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87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加湿器,包括壳体、上盖、隔热组件以及加热组件,壳体内分为底部的工作腔以及顶部的加热腔,加热组件设置在工作腔内,隔热组件设置在加热腔内。隔热组件包括隔热组件本体和导流盖,通过隔热组件本体将加热腔分割为内加热腔以及外加热腔,隔热组件本体上设置有隔热通孔,外加热腔内的水体通过隔热通孔进入内加热腔;隔热组件本体包括内隔热板和外隔热板,内隔热板和外隔热板相连并在两者之间形成隔热槽,通过隔热槽提高隔热组件的隔热能力,从而提高内加热腔水体的加热速度以及降低外加热腔水体在空气加湿过程中的温度。温度。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加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加湿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气加湿器以加湿方式区分主要有超声波震动以及加热两种,其中超声波震动发生产生的是冷加湿空气,而加热产生的的是热蒸汽。对于实际使用来讲,由于北方相对较冷,在北方使用加热产生的的是热蒸汽相较于超声波震动发生产生的是冷加湿空气使人更加的舒服。
[0003]而采用加热的方式需要将水体加热到一个较高的温度,因此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打翻了空气加湿器会导致空气加湿器内的水体溢出,由于内部水体的温度较高,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一种加湿速度快、使用安全性高以及内加热腔和外加热腔之间隔热效果好的空气加湿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湿速度快、使用安全性高以及内加热腔和外加热腔之间隔热效果好的空气加湿器。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加湿器,包括壳体、上盖以及加热组件,所述壳体内分为底部的工作腔以及顶部的加热腔,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
[000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的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隔热组件本体和导流盖,通过所述隔热组件本体将所述加热腔分割为内加热腔以及外加热腔,所述隔热组件本体上设置有隔热通孔,外加热腔内的水体通过所述隔热通孔进入所述内加热腔;
[0007]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加热腔对应的工作腔内,通过所述加热组件给所述内加热腔内的水体进行加热并在所述内加热腔内产生热蒸汽并依次穿过所述导流盖以及所述上盖到空气加湿器外部;<br/>[0008]所述隔热组件本体包括内隔热板和外隔热板,所述内隔热板和所述外隔热板相连并在两者之间形成隔热槽,通过所述隔热槽提高所述隔热组件的隔热能力,从而提高内加热腔水体的加热速度以及降低外加热腔水体在空气加湿过程中的温度。
[0009]优选地,所述内隔热板和所述外隔热板底部相连,所述内隔热板底部向底侧延伸形成环形的内隔热板卡块;
[0010]所述壳体内侧的内加热腔底部向所述工作腔方向凹陷形成壳体内连接槽,所述内隔热板卡块卡接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连接槽内。从而将所述隔热组件卡接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11]优选地,所述隔热通孔设置在所述内隔热板卡块上,所述内隔热板卡块高于所述壳体内连接槽使得水体能够顺利进入所述内加热腔。
[0012]优选地,所述内隔热板和所述外隔热板顶部相连,所述内隔热板和所述外隔热板之间的隔热槽内形成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内部通过抽真空的方式提升隔热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内隔热板和所述外隔热板顶部向内弯折形成内隔热板连接折边和外隔热板连接折边。
[0014]优选地,所述导流盖包括导流盖本体以及导流管;
[0015]所述导流盖本体底部设置有导流盖本体下卡块,通过所述导流盖本体下卡块插入到所述内隔热板内侧与所述内隔热板内侧卡接,从而将所述导流盖本体与所述隔热组件卡接,且所述导流盖本体底部压设在所述内隔热板顶部,从而形成L形的通道提高连接处的密闭能力;
[0016]所述导流盖本体顶部与所述上盖卡接固定,从而通过壳体和上盖配合将所述隔热组件进行限位固定。
[0017]优选地,所述导流盖本体上设置有导流盖本体通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上盖通孔,所述导流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盖本体通孔以及所述上盖通孔连接,热蒸汽先穿过所述导流盖本体通孔,后再穿过所述导流管,最后从所述上盖通孔离开。
[0018]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上盖本体以及中心连接盖,所述上盖本体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所述导流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连接盖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所述上盖本体卡接,从而将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中心连接盖遮挡隔热组件与所述上盖本体的连接部分。
