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96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包括整机控制的PCBA板,所述PCBA板上设置有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所述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上卡设有电池,所述负极弹片设置有一片;所述正极弹片设置有至少两片;所述PCBA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负极弹片包括固定部、过渡部、弹性部和负极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板座;所述板座两侧一体制成有多个定位加固柱;所述过渡部为一体制成于板座前端的Z型的直角转角体;所述弹性部为一体制成于直角转角体前端,倾斜朝上的直板体;所述负极接触部为拱形的贴合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弹片占用空间小,弹性形变行程大,吸嘴位置加宽,贴片生产抛料少、带定位加固柱不易碰掉PCBA上的铜皮。带定位加固柱不易碰掉PCBA上的铜皮。带定位加固柱不易碰掉PCBA上的铜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属于小微型壳体电子设备供电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小微型壳体电子设备如防丢器(蓝牙防丢器、GPS防丢器、Air Tag防丢器和Findmy防丢器等)一般采用纽扣电池进行供电,纽扣电池大多采用天线弹片作为正负极接触件,通过天线弹片给PCBA整板进行供电,天线弹片是连接器的一种,使用最多的结构以及最简单方式是自弹式弹片,依靠材质本身的材质特性达到自弹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市面上用的公模天线弹片,有厚度高,弹性形变行程小,安装后与电池接触不稳定,生产时贴片易抛料和成品容易碰掉PCBA上面的铜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弹片占用空间小,弹性形变行程大,吸嘴位置加宽,贴片生产抛料少、带定位加固柱不易碰掉PCBA上的铜皮。
[0004]本技术的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包括整机控制的PCBA板,所述PCBA板上设置有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采用加厚高弹性金属材料,使接触更稳定;所述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上卡设有电池;所述负极弹片设置有一片;所述正极弹片设置有至少两片;所述PCBA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负极弹片包括固定部、过渡部、弹性部和负极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板座;所述板座两侧一体制成有多个定位加固柱;所述过渡部为一体制成于板座前端的Z型的直角转角体;所述弹性部为一体制成于直角转角体前端,倾斜朝上的直板体;所述负极接触部为拱形的贴合面;所述弹性部和直板体嵌入到通槽内,且直板体前端和负极接触部突出PCBA板顶面;负极弹片采用一体制成折弯成固定部、过渡部、弹性部、负极接触部和C型弹性体;过渡部在通槽边沿过渡,形成中间处的第一弹性受力位;弹性部和负极接触部弯折处形成第二弹性受力位;负极接触部作为弹性接触点,与电池弹性压合接触,弹性部在通槽内弹性形变量大,且受到过渡部限定,保证电池与过渡部接触后持续受到弹性压紧力,保证良好的导电接触去,且占用空间小;所述正极弹片包括与负极弹片结构一致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端一体制成有朝上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另一端一体制成有C型的弹性段;所述弹性段上端凸出下端;所述弹性段上端一体制成有转角的正极接触部;所述正极弹片弹性贴紧电池侧部;所述负极弹片弹性贴紧电池底部;固定部与PCBA板固定安装,固定部和弹性段连接位作为主弹性变形段,弹性段自身实现辅助弹性变形段,占用空间小,且能够保证电池与过渡部接触后持续受到弹性压紧力,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均采用弧形段与电池面接触,实现电池和接触部的弹性紧密贴合;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的固定部加宽,并在外部一体制成定位加固柱;定位加固柱嵌入到PCBA板,嵌入和铁片焊接固定后,实现对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限位,避免贴片生产位移和电池拆装过程中,碰掉PCBA上面的铜皮。
[0005]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弹片的弹性部宽度小于过渡部;所述弹性部和负极接触部宽度一致;所述弹性段上端靠近负极接触部一端宽度小于另一端宽度;正极的固定部加宽,其作为贴片机的吸嘴位,通过将吸嘴位置加宽,贴片生产抛料少。
