限位件(2.4)包括设置在固定套筒(2.2)一侧的固定块(2.4.1),所述固定块(2.4.1)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通过固定套筒(2.2)侧壁的限位块(2.4.2),所述固定块(2.4.1)与固定套筒(2.2)之间通过多个弹簧(2.4.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占宁
申请(专利权)人:宋占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