[0019]优选地,所述导流盖本体为硅胶制成,所述导流管为可伸缩的软管。
[0020]优选地,所述壳体外侧还设置有提手,通过所述提手能够更方便空气加湿器的搬运。
[0021]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电路板和旋钮,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所述旋钮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旋钮以及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所述旋钮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
[0022]本技术的空气加湿器的有益效果为:
[0023]1、通过设置隔热组将来隔开内加热腔和外加热腔,使得在空气加湿器工作的过程中外加热腔内的水体的温度相对较低。另外通过导流盖将内加热腔内的水体封闭,从而保证即便空气加湿器倾覆之后内加热腔的热水只能通过导流管缓缓流出,从而能够减少空气加湿器倾覆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0024]2、通过设置隔热组将来隔开内加热腔和外加热腔也能够降低内加热腔和外加热腔之间的水体温度的传递速度,从而能够提高空气加湿器的加热效率。
[0025]3、通过设置内隔热板和外隔热板,且在内隔热板和外隔热板两者之间形成隔热槽能够很好的提高隔热组件的隔热能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空气加湿器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空气加湿器的剖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空气加湿器的隔热组件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空气加湿器的隔热组件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空气加湿器的隔热组件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31]图中标号:1、壳体,2、上盖,3、隔热组件,4、加热组件,5、控制电路板,6、旋钮,7、提
手,21、上盖本体,22、中心连接盖,31、隔热组件本体,32、导流盖本体,33、导流管,311、外隔热板,312、内隔热板,313、内隔热板卡块,314、隔热通孔,315、隔热槽。
[003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4]参照图1至图5,提出本技术的空气加湿器的一实施例:
[0035]一种空气加湿器,包括壳体1、上盖2、旋钮6、提手7、控制电路板5、隔热组件3以及加热组件4。
[0036]壳体1内分为底部的工作腔以及顶部的加热腔,控制电路板5和加热组件4设置在工作腔内,旋钮6设置在工作腔外部与壳体1连接,旋钮6和加热组件4分别和控制电路板5电连。隔热组件3设置在加热腔内。壳体1内侧的内加热腔底部向工作腔方向凹陷形成壳体内连接槽,加热组件4设置在工作腔内对应壳体内连接槽处。提手7设置在壳体1外侧。
[0037]上盖2包括上盖本体21以及中心连接盖22,中心连接盖22通过卡接的方式与上盖本体21卡接。上盖本体21上设置有上盖通孔。
[0038]隔热组件3包括隔热组件本体31和导流盖,导流盖设置在隔热组件本体31上,通过隔热组件本体31将加热腔分割为内加热腔以及外加热腔。
[0039]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加湿器,包括壳体、上盖以及加热组件,所述壳体内分为底部的工作腔以及顶部的加热腔,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的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隔热组件本体和导流盖,通过所述隔热组件本体将所述加热腔分割为内加热腔以及外加热腔,所述隔热组件本体上设置有隔热通孔,外加热腔内的水体通过所述隔热通孔进入所述内加热腔;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加热腔对应的工作腔内,通过所述加热组件给所述内加热腔内的水体进行加热并在所述内加热腔内产生热蒸汽并依次穿过所述导流盖以及所述上盖到空气加湿器外部;所述隔热组件本体包括内隔热板和外隔热板,所述内隔热板和所述外隔热板相连并在两者之间形成隔热槽,通过所述隔热槽提高所述隔热组件的隔热能力,从而提高所述内加热腔水体的加热速度以及降低所述外加热腔水体在空气加湿过程中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热板和所述外隔热板底部相连,所述内隔热板底部向底侧延伸形成环形的内隔热板卡块;所述壳体内侧的内加热腔底部向所述工作腔方向凹陷形成壳体内连接槽,所述内隔热板卡块卡接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连接槽内,从而将所述隔热组件卡接设置在所述壳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通孔设置在所述内隔热板卡块上,所述内隔热板卡块高于所述壳体内连接槽,从而使得水体能够顺利进入所述内加热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加湿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美肖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心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