[0006]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弹片的板座后端一体制成有C型弹性体;C型弹性体顶面为平面结构,且与板座宽度一致,其作为贴片机的吸嘴位,通过将吸嘴位置加宽,贴片生产抛料少。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2032和1632电池。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弹片占用空间小,弹性形变行程大,吸嘴位置加宽,贴片生产抛料少、带定位加固柱不易碰掉PCBA上的铜皮。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正负极弹片和电池安装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正负极弹片和电池安装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的正极弹片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技术的正极弹片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技术的负极弹片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7为本技术的PCBA板和壳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至图7所示的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包括整机控制的PCBA板1,所述PCBA板1上设置有正极弹片2和负极弹片3,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采用加厚高弹性金属材料,使接触更稳定;所述正极弹片2和负极弹片3上卡设有电池4;所述负极弹片3设置有一片;所述正极弹片2设置有至少两片;所述PCBA板1上开设有通槽11;所述负极弹片3包括固定部、过渡部、弹性部和负极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板座31;所述板座31两侧一体制成有多个定位加固柱32;所述过渡部为一体制成于板座前端的Z型的直角转角体33;所述弹性部为一体制成于直角转角体前端,倾斜朝上的直板体34;所述负极接触部为拱形的贴合面35;所述弹性部和直板体34嵌入到通槽11内,且直板体34前端和负极接触部突出PCBA板1顶面;所述负极弹片3的板座31后端一体制成有C型弹性体36;C型弹性体顶面为平面结构,且与板座宽度一致,其作为贴片机的吸嘴位,通过将吸嘴位置加宽,贴片生产抛料少;负极弹片采用一体制成折弯成固定部、过渡部、弹性部、负极接触部和C型弹性体;过渡部在通槽边沿过渡,形成中间处的第一弹性受力位;弹性部和负极接触部弯折处形成第二弹性受力位;负极接触部作为弹性接触点,与电池弹性压合接触,弹性部在通槽内弹性形变量大,且受到过渡部限定,保证电池与过渡部接触后持续受到弹性压紧力,保证良好的导电接触去,且占用空间小;所述正极弹片2包括与负极弹片结构一致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端一体制成有朝上的弧形段21;所述弧形段21另一端一体制成有C型的弹性段22;所述弹性段22上端凸出下端;所述弹性段上端一体制成有转角的正极接触部23;所述正极弹片2弹性贴紧电池4侧部;所述负极弹片3弹性贴紧电池4底部;固定部与PCBA板1固定安装,固定部和弹性段连接位作为主弹性
变形段,弹性段自身实现辅助弹性变形段,占用空间小,且能够保证电池与过渡部接触后持续受到弹性压紧力,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均采用弧形段与电池面接触,实现电池和接触部的弹性紧密贴合;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的固定部加宽,并在外部一体制成定位加固柱;定位加固柱嵌入到PCBA板,嵌入和铁片焊接固定后,实现对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限位,避免贴片生产位移和电池拆装过程中,碰掉PCBA上面的铜皮,如图7所示,组装时,将PCBA板1与壳体A固定安装,壳体A上设置有与正极弹片2和负极弹片3卡设的卡槽。
[0018]其中,所述负极弹片3的弹性部宽度小于过渡部;所述弹性部和负极接触部宽度一致;所述弹性段22上端靠近负极接触部23一端宽度小于另一端宽度;正极的固定部加宽,其作为贴片机的吸嘴位,通过将吸嘴位置加宽,贴片生产抛料少。所述电池4为2032电池。
[0019]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丢器电池卡接模组,包括整机控制的PCBA板,所述PCBA板上设置有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所述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上卡设有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弹片设置有一片;所述正极弹片设置有至少两片;所述PCBA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负极弹片包括固定部、过渡部、弹性部和负极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板座;所述板座两侧一体制成有多个定位加固柱;所述过渡部为一体制成于板座前端的Z型的直角转角体;所述弹性部为一体制成于直角转角体前端,倾斜朝上的直板体;所述负极接触部为拱形的贴合面;所述弹性部和直板体嵌入到通槽内,且直板体前端和负极接触部突出PCBA板顶面;所述正极弹片包括与负极弹片结构一致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灿荣吴常镇朱奎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鑫